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流与主流之外

2015-07-24赵斌

名作欣赏 2015年31期
关键词:禁书散文化非主流

主流与主流之外

文学史向来有主流和非主流之分,但在文学史上,非主流成为主流的例子却屡见不鲜,就拿小说进入正统来说,已经用了几百年的时间,更不必说日新月异的当代文学了。比如汪曾祺,曾在伤痕、反思的主流话语之外,开辟了另一条散文、抒情的道路,这一主流之外的行为,却迅速地进入了主流之中。

本期主笔头条《江南小温送人间》,正是杨匡汉教授对汪曾祺小说的细致品读。本文承袭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和诗意,尽脱“五四”以来的欧化体与很长一个历史时段存在着的“报章体”,以散淡优雅的笔触,缓缓剖析汪曾祺笔下的“水气”“淡雅”“情致”和“苦心经营的随便”。其文风亦显示了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不紧不慢,有滋有味,自由自在。在步履匆匆、浮躁近利的当下,何为主流?何为非主流?曾经在主流之外,后进入主流之中的散文化写作,似乎又渐渐被摆到了尘封的神坛之上。

李建军教授的“重估俄苏文学”系列稿从艺术考量出发,对20世纪俄罗斯文坛的主流之变化做了重新评估,其中浩大的文学史研究工作和细微的文本解读,皆显示出主流与非主流之分的荒诞。网络文学也是如此,一直以娱乐大众、商业化写作、白日梦叙事为标签的类型小说,如今竟也以极大的影响力、极具破坏力的方式,修改着主流文学建立起来的严肃、艺术的文学观,其摆脱非主流地位、进军主流的“野心”自不必多说。本期“网文观察与新媒体”栏目第十一辑刊发《中国网络作家生存状态报告》,对这一数字已超两百万的庞大的网络写作群体进行调查。在残酷的市场淘汰机制之下,九成网络写手没有实际收入,“大神”屈指可数,更别说透支的健康和缺席的保险了。主流之外的竞争,或更能激发出文学新的灵感和活的血液。

尔雅先生的《明清小说禁书几种:欲望、感官和艺术想象》以专业的态度对一直处于主流之外的明清小说禁书做了全景式的扫描,重在发掘其文学史的意义和文化的价值。如文中所言:“它实现了对于传统道德的一种反动,也在事实上重建了某种文化消费形态,在更多的方面催生了文学景观的繁荣。就文学本身的发展演变功能而言,它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还需要一提的文章有《在历史的回声中介入现实——商昌宝、秦岭对话录》,文章以对谈的形式对历史进行回顾,彰显了当下学者、文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主流或主流之外,本就是一时一地的划分,曾经的非主流,极有可能成为将来的主流,而曾经的主流,也许很快就被排除在主流之外。本刊编辑部在编刊工作中,将以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态度,期待大家对主流和主流之外的文学表达自己的意见。

mzxszb@126.com

猜你喜欢

禁书散文化非主流
下水作文大家谈
反思西方意识形态的历史叙事——以近年来国内非主流历史话语为对象
格律诗词中散文化句式小议
德国的印刷术与禁书展
新世纪以来美国禁书排行榜透析
探究新形势下散文化在新闻采写中的应用
新闻散文化写作探究
非主流折纸图赏
为什么雪夜要“闭门读禁书”
“非主流”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及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