APP下载

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结石的疗效观察

2015-07-24邓高旺

当代医学 2015年23期
关键词:胆总管胆道开腹

邓高旺

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结石的疗效观察

邓高旺

目的 探究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在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结石上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结石患者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开腹入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4.3±12.5)mL、术后排气时间(27.1±12.3)h、VAS评分(3.9±1.9)、住院时间(6.9±2.5)d以及并发症发生率6.98%;对照组术中出血量(68.4±18.4)mL、术后排气时间(35.8±13.6)h、VAS评分(5.8±2.3)、住院时间(9.5±3.3)d以及并发症发生率20.93%。比较发现,2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结石能够降低对患者的创伤,减少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胆道镜;腹腔镜;胆囊结石;胆道结石

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结石是普外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结石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临床上患者通常会有结石阻塞,胆道感染等情况[1]。过去在临床上多采用开腹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往往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手术创伤,不利于术后的恢复,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2],为此上饶市人民医院采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微创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结石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9月在上饶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结石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术前经B超、CT或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检查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结石。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n=43),男23例,女20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47.5±12.3)岁;对照组(n=43),男24例,女19例,年龄33~79岁,平均年龄(48.5±13.8)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入路方式进行手术,对患者的胆囊进行切除,通过切开胆道进行取石,并采用T管进行引流,在手术过程中并未使用胆道镜。手术结束后20~30d对患者进行T型管造影,检查患者胆道下端是否通畅,确定无残余结石存在后可将T管拔除。

观察组患者采用四孔法进行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所有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待麻醉生效之后,在患者脐空处取第1孔,放置10mm的套筒以及腹腔镜;接着在右肋缘下腋前线处取第2孔,同时穿入5mm套筒,以便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并在右肋缘下锁骨中线处取第3孔,用于放置T型引流管;最后在剑突下10mm处取第4孔,用于结石取除后实施胆道缝合操作。采用腹腔镜对患者腹腔进行检查,检查完毕后按照常规方法对其胆囊进行切除处理,之后使用胆道镜沿着患者的胆囊颈部对胆道进行详细检查,逐渐游离。然后在胆道前壁进行穿刺,抽出胆汁后,切开胆总管前壁,将胆道镜安置于剑突下,

采用腹腔镜对其进行检查,然后从胆道切口处将结石取出,取石过程中务必保证要将存在的结石清理干净。然后将T管置入胆道内实施引流,并对胆道切口进行缝合处理,并同时安置好引流管。术后对引流情况进行观察,并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拔管。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过程中,分析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对术后2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同时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3]对2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作出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2组患者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VAS评分、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对比(x±s)

3 讨论

胆囊结石以及胆道结石作为肝胆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在临床上通常会有腹痛、发热、寒战等症状出现,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以往在胆系结石的治疗上,多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但这样往往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且术后并发症较多,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4]。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胆道镜和腹腔镜逐渐被应用于肝胆管结石的手术中。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具有以下特点:(1)手术切口较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创口疼痛较轻,术后活动早,不适感较少;(2)对腹腔内脏正常功能产生的影响较小;(3)胆道镜能够直接观察胆道的内部情况,能够准确地定位结石,与腹腔镜优势互补;(4)术后恢复较快,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5-6]。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结石的结石清除率为90%~100%,同时也保证了患者括约肌的功能完整性,能够在极大程度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7-8],这也与本次研究的结果基本相符。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93%,而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治疗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98%。与此同时,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治疗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VAS评分、住院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上也均优于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时间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结石上能够降低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创伤,手术过程安全可靠,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极大地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施海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J].江苏医药,2013, 39(13):1580-1581.

[2] 熊邓飞,熊刚强,何剑丰,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148例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2):206-207.

[3] 时吉庆,胡红强,罗伟,等.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8):926-928.

[4] 王晨,陶文雅,徐韦,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2):230-232.

[5] 任勇刚.肝胆管结石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效果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347-4348.

[6] 王建,白明东,赵振春,等.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J].江苏医药,2013,39(17):2074-2075.

[7] 王震宇.内镜联合腹腔镜与开腹胆道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对比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590-4591.

[8] 杨光涛.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例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3):34-35.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3.013

江西 334000 上饶市人民医院 (邓高旺)

猜你喜欢

胆总管胆道开腹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胆道术后残余结石261例诊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