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韶关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状况分析

2015-07-23张以哲

韶关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协调性生态环境城镇化

赵 丽,张以哲

(1.韶关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东韶关512005;2.深圳大学 经济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韶关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状况分析

赵丽1,张以哲2

(1.韶关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东韶关512005;2.深圳大学 经济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摘要:利用协调度分析模型,对韶关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进行测算分析,发现韶关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正处于中度协调发展且生态环境滞后的类型,生态环境负担日渐加重,承载力约束日渐凸显。未来,城市要不断发展,生态环境的质量也不能忽视,必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通过产业转型实现绿色发展,实现现代化生活方式与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兼得的美好愿望。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环境;协调性

随着城镇化的迅猛推进,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毫无疑问,快速推进的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环境恶化、资源紧缺,城市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严厉约束。为了寻找破解矛盾的良方,学术界针对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研究线索:一是研究人口与环境以及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关系,认为人口城市化与资源环境保护密切相关[1-3];二是研究迅速发展的城市经济与环境质量的协调关系,提出经济与环境之间存在耦合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4];三是研究人口、经济和迅速扩张的城市空间规模与环境的协调关系,认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要素之间的耦合是复杂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以及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约束作用[5]。总体而言,目前国内针对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相关研究都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并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主要目标,这对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实践中,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依然十分尖锐,仍需深入研究化解矛盾之良策。不同城市发展水平迥异,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也需要深入细致地探索。韶关,这是一个地处粤北山区的欠发达的中等城市,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韶关的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在2010年就已经超过了50%,2013年达到53.7%。与此同时,城镇人口增加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生态环境负担加重,承载力约束凸显,任其持续下去势必影响城镇化进程,制约整个城市的良性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韶关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状况进行评价分析,认清发展形势,找准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从而在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导向下走向可持续发展。为了理清韶关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本文利用协调分析模型对韶关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状况进行定量测定,以便为今后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政策及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一、协调分析模型及指标选择

所谓协调,指的是系统之间或系统内要素之间和谐一致、配合得当的关系,一般被用来描述事物之间的良性关系[6],而协调度则是度量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协调状况的定量指标[7]。利用协调度指标,我们可以对韶关市人口、经济、空间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做出测量,进而评价分析城市发展与城市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借鉴协调度的相关研究成果[8],本文以C代表协调度,以D代表协调发展度,定义协调分析模型如下:

式中:f(x)为城市发展综合指数,g(y)为生态环境综合指数,k为调节系数,由于只涉及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两个系统,故k的取值为2。

式中:T为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数,α为城市发展系统的权重,β为生态环境系统的权重,考虑到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同等重要,故取α=β=0.5。

协调度C可以用来判断协调的等级,协调发展度则用来判断协调发展的类型。协调等级及协调发展类型的判断标准如表1、表2所示。

表1 协调等级分类标准

表2 协调发展类型判别标准

遵循典型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的原则[9],借鉴相关的人口、经济、空间与环境协调度分析的指标体系[10],本文建立了城市综合发展指标和城市环境发展指标,前者分为人口、经济、空间三个组成部分,具体包括城镇人口、城镇化率、GDP、人均GDP、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经济密度、建成区面积和人口密度等9个指标,后者包括人均国土面积、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单位GDP能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等7个指标。

二、测算结果分析

利用上述模型,首先对城市综合发展和城市环境发展两大系统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差异的影响,然后采用熵值法分别确定两大系统各项指标的权重,最后是对2005-2012年间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水平进行测算评价,测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2005-2012年韶关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水平

(一)综合发展指数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呈逐年上升之势,由2005年的0.24逐步提高到2012年的0.769,提高了2.2倍。与此同时,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总体上也呈现了上升的趋势,2012年与2005年相比,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提高了31.8%,但这个提高过程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和阶段性。整个变化过程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5-2007年,波动最为显著的一个阶段,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先由0.386下降为0.359,而后又提高到0.697,整个考察期的最低点和最高点都处在这一阶段,2006年为最低点,2007年则是最高点;2008-2009年,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由0.398提高到0.461,是考察期内波动幅度最小的一个阶段;2010-2012年,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由0.378上升到0.509,其中2011和2012两年变化程度不大,处于基本稳定的状态。

(二)协调发展类型的研判

协调度测算结果显示,2005-2012年间,除了2007年协调度的值略低于0.8以外,其他年份都在0.8以上;根据协调等级的分类标准可以知道,韶关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基本上是处在良好协调的状态。从协调发展类型来看,2005和2006两年,韶关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度处在0.4-0.6的区间段,为勉强协调发展型;2007年韶关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度开始超过0.6,进入了0.6-0.8的区间段,说明韶关的协调发展类型已经由勉强协调发展型转向了中度协调发展型。此外,整个考察期内协调发展度的值呈现不断提高的态势,预示着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趋势也在转好。

(三)城市发展综合指数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比较

比较考察期内韶关的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发现二者以2008年为分界线表现出迥然不同的变化关系。2005-2007年,在城镇化步伐迟缓以及生态优势的强力作用下,韶关的城市发展综合指数明显低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处于城市发展滞后于生态环境的阶段;2008-2012年,韶关的城市发展综合指数超过了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开始步入生态环境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阶段。此时,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发性作用强劲,生态环境承载力面临严峻挑战。

三、结论与启示

本文借助协调度分析模型,实证测量了韶关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并对韶关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类型给予分析评价。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和启示:

第一,城市发展综合指数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均有提升。城市发展和环境质量协调评价结果表明,2005年以来韶关市在人口、经济、空间等方面都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城市整体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有明显提升。从城市发展上看,综合指数提升主要得益于双转移战略、产业园区发展的成效,以及打造粤北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使得韶关经济发展提速、空间优化、人口集聚。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上升,主要应归功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在环境保护方面,环保投入不断增加,对环境的监管力度日渐加大;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逐步摒弃“三高”企业,逐步向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转型。

第二,城市生态环境的负担日渐加重。从城市发展综合指数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变化关系上看,整个考察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前一阶段,韶关得益于优越的生态基础条件,所以生态环境建设略显超前,城市发展暂时没有跟上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在后一阶段,随着城市发展的提速,城镇人口迅速集聚,加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负担,环境保护的压力逐渐增大。此时,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进入了中度协调发展且生态环境滞后的类型,今后的发展尤其需要注意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约束,要切实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落在实处,重点是要倡导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绿色循环经济发展,促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三,城市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生态学家王如松提出的城市生长S型规律充分表明,城市人口、经济、空间与城市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反馈[11]。一个城市,人口、经济、空间与环境质量的协调状况是两个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提高城市发展和环境质量的协调关系,需要在两个方面改善,即城市要发展,生态环境的质量也不能忽视。目前,韶关城市发展和城市环境质量之间尚处于协调程度相对较好的状态,但生态环境的压力已经显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种压力还会进一步加大。因此,无论是老城区的改造,还是芙蓉新区的开发建设,继续吃生态优势的老本是行不通的,必须综合考虑人口、经济、空间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性。正如2014贵阳共识所指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关键是要有科学发展的思路。作为一个生态基础条件比较好的欠发达城市,未来的城镇化之路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质量为代价,最佳的选择是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通过产业转型、绿色发展、低碳生活,促进实现现代生活方式与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兼得。

参考文献:

[1]吴文恒,牛叔文,郭晓东,等.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6(6):853-861.

[2]童玉芬,李若雯.中国西北地区的人口城市化及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7(1):77-81.

[3]张效莉,王成璋,王野,等.人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性测度研究——以新疆为例[J].生态经济,2006(11):123-126.

[4]徐春华.中国大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J].兰州学刊,2010(6):71-74.

[5]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等.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J].地理学报,2006(2):237-247.

[6]杨士弘.广州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预测及调控研究[J].地理科学,1994(2):136-143.

[7]张晓东,池天河.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1(4):506-513.

[8]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54-256.

[9]陈明星,陆大道,张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09(4):387-398.

[10]桑秋,张平宇.20世纪90年代以来沈阳市人口、经济、空间与环境的协调度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2):115-119.

[11]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调控原理与方法[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23-26.

(责任编辑:陈景增)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15)07-0062-04

[收稿日期]2015-03-21

[基金项目]理论粤军·广东实践科学发展观研究基地建设资助项目“生态文明视野下韶关芙蓉新区建设的调查研究”(JDRN1404);2014年度韶关市社科规划共建课题“芙蓉新区建设的调查研究”(GJ201404)

[作者简介]赵丽(1963-),女,内蒙古通辽人,韶关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Analysis on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Urbanization in Shaoguan

ZHAO Li,ZHANG Yi-zhe
(1.College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 2.College of Economics,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 518060,Guangdong,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analysismodel,the coordination of city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Shaoguan city is measured,it shows the relationship is in the type of moderate degre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with a lagging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rden is aggravating day by day,and highlights the growing capacity constraints.In the future,the city will continue to grow,and the quality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n not be ignored even mor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must be balanced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green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industry transformation,and realizing the good wishes of having both themodernization of life style and a better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urbanization;ecological environment;coordination

猜你喜欢

协调性生态环境城镇化
博物馆扩建设计的环境协调性
家乡的城镇化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一种基于非协调性跳频通信的高效密钥协商方法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中西医联合治疗头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36例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