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视角下的乌迳古道姓氏节
2015-07-22黄雪晖韶关学院韶文化研究院广东韶关512005
黄雪晖(韶关学院 韶文化研究院,广东韶关512005)
文化传播视角下的乌迳古道姓氏节
黄雪晖
(韶关学院 韶文化研究院,广东韶关512005)
摘要:姓氏节是一种民俗活动,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看似孤立的民俗活动,若从文化传播的视角下进行考察,不难发现姓氏节其实与中国古代的移民文化、宗族文化、士族文化、珠玑文化均有关联。
关键词:姓氏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播
乌迳古道地处广东韶关南雄市东北部,江西省信丰县与南雄东部交界处。先秦以来乌迳古道就已经是南北交流通道,至梅关古道修通之后,交通重心才完全移至梅关古道,乌迳古道渐趋衰落。姓氏节盛行地带以乌迳镇为中心,旁及孔江、界址、新龙、坪田、南亩、油山、黄坑等地,均位于南雄东北部地区,紧靠南岭山脉地带,南雄地区的其他地方没有此节日。这种看似孤立的民俗活动,若从文化传播的视角进行考察,不难发现其与中国古代的移民文化、宗族文化、士族文化、珠玑文化均有关联。
一、姓氏节与移民文化
南岭山脉是南北人文及地理的分界线,是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是中原通往岭南的必经之处。山脉自西向东有著名的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在五岭间狭长谷地形成的天然通道,历来为世人所利用。南岭山脉两侧的人们在长期的交流与融合中,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文化习俗,姓氏节是其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其分布除广东南雄地区外,据考察至目前为止已知的还有:湖南的通道,广西的三江、龙胜,贵州的从江、黎平等[1]。具体的分布如图1所示:
先秦时期的粤湘桂黔毗连地带多为荒芜之地,南岭山脉就成为跨区域文化传播的自然通道,文化跨区域传播不存在障碍。从图1传播的路线可以看出,姓氏节盛行地带分布于南岭山脉南北两侧,沿粤湘桂黔毗连地带呈东西横向分布,多以侗族为主,只有乌迳古道姓氏节群体是汉族,反映了少数民族与汉族在文化习俗上的交流与融合。从姓氏节分布的数量来看,山脉东部少,西部渐多,有从东向西传播的趋势,大体又与明清时期的东西移民运动有关。明清时期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这种从东向西的移民运动,带动了文化从东向西的传播,姓氏节呈现东西分布符合历史移民运动的规律。
图1 姓氏节分布示意图
二、姓氏节与宗族文化
从节日习俗来看,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姓氏节的节日习俗都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祖先崇拜。即以该姓氏的祖宗生辰日为节日,同族人在这一天集体回归本族参与祖先祭拜活动,祠堂拜祭的物品及程序也相差无几。其目的无非是团结族人,抵御外力侵犯。这与他们所处的古道通道有关,“江西之南、赣,福建之汀、漳,广东之韶州,湖广之郴桂,其间深山大谷,绵亘数千里,猺、僮居焉,时出剽杀,民被惨害。”[3]外来力量与当地土著居民间产生剧烈的矛盾冲突,为求自保,团结族人是他们生存的需要。祖先崇拜的姓氏节习俗,增强了各族姓的凝聚力,成为他们在长期的交流与融合中保持本族文化和势力的工具。即使在现代条件下,这种团结族人的功能仍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
由于姓氏节一般以各族祖先的生日或重要纪念日为过节日期,因而过节的时间各不相同,各族人所纪念的祖先大都是仕宦世家。如乌迳镇的新田村李族,其姓氏节以李金马的生日为节日时间。根据族谱记载,李金马生于贞元元年(785年),是李族十一世祖,进士,唐元和年间户部侍郎,金紫光禄大夫,政声卓著。为了纪念李金马就以他的生日为姓氏节日。又如龙口村的叶族姓氏节,以叶云兴的生日为纪念日。叶云兴是叶族二世祖,南汉时任千夫长,为保境安民,战死白石岗,敕封都统。为了纪念叶云兴也以他的生日为姓氏节日。此外如赵姓,以界址赵屋村为主,其姓氏节为农历七月十三日,敬奉的是宋太祖赵匡胤。龚姓,以坪田镇的杨梅坑村为主,其姓氏节为农历八月初四,即为纪念西汉渤海大守龚遂的生日。其他各姓氏节日皆有自己所祀奉的祖先神,不一一列举。
尽管族谱记载不尽可信,但是姓氏节把敬祖崇先、文化娱乐、情谊交流融于一体,形成宗族文化,凝聚和激励族人奋发向上,通过形式多样的敬神娱神活动,把节日推向高潮。下面仍以叶姓为例,简述其过程。
首先是敬神。龙口叶氏以叶都统生日(即农历八月十六日)为姓氏节日,金玉祠堂设有神龛,内置都统塑像。从八月初十日开始做准备工作。主持的头人组织人员进祠堂打扫卫生,搭戏台,蒸酒杀猪,购置祭品等。前期准备工作完毕,十四日,都统菩萨下座,依仪行礼祭拜,是谓开光。先是把都统木雕像从神龛中抬下来,然后擦去尘灰,换上新袍,张贴新联。并于当日开始唱戏,分日场夜场,一片鼓乐升平,全村顿时热闹起来。十六日,姓氏节进入高潮。都统菩萨出行,各家亲戚朋友前来作客,整个村庄开始沸腾起来。菩萨出行先是以礼炮、花灯、华盖、彩帜为前导,接着是六堂故事,最后是几十位名登祠堂黄榜的读书人,身着白长衫,头戴白礼帽,托香盘,持白纸扇随行,从龙口金玉堂出发,直到老龙圩停轿。此时菩萨坐坛,各方子孙开始手持香烛供品前来敬奉,一拨接一拨,人头攒动。午后,又依原阵势浩浩荡荡地抬着菩萨回祠堂。十七日,各家自摆筵席,宴请亲戚朋友,欢聚一堂,看戏喝酒。十八日,同样在祠堂依例行礼,把菩萨抬回神龛,都统菩萨归座,姓氏节至此才算结束,宾客一一散去。但是戏班仍然继续唱六天戏,直到十九日方才收场,整个过程围绕敬神和娱神举行活动。
不过,各族姓氏节流行至今,日期依旧,情况已大不相同,内容简化了很多,但敬祖睦族之风犹存。各族姓通过祖先崇拜,形成稳定的族群,增强了族群的凝聚力,与此同时还激发了族人的奋斗意识。
三、姓氏节与士族文化
姓氏节中注重读书人的地位,祖先神出行时,只有名登祠堂黄榜的读书人(秀才)才有资格参与行礼、迎送菩萨,这种殊荣无形中激发了读书人奋发进取、求取功名的斗志。乌迳古道域内文风盛行,不能不说姓氏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姓氏节祖宗崇拜这种大型的频繁的民间活动,传达了缅怀祖先、敬祖孝宗、积极向上、团结一致、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对这一带良好民风的塑造具有促进作用。根据族谱记载,乌迳古道姓氏节各族所祀奉的祖先神大都是仕宦世家出身,南迁而来,出身显赫。虽然族谱记载不尽可信,但是该地域文风盛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移民文化的士族精神,域内孔林书院的创办,就是耕读之风盛行的明证。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阵地之一,明代之前,广东书院在全国无足轻重,明代之时地位开始凸显,数量跃居全国前列,而且规模较大,著名者几可与岳麓、白鹿书院媲美。“广东居天下之南……天下文明至斯而极,故其发也迟,始然于汉,炽于唐于宋,至有明乃照于四方焉。”[4]中国古代三次移民浪潮中迁入岭南的不多,直至宋以后,南迁岭南的移民才渐渐增多,明代更甚。这些南迁移民中不乏士人,不仅仅带来了人力,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岭南的发展,岭南自始文风渐盛。北宋初建隆三年(962年),孔族在乌迳古道域内平林村创办的孔林书院,开创了岭南文风之先例。孔林书院的创办人孔润,是广东唐代38名进士之一,也是浈昌县举进士第一人。在宋代孔氏家族中举进士就有孔绍旦、孔绍祖。孔林书院的创办对岭南文化的发展影响重大,随后南雄州府于宋庆历四年(1044年)创办州学。此后,孔林书院所在地及周边的古城、上朔、延村等村,耕读之风尤炽。文风盛行,进士人数猛增,大大超过当时的韶州府。据统计,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至咸淳辛未(1271年),保昌(今南雄)县人口约5万,举进士39人,韶州府的曲江县仅23人。古城一村在宋代就有5名进士[5]。可见早在宋代乌迳古道域内已经兴起读书取士之风,这种风气的盛行,想必与姓氏节的士人崇拜具有渊源关系。
四、姓氏节与珠玑文化
珠玑文化是以珠玑古巷为载体的移民文化,珠玑古巷位于广东省南雄市城北9公里处,是一条1 500多米长的古老街巷,巷宽4米多,路面用鹅卵石铺砌而成,两旁民宅祠堂夹道延伸,还有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古井和古建筑等遗址。珠玑古巷虽然只有1 500多米长,但是在岭南的人文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大庾道上最重要的驿站[6]。在岭南三大民系中,作为最大民系的广府人的族谱里,关于先祖的记载80%均来自珠玑巷。移民史专家葛剑雄教授把南雄珠玑巷誉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移民发源地之一[7],据调查研究,珠玑先民南迁的后裔,散布在珠江三角洲、港澳及海外的就多达数千万人[8]。珠玑巷是广府民系的祖居地之一,同时也是广府文化的源头。
乌迳古道位于南雄市东北方,与珠玑古巷相邻。乌迳古道交通便利,环境宜居,并且远离战乱,对移民南下的中原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安居于此,而不像珠玑巷的客家人那样大量南迁,再辗转迁至珠江流域,这是乌迳古道移民与珠玑巷移民的最大区别。此外,从宗族的身份表达来看,乌迳古道域内的姓氏节宗族活动与珠玑巷的宗族活动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是又有一定的区别:首先,从宗族来看,姓氏节是指具有血缘关系的同姓同宗族人的节日,具有同宗同族性。而珠玑文化则具有联宗性。其次,从人员结构看,姓氏节是乌迳古道域内同姓宗族人的节日,而珠玑文化的联宗性囊括了珠三角的同姓人,当然还包括不同宗的同姓人员。另外,从血缘关系看,姓氏节人员具有血缘性,而珠玑文化联宗性则为地缘性,各同姓宗族参加联宗与否,主要取决于是否能够通过这一地缘联盟关系获得实际的利益[9]。最后,从凝聚力与亲和力角度看,姓氏节比珠玑移民的联宗活动更为严密和紧凑。因此可以说,从姓氏节的同族性到珠玑文化的联宗性,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过程,是珠玑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样注重的是敬祖孝宗。
五、余论
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代表地区文化特色。南雄乌迳古道由于地处交通要道,水路有浈江可达南雄而与北江、珠江连接,陆路经乌迳古道,通往赣南,历来是粤赣边贸重镇,早在秦汉用兵五岭以前,这里已经有频繁的商贸活动,在频繁的交往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方言“乌迳话”,略带江浙口音,是中原文化经过长期磨合而与当地土著居民形成的方言。这种“乌迳话”与广西等地过姓氏节的侗族盛行的“平话”是否同出一种语系呢?
“平话人是秦汉以来,汉人由北方各地陆续迁入岭南广西地区后,经长期与少数民族交汇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支独具文化特征的汉族群团。”[10]根据袁少芬教授研究,平话的分布地区在上述姓氏节的分布地带同样盛行:比如湖南的通道,广西的三江、龙胜等地,平话从秦汉至唐宋间逐步形成,直至明末清初时期粤语传入广西后,作为广西主体语言的平话才逐渐被取代。平话曾是广西各民族之间的主要交际用语,在广西曾有过“大一统”的辉煌时期,对广西各少数民族语言影响很大,如壮、侗、仫佬、毛南等族语言中存在很多借汉词都来自古平话。由于尚无确切定论证明“平话”与“乌迳话”是否语出同系,还有待下一步的研究考证。但是从平话家族来看,两者确有必然的联系:平话地区家族力量强大,重修谱、建祠堂、家庙,重春秋社祭和联宗祭祖,每个姓氏都有族谱,几乎村村有祠堂、社庙,家位神台。过去宗族都有族田(蒸尝田)族产,用于组织春秋二祭以及宗族内奖学济困、处理族内大事等。但近年各宗族词堂普遍都有族内群众集资的族款,用于组织族内活动。宗族内大都订有族规族约,由族长组织执行。一般以宗族血缘为纽带共居建寨,不少地区都以姓氏来命名村寨,同时过姓氏节[10]。可见,广西盛行姓氏节的平话地区,其特征与南雄流行姓氏节的“乌迳话”地区基本吻合,二者必然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
参考文献:
[1]耀宏,云清.姓氏节日[J].贵州民族研究,1989(4):44.
[2]杨永军.先秦文化传播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5:173-185.
[3]明经世文编[Z].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2.
[4]屈大均.广东新语:文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316.
[5]罗凯燊.孔林书院钩沉[J].广东史志,1996(3):42-45.
[6]曾祥委.南雄珠玑移民的历史与文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20.
[7]葛剑雄.南雄珠玑巷──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四[J].寻根,1997(4):22-23.
[8]曾华.143姓出珠玑巷[J].对外大传播,1998(3):38.
[9]钱杭.关于同姓联宗组织的地缘性质[J].史林,1998(3):52-60.
[10]袁少芬.平话人是汉族的一个支系——论平话人的形成发展与平话文化[J].广西大学学报,1998(6):70-75.
(责任编辑:王焰安)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15)07-0013-04
[收稿日期]2015-03-10
[基金项目]2014年度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共建课题“乌迳古道姓氏节的文化符号解读”(GJ201417)
[作者简介]黄雪晖(1972-),女,广东英德人,韶关学院韶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历史文化。
Study on the Fam ily Nam e Festival in the Areas around W u Jing Ancient Roa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ultural Transm ission
HUANG Xue-hui
(Institute of Shao Culture Study,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Abstract:The Family Name Festival is a kind of folk-custom activity,which belongs to the scop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On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this seemingly-isolated folk-custom activity is really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culture of immigrants,the clan culture,the literati culture and Zhuji culture in ancient China.
Key words:Family Name Festival;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cultural trans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