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下大众审美心理与艺术品消费关系研究

2015-07-22黑河学院164300

大众文艺 2015年19期
关键词:消费行为国人艺术品

张 焱 (黑河学院 164300)

当下大众审美心理与艺术品消费关系研究

张 焱 (黑河学院 164300)

近年来,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人的审美心理和具体的消费行为都在悄然改变。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且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就是当下大众审美心理与艺术品消费行为关系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大众审美心理特点和当下艺术品消费的现状研究,论证二者价值的共识及对当下生活的现实意义。

大众审美心理;艺术品消费;关系研究

黑河学院2014年度艺术学研究重点项目:大众文化视域下的艺术品消费行为模式研究[课题编号:YSZ201402]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自身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世界尤为看重,尤其是近几年逐渐升温的旅游经济,使得越来越多的国人受到来自国内不同民族地区甚至是欧美、韩日等一些发达国家文化艺术的影响,国人在眼花缭乱的文化汲取中也在悄悄改变着很多东西,包括审美心理亦或是具体的消费行为。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且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就是当下大众审美心理与艺术品消费行为关系的研究。

一、多元因素影响下的大众审美心理

针对当前人们所正在经历的审美文化变迁,我们应以一种“存在即合理”的包容心去研究它,因为每一种文化形式的产生和发展,都会是有形的认识和无形的启发,它除了自身所必备的美的形式外,更多的是具有一种能够被审美需要的特性,而一种崭新的大众审美心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大众审美心理,顾名思义,是大众审美需求的集中体现,也就必然包含了大众审美心理的共性和个性。西方社会心理学创始人威廉·麦独孤曾经在《社会心理导论》中说“对社会生活的任何方面或全部了解,必须以人类心理构成的知识为前提”,这也就是说,对于审美文化或者是艺术品的消费,我们都必须以人们心理的变化为旨归。那么,当下,日新月异的审美文化,又带给了人们怎样的心理变化呢?

首先,异域文化的冲击,使得国人固有的安分守己的封闭心理状态开始松动。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对于国人来说,一份安稳的工作,一份平静的生活也许就是人生幸福的全部。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花时间和精力在“路上”,人们通过旅游,让自己开阔眼界,接受异域的文化;人们通过网络和书籍,让自己的心随时都在路上……于是,就有了21世纪的年轻人在辞职信上的宣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凸显出两个时代人们不同心理状态之间的冲突:一个求稳,一个求新。当然,如果我们单纯将人们心理状态的变化归功于异域文化的魅力显然是有欠公允的,然而,它确实是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国人传统心理松动的一个原因,人们愿意去了解和接受与自己全然不同的文化生活,更愿意用亲身体验的方式留存住当地的某段风景或是美好的回忆,而这些,恰巧就是影响其审美文化心理变迁的动因。

其次,日常生活的困境,促使人们需要更多的宣泄与静思的空间。日益丰富的物质条件,使得人们可以跨越很多障碍获得更多自由的生活空间。然而,机械可以解放我们的双手,却宽解不了我们的精神。正如上个世纪当代作家刘震云在其中篇小说《一地鸡毛》中所描绘的一样,生活的困境随时发生。然而,与之前不同的是,人们更加关注自我的心理需求,人们想从现实中的困境走出或是逃离,于是人们想去寻求现实世界所没有的宣泄和静思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审美心理需求产生了,一种与之相匹配的审美文化需求也产生了。这种新的审美需求呼吁着一种与日常生活行为差异化的表现形式的出现,求变、求异、求精的审美标签也就大行其道。而原本属于社会心理的一部分内容,也逐渐转向了大众审美文化心理的一边。

二、都市生活簇拥中的艺术品消费行为

如今,艺术品消费早已不是高居神坛之上的精英行为,随着人们经济状况的改善和眼界的不断提高,艺术品消费已然走向了千家万户。而从总体上来说,艺术品消费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视觉消费,包括绘画、文学、舞蹈(动作方面)、戏剧(表演方面)、影视、雕塑、建筑等等;另一个是听觉消费,包括音乐、歌剧、戏剧(台词方面)、影视(除视觉之外的部分)等。从这两方面的分类来看,艺术品消费的内容还是相当广泛的。然而,随着当下都市生活的不断丰富,艺术与生活的距离也逐渐模糊,艺术品的消费更直接被掩埋在生活的繁华世界中。

首先,艺术品消费不再只是消费本身,而成为了一种时尚的生活态度。早在上个世界,西方的广告词就打出了“I SHOP I AM”标语,翻译成中文则是“我买故我在”。也就是说,消费,已经成为人们体现自身价值的一种途径。而作为先前所认知的精英行为中的艺术品消费,更加成为了人们证实自我价值最佳的方式。

其次,艺术品消费打破了与生活固有的界限,已经悄然来到每个人的身边。如果说几年前,面对几十块的电影票对于大多数的国人来说是一种奢侈的话,那么现在,一部国产电影的首映票一百出头对于中国人来说,十几亿的票房只是须臾之间的事。除此之外,一张正版的CD、一部歌剧入场券、一张旅游景点的门票动辄就要几百,一副无名画家的油画也要标价几千,如此种种,国人似乎早已司空见惯,甚至说已经完全接受了这种消费行为。究其原因,除了国人日渐提升的审美素养外,更多的是将艺术品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艺术品的消费,可以带给人不同于物质消费的精神享受,或许与饥寒无关,却胜似温饱过后的满足感。艺术品的世界,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影射,其中包含有情感、思想、价值、态度等心理因素,人们可以在这样一个虚拟的影射世界中找到精神的栖息之所。

综上所述,无论从大众审美心理特点的角度,还是从当下艺术品消费的现状来看,艺术品消费的时代已经到来。人们通过购买旅游产品这种艺术消费的行为,去满足人们心底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人们通过消费文学、音乐、舞蹈、影视、戏剧去排解对现实困境的不满,妄图在精神的世界中来一次无拘无束的旅行;人们可以在不同的艺术品的消费过程中,暂时忘去生活中的一地鸡毛;人们还可以在艺术品消费中反思人生,实现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因此,我们也不难发现当下大众审美心理早已与艺术品消费行为达成了共识,即帮助人们解决精神领域的困惑,让已经松动的审美心理、原本枯燥的日常生活、无法辨识的世间真伪在艺术的世界中平静下来、真实下来、单纯下来。

[1](美)威廉·麦独孤著,俞国良,雷雳,张登印译.西方心理学名著译丛[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郑惠生.审美时尚与大众审美文化[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

[3]扈海鹏.解读大众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张焱.大众文化对艺术品消费行为模式的影响[J].美术大观,2015(1).

猜你喜欢

消费行为国人艺术品
如果垃圾变成艺术品,你还舍得丢弃吗?
大众滑雪消费行为的研究——以万龙滑雪场为例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小儿腹泻是怎么回事?
国人休闲支出:更多了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艺术品
2014国人出境游盘点
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团购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