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迎江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2015-07-22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文化委246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9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旅游文化

徐 飞 (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文化委 246000)

迎江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徐 飞 (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文化委 246000)

一、迎江文化旅游产业现状及态势

迎江区作为安庆市的中心城区,历史悠久、文化产业集中、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古城安庆、黄梅戏乡”的定位,坚持前瞻立意策划、政策激励引领和重点项目拉动相结合,努力挖掘开发文化旅游资源,通过项目的提升促进产业的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初步形成了涉及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印刷出版、音像图书、影视传媒、古玩书画以及艺术培训等多行业多门类的产业体系。

(一)文化产业:

目前有电影院3家,从业人员105人,年收入400万元,电影业随着外来投资进入,市场逐渐有复苏迹象。尤其是人民剧院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通过自身努力,投资近200万元将剧院大厅改造为安庆市最大的3D影院,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体现了文化企业旺盛的生命力。音像制品零售店现有7家,从业人员15人,年收入50万元。由于近年来网络的迅猛发展,给音像制品零售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致使经营单位逐年减少,发展处于下降态势;印刷企业共12家,其中印刷厂1家,文印社11家,从业人员17人,年收入110万元,市场较稳定;经营性网络服务(网吧)有15家,从业人员25人,年收入198万元,因种种原因也处于萎缩态势。游戏室(厅)41家,从业人员120人,年收入356万元;文化娱乐业(KTV、舞厅)13家,从业人员37人,年收入5000余万元。

(二) 旅游产业:

1.文物景点多,文化底蕴深厚。

辖区内古迹、旧址及代表性建筑共88处。其中,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处,分别是振风塔和世太史第(赵朴初故居);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分别是迎江寺、熊范二烈士专祠、关南清真寺、天主堂、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旧址、安徽邮务管理局旧址、同仁医院旧址以及太平天国英王府;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文保对象31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探花第、基督教堂、安庆内军械所遗址和江西会馆等;牌坊两处,即倒扒狮石牌坊和钱牌楼石牌坊;其它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7处。自然景点4处,一是莲湖公园。位于大湖风景区东南部,是安庆市目前唯一开放型公园,黄镇生平陈列馆、程长庚像建于园中,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已成为市民必不可少的休闲场所;二是安庆市长江外滩公园。该景点依堤而建,东起渡江路,西至焚烟亭,建有长87米、高4米的反映安庆建城以来重要事件和人物的文化墙,是安庆市民休闲、纳凉的主要场所;三是新洲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该洲是长江冲积形成,四面环江,总面积50.1平方公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四是长风沙。位于辖区长风乡境内,因唐代诗人李白的“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而得名。同时辖区内还有徐锡麟纪念台、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大南门民俗文化街等旅游景点。

2.旅游饭店、餐馆多,游客接待能力较强。我区现有旅游星级饭店10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2家、二星级6家;旅游星级餐馆5家,其中五星级餐馆1家,四星级餐馆1家,三星级餐馆3家,四星级农家乐一家和三星级农家乐3家。

3.地方特色产品多、旅游产品丰富。有胡玉美蚕豆酱、麦陇香墨子酥、肖家桥油酥饼、江毛水饺、迎江寺素菜以及余良卿制药百年老字号产品和品牌。近几年开发的皖江文化园根雕馆、黄德义雪木画也正在抢占市场份额,旅游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4.旅行社多,市场主体活跃。全市共有旅行社42家,仅我区就占20家,2013年我区共接待游客95.62万人次,同比增长20.78%,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978人次,同比增长3.87%,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20.3%。

据不完全统计,全区2013年文化旅游产业的营业收入约3.6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的3.64%。在为全区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的同时,推动了我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二、文化产业项目

1. 长风柘林文化生态园:项目用地面积1000亩,主要建设种植园区、柘林文化园等,总投资1.78亿元。

2.大南门文化历史街区整治改造项目:结合老城改造,打造大南门民族历史文化特色一条街及商圈,总投资5亿元。

3.黄鹄港及黄鹄号建设:拟建设一个码头、三条游船、五个泊点的娱乐休闲餐饮场所,总投资1.255亿元。

4.宗教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主城文化商业街,将辖区天主堂、基督教堂、迎江寺,大南门回族聚居区串联起来,形成宗教历史文化圈(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

三、迎江文化旅游产业特色与优势

迎江具有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又具有南方城市秀丽典雅的文化气质,此外还具有富于浓郁生活气息与文化气息的以休闲为主要特色的民风民俗。这是迎江的魅力和比较优势之所在,也是构成我区文化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文化是否具有鲜明而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魅力,是决定城市能否成为都市旅游目的地的关键。我区独特的近代史地位和人文因素的交互影响及作用,使我市的文化旅游核心资源具备了极其鲜明的、无法复制的特点和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2.个性鲜明,地方特色突出。

3.和谐包容,人文气息浓郁。

4.东部西城,孕育商机无限。

总的来说,迎江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多元化特征明显,且呈现出门类全、亮点多、后劲足的特点。旅游者对迎江历史古迹、餐饮和民风民俗需求比较旺盛。因此这三类资源应成为迎江区旅游大众观光开发的主体。同时以动漫游艺、3D电影等为代表的数字娱乐产业具备较大发展潜力,并将为迎江区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迎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是对作为社会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产业重视不够。近年来,省市两级政府对文化旅游业扶持发展的力度逐年增大,但我区与其它先进县区相比,在总体规划和资金扶持上有较大差距,还没有制定出与省市配套的总体规划和产业专项扶持政策,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明显不足。我区虽然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是受到市区管辖体制所限,具有我市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许多还没有得到合理的挖掘、开发和利用,如英王府和陈延年、陈乔年读书处等,以致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

二是文化旅游产业虽然门类相对齐全,但主体“小、弱、散”,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比较薄弱。由于以自主经营、小本经营为主,文化产业经营者往往只求小利润、不求大效益,因而不能“放眼看世界”,紧跟时代发展脉络,不断吸收现代科学营养,做强经营行业;不能增大行业规模,实现强强联合,做大文化产业。

三是没有树立市场营销创新意识。文化旅游产业经营者习惯于传统化,一般性市场经济模式经营,不能创新求发展,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规模效应好的经营项目,不断学习外地同行业先进的经营方式,积极引进先进经营经验和优秀经营人才,几年一贯制,甚至多年一个样,产业发展缺乏生机和活力。

四是缺乏文化旅游经典项目。目前我区还没有真正形成彰显“魅力迎江”特色的标志性旅游项目,如迎江寺和大南门历史街区等亮点项目,因多种原因与我区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游客集散中心的目标定位相距甚远。

五是专业技术人才匮乏。近年来,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辖区内的文物保护、旅游企业管理权逐步下放,随着文化旅游管理职能的逐步到位,工作任务日益繁重,急需引进文化管理和旅游市场营销管理等相关专业人才。如区旅游局目前仅有局长一名行政编制,只能开展一般性日常工作。

六是对新型媒体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门户网站和专业类网站很少能够见到迎江文化和旅游的信息。

五、迎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要从全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区全面推进文化旅游经济跨越发展的起步之年。我区处在全市的核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其他县市区无法比拟的发展优势。因此,大力推动我区文化旅游产业科学跨越发展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要站在统筹全市文化旅游资源的战略高度,尽快制定符合我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按照我区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游客集散中心的战略定位,从全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我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重要景区景点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和建设项目要开阔眼界,突出特色,科学合理,集思广益、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长远与近期相结合,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魅力迎江”旅游品牌的宣传,充分利用报纸、电视、杂志、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迎江区文化旅游形象。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文化旅游博览会,同时组织选调各类优秀节目和运动员团队参加黄梅戏艺术节和体育运动会等大型文体活动比赛,自行开展各类文艺宣传演出等,扩大“魅力迎江”的知名度,营造浓厚的文化旅游氛围。

(三)要加大协调力度,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带动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发展。文化旅游项目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根基。我们要正视现实,自我加压,把协调上级文化、旅游等部门落户我区的重点工程当成我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头等大事,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推进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尽快打造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新洲旅游乡镇、长风沙景区等一批重点文化旅游景区;配合市里推进文化下基层、广电村村通等文化民生工程;策划实施风情美食节旅游营销活动;加快推进生态旅游建设,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家乐、体验游等生态体验项目,规划建设迎江寺的禅宗文化园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

(四)要加强组织领导和财政政策扶持力度。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议成立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等综合协调机构。积极争取上级对我区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先期投资大,受益周期长,无论是对外宣传营销还是支持扶持文化旅游企业发展,都需要各级政府前期给予专项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区政府在设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的基础上,再出台一部分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形成全社会兴办文化旅游的强大合力,尽快促进我区文化旅游产业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崛起。对经营性文化单位,鼓励和支持其进入市场,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吸收社会资本,组建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集团。

(五)尽快建立迎江文化、体育和旅游的综合性网站,在区宣传部门的领导下,根据不同市场对象,组合成不同文化主题的产品组合。推进产业链内省内外和国内外的企业合作,提供赞助,景点和精品线路的联合营销、互联网营销等。联合不同文化景点和企业统一组织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包括全方位媒体广告,制作文化、体育与旅游相关娱乐文化休闲节目宣传资料等。

(六)借鉴外地经验,谋划我区文化产业。要借鉴外地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经历、经验、经营方式、突破难点的方法,正确界定我区文化产业目前应有的发展可能和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态势;突出我区应发展的特色文化产业;找准我区当前重点发展和今后长期发展的目标;突破我区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难点。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旅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谁远谁近?
旅游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几点探讨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