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探微

2015-07-22潘丽敏浙江省云和县图书馆323600

大众文艺 2015年19期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数字

潘丽敏 (浙江省云和县图书馆 323600)

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探微

潘丽敏 (浙江省云和县图书馆 323600)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各个领域都受到了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影响,呈现出了新的局面。在图书馆领域,信息化与数字化更是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然而,同时也为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国内外许多大型图书馆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纷纷开展图书馆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建设,逐步实现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的转型,走在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前列。本文从公共图书馆入手,对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进行一些探究,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数字图书馆

如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借助于网络的运用,使大量的信息充斥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图书馆方面的信息量也日益丰富。可是因为没有做到对这些信息的有效管理,以致于让用户在实际使用中感到很不方便,这使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信息化的程度。面对海啸一般奔涌而来的数字化浪潮,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一、当前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重复性建设

我国现在虽然有不少的数字图书馆,可是在管理方面比较分散,各个单位之间在要求上存在很大的差别,不利于相互间利益的协调。而且,这些图书馆的应用系统、使用者检索程序等数字化格式缺乏一致性,各馆的信息库彼此排斥,各程序也仅能单独的应用,这样一来,就使资源的利用率大幅降低,甚至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

2.缺乏资金

资金方面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图书馆的建设。随着图书、杂志售价的不断上升,图书馆每年用在购买图书、杂志上的费用亦在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这部分资金需要,有时还需要动用本应用于人员学习、科研等方面的资金,以致于没有富裕资金进行数字化的建设。

3.缺乏专业性高素质人员

目前,与图书馆建设相关专业的人才在就业时,大多都不愿意到图书馆工作,而希望到一些待遇更高的单位工作,这使得图书馆出现人才不足的情况,尤其是缺乏高素质的人才。据统计,现在馆员队伍中专业人才占比不到40%,受过相关培训的人员占比不到20%,年轻馆员占比不到15%,有相当一部分馆员的素质、能力难以适应业务需要。这些情况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对用户进行数字化信息服务,一定要进行彻底的扭转。

4.资源利用率低

首先,有的图书馆中电子资源尽管十分丰富,可是因为运作条件不够完善,影响了对这部分资源的全面利用。其次,有的图书馆在进行数字化建设时,并未考虑到对众多的使用者进行信息方面的知识讲解,以致有很多使用者,面对大量的不同类别信息,因为不了解相关应用程序与不懂得相关的网络知识,而不能在短时间内找出对他们有用的信息,这样就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

二、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

1.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技术融合

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之间虽然存在着一定的不同,但二者在基本方向上却又有很深的联系。可以说,后者是产生于前者的基础之上。这是由于网络的普遍应用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传统图书馆本身所具有的一些较好功能,如资源共享、编目、分类等,则是数字图书馆能够进一步发展的前提。

由于这两种图书馆之间既有不同,又存在很深的联系,使相关建设者意识到将二者在技术上进行融合是目前图书馆发展的基本方向。图书馆只有根据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积极进行适合于信息发展的技术与管理方面的改进,才能提供满意的服务。

2.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在建设数字图书馆的过程中,有关领导要提高对专业人才的重视程度,且要认识到人力资源在这一过程中的所起的关键作用。在以往的图书馆工作中,主要靠工作人员手工记录信息,读者若想获得信息须与工作人员沟通或查看相关的记录,即“面对面的工作模式”。而在目前的数字图书馆中,采用的是“人机工作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工作人员可借助于计算机来记录信息,读者通过计算机就可得到相关的信息,这在方便了读者的同时,也对数字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他们懂得相关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他们懂得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并且要明白知识产权保护,也就是成为综合型的人才。

所以,图书馆若想达到数字化建设的目标,一定要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精通网络技术、信息管理的人才,以适应数字化建设的需要。此外,要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给人才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争取引进更多的各相关专业人才,从人力资源方面为建设数字化图书馆,以及提升现代化管理程度提供保证。

3.建设良好的数字化资源

数字化资源建设是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前提条件,不然,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犹如无米之炊、无本之木。数字化资源建设要立足于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1)馆藏资源数字化:就是建立个性化的数据库,实现目录检索、主题检索和全文检索;同时,还可根据读者需要,对相关的书籍与期刊作数字化技术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全方位搜索引擎,实现网上轻松阅读和下载;(2)社会资源馆藏化:指对社会上已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和利用,大力拓展网上资源,通过对信息的搜索、跟踪和过滤,将有关资源分门别类地加以组织,供读者使用。

三、结语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不仅给图书馆业带来一场革命,而且也为文化传播打开了电子时代的大门。数字图书馆的数字化馆藏凭借高新技术,可以经济、快速地传播,方便地被人们所利用,从而不断地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成为今后经济和文化的载体和催化剂。因此,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不仅是潮流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必然产物,也应该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引领文化大发展的先锋。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为了实现更广阔的资源的共享,在建立完善网络安全系统的基础上,必将形成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共享,这也是未来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和目标。为此,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实现图书馆数字化进程,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1]汪玉环.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理念[J].图书馆学刊,2003(03).

[2]刘淑琴.数字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建设[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2).

[3]刘彦瑜.论数字图书馆的功能转变[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02).

潘丽敏(1972- ),女,浙江省云和县图书馆馆长、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图书馆创新服务。

猜你喜欢

数字化图书馆数字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图书馆
答数字
数字看G20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