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理工科大学舞蹈社团文化创建的重要性

2015-07-22何洋托美次仁电子科技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610054

大众文艺 2015年19期
关键词:理工科社团舞蹈

何洋托美次仁 (电子科技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 610054)

浅谈理工科大学舞蹈社团文化创建的重要性

何洋托美次仁 (电子科技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 610054)

“团队文化”是一个艺术社团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是其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关键性力量,在理工科大学中建设舞蹈艺术社团必须要靠文化来兴团,并发挥其自身主观能动性,保持团队旺盛发展的生命力。本论文结合笔者在理工科大学从事舞蹈社团管理与教学工作的实践感受,拟从舞蹈艺术社团的社团文化建设的意义,社团文化的推行实践,以及社团文化发展创新三个主要方面,来阐述理工科大学舞蹈社团文化创立的重要所在。

理工科大学;舞蹈社团;社团文化;校园文化

一、科学与艺术间的一席对话

我国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曾说:“科学和艺术,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无法分割”。这位科学界的佼佼者,同样热衷于绘画艺术,甚至在他的一次专业学术演讲中为大家展出几幅画作,在这场没有被物理符号和数据完全充斥的科学讲座,令在场的所有人耳目一新,完全沉浸在科学艺术融合的意境之中。同样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也曾在其传记中提出“科学与艺术就如面包与水一般同等的重要”!艺术家生动形象的描述着大家早先熟知理解的东西,在艺术创作和发展中常追求对称,和谐的美学原理。可以说,艺术的规律根基于科学的定义。同样,将艺术家特有的美感、幻想等灵智以及直觉、想象等思维方式,作为一种通用素养融于科学之中,让科学家在欣赏美的同时展开形象思维的空间,也必然会对科学创新带来意想不到的推动。作为人类文化长河源头的科学和艺术,都是依赖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依赖于人的头脑中思维火花的片刻闪现,也都离不开智慧和情感的依托,并不断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性和富有意义! 创新是其共有的灵魂,因此,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的,让科学与艺术相拥,互插起翱翔的翅膀,架起桥梁相互启迪,进一步推进科学与艺术结缘的理论和实践,也让人们更清晰的认识到:“越往前走,艺术越是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门学科从山麓分手,又将在山顶汇合”。

二、理工科大学舞蹈艺术社团文化的创建

(一) 舞蹈艺术社团文化的建设与意义

理工科专业的学习讲求一份精确严谨,要求学生秉着一丝不苟,不差之毫厘的态度与钻研精神。而舞蹈是一门运用人的肢体动作来表达情感,抒发胸臆的造型艺术,其长于抒情而拙于叙事说理[2]。舞蹈艺术社团在理工科大学内的建立正使这一艺一理,一动一静达到了很好的交织与互融,对理工院校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可以说是锦上添花获益颇丰。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人文知识相对较为缺乏,对艺术的知识更是知之甚少,习惯了理性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而艺术这种感性的,积极的,充满热情与活力的表达方式便不断吸引着年轻学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参加舞蹈社团,排演一个舞蹈节目,能使学生们暂时跳离出固有的思维模式,使自己的身体苏醒舒展,用不常动起来的肢体语言作一场奇妙的“心智交流”。这种抽象的艺术活动,这种校园社团的成立,不但符合大学生时尚青春的个性,也为大学生释放身体和心理的激情提供了正确的艺术手段,为他们表达自我,展现青春风采提供了舞台。

结合舞蹈艺术自身的特殊性,它要求学生在同一时间集中学习动作,亲力亲为,并且为了演出的效果常需要一遍遍的集中排练,体力和时间的付出都是较大的。所以舞蹈艺术社团需要发展“大家共同参与、大家携手努力、大家共享成绩”的团队文化作支撑,来促进社团的向前发展。同时,鼓励舞蹈社团的所有成员们积极参与各种演出实践活动,在排练演出中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独立编创的能力;鼓励成员认真刻苦的对待每一次的专业舞蹈训练,共同努力完成每一次的演出活动,乐于为团队的发展贡献力量;鼓励每一位成员在舞蹈社团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和参加演出比赛后成功的喜悦,因为共同努力的荣誉是大家共享的成果!真正的要使“社团文化”成为团队的核心精神力量,作为“吸铁石”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并让学生们感到加入这个社团的光荣。

“社团文化”是一个艺术团体必不可少的支柱所在,小到一个家庭,大至一个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建设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好的社团文化能激发起团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能使大家清楚社团建立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同时凝聚团队意识,让团员明白舞蹈艺术社团是每个人共同爱的大家庭;好的社团文化能加强团员的归属感,弥补大学生们离开家庭后内心的孤独;同时一个好的社团文化还能赋予团员荣誉感与成就感,激发大学生们学习的潜力与竞技的能力,明白辛苦是为了团队的荣誉,付出是为了有所收获。

(二)舞蹈艺术社团文化的推行与实践

团队的文化是理工科大学舞蹈艺术社团走向兴旺的保证,社团中所形成的精神力量和环境氛围更是十分重要。首先要让社团学生们建立热爱舞蹈艺术的激情与信念,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社团组织的训练和活动中,大胆的让自己动起来舞起来,并通过练习逐渐达到身体的协调以至优美,能够看到自身艺术能力的不断提升;其次是要形成较强的团队意识,团员们要有为了团队的发展与荣誉而努力的坚定信念,共同组织管理社团,真正用心感受到舞蹈艺术带来的美与快乐,使艺术与科学达到互补共生。“团队文化”是凝聚团队内部关系的“粘合剂”,使团队成员的关系可以如家庭般的和谐。团队文化的推行实践需要“先锋型”和“赤字型”的优秀社团领导,在团队内选拔先锋型学生干部和舞蹈特长生担任团队领导,这样的优秀学生可在艺术训练中能够做到身体力行,通过榜样力量的方式影响和带领着团队的所有学生共同努力发展。而社团的指导教师则要习惯成为赤字型的领导。学生艺术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成立的,应给学生以更多的自我管理和发挥空间。指导教师要善于根据薄弱环节进行补差,在发现团队内部出现业务教学、内部矛盾、外部资源等方面的问题时,要及时给予指导与协调;发现团队缺乏活力时,要能为它提供动力,补充新鲜的血液;发现团队缺少控制,要能够及时干预,控制局面。先锋型学生干部强调的是对现有资源进行最大化的激发,而赤字型指导教师则应该为团队成员提供发挥才智的有利空间和平台。

(三)舞蹈艺术社团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社团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对团队的稳定和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指导教师和社团干部要定期商议,共同出谋划策,制定出适合本社团的发展目标,让团员看到为之奋斗的彼岸,社团才会拥有更具乘风破浪的动力。这个目标应包括有阶段性的目标和长期的成果目标。例如可以在舞蹈团的日常专业训练中加入进不同风格不同舞种的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创作排演出更具新意的优秀作品,还可以调动起更多学生的兴趣,不断壮大社团的人员队伍;同时鼓励学生们选取国家级大型比赛的获奖节目作为社团训练的目标,自拟个人专业学习计划,定期参加社团内的专业汇报及展示,让每一位团员都要明确团队发展的目标和步骤,成为团队发展的生力军。

同样社团文化的定期创新改革也是尤为关键,一尘不变的事物终会落得乏味而被淘汰。社团负责人要能够及时认识到这一点,根据社团的实际发展状况去转变社团内部的主导文化观念,注重时刻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也可以依据时代特征、地域文化、团员结构,结合社团的艺术个性,提出创新型的文化理念,突出艺术的灵活与多面性,以及多角度的独特思维方式。同时还要注意转变与更改一些与学生和社团实际不相符的教学方式,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实践活动中加入更多创新的内容,让学生们吸收到更多新的艺术知识。改革创新是一个团队保证充沛的不竭动力,团队建设必须要有改革创新的勇气和魄力,才能以新视野、新思路、新方法来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更好的推动舞蹈社团的发展与扩大。让“团队文化”成为团队前进的“指南针”,成为指引团队前进的“核心价值”所在。

三、结语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开展学生活动的一个重要阵地,也是学生自我塑造、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有效辅助形式[3] 。理工科大学中舞蹈艺术社团的建立是万绿丛中的一点红,给理工科大学的校园文化源源不断的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并抹上更丰富的色彩[4] 。在大力提倡综合素质的今天,可以预见,各种社团将在学校的学生活动乃至整个学生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社团文化的创立与建设对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团文化在繁荣校园文化,营造高尚的文化境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补充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在高校中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充分发挥社团的育人功效,活跃校园生活,丰富校园文化,一切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培养自我发展的多方面能力,让“大家共同参与、大家携手努力、大家共享成绩”的社团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指引社团的前进,营造社团中良好的艺术环境氛围,让“文化兴团”真正的发挥作用落到实处,让社团文化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催化剂与动力源!

[1]许延浪.科学与艺术[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09).

[2]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3(03).

[3]倪敏玲.发挥艺术教育作用构建大学校园文化体系[J].文化月刊,2009(12).

[4]余昌海,陈超.艺术教育在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

何洋托美次仁(1981— ),男,藏族,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人,电子科技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舞蹈教育。

猜你喜欢

理工科社团舞蹈
不理
学舞蹈的男孩子
澳大利亚国防部发布理工科人才发展战略
舞蹈课
理工科学生知识产权素养培育研究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社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