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习题讲评课的四忌

2015-07-22邹国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9期
关键词:习题运算题目

邹国平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习题讲评课是一种常见的课型,它能够纠正学生解题中的各种错误,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计算、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数学习题讲评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到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忌讲题时直奔主题,不暴露教师的思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有些题目,自己在做时,往往是无从下手。或者是解到一半却卡住,无法逾越思维上的障碍。看老师做起来却是很轻松,等老师讲评完,往往也能理解,但自己却当初就是想不到。所以,教师在讲解时,尤其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不能直接开始解题,应充分暴露教师的思维。长此以往,就能提高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以南京市2015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试卷的填空题最后一题为例。已知a,t为正实数,函数f(x)=x2-2x+a,且对任意的x∈[0,t],都有f(x)∈[-a,a]。若对每一个正实数a,记t的最大值为g(a),则函数g(a)的值域为_____。

该题难度较大,题目中涉及到的字母较多,不少同学可能题目都读不懂。教师在分析问题时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先引导学生发现要求的g(a)就是t的最大值,即t的最大值是关于a的一个函数。此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华罗庚曾说过的话,即碰到难题,应该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又不失本原的地方。从而想到先将a特殊化,取a=1,则题目中的字母变少,紧接着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画出函数f(x)的图像,接下来,学生自然容易去找到f(x)的最大值。最后,再把a退回到一般情况,学生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学生也易于接受。自然,处理数学问题,涉及到的思想方法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应乐于把自己的想法和学生分享,同时,教师也应该倾听学生的想法,与学生一起体会数学解题成功后带来的乐趣,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忌讲解时重方法、轻计算

有的教师在讲解时,仅仅重视解题方法的传授,力求使学生掌握做题的方法,技能。而计算方面则重视不够,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方法,计算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因而在课堂上不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算,导致学生的运算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提高。殊不知,运算能力也是高考中重点考查的一个方面。最近几年各省的高考题中,有些题目对运算能力的要求较高,学生上手容易,方法也都知道,但不少学生就是算不出答案来。究其原因,固然是和解题时的运算量较大有关,但根本上还是这些同学的运算能力不强所致。而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非一夕之功。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算。当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计算过程加以调控。比如可以将一道解析几何题分为几个步骤,每一个步骤等学生算完后可以对一下答案。从而有效地调控学生的运算过程,避免学生在弯路上走太多,以达到课堂效率的最优化。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三、忌教师在讲解试题时片面化、绝对化

高中数学题目是千变万化的,有时,把条件和结论稍作变化,题目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在讲解时应综合考虑条件和结论两方面的因素,不能让学生犯思维僵化的毛病。如在解决解析几何问题时,设点和设斜率是两种常用的处理方式;解决向量的数量积问题时,有定义法,坐标法,基底法三种。到底是哪个方便,哪个更有利于解决问题,应具体题目具体分析,切不可一刀切。再如在数列问题中,前n项和Sn和通项an经常在一个等式中会同时出现。常规的处理方式是消去Sn或者消去an,但还应视具体题目而定,去观察题目条件和结论的联系。下面以苏州市2012年高一期末考试第19题为例,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满足an≠0,anSn+1-an+1Sn=2n-1 an+1an,n∈N*。求证:Sn=2n-1an;该题当时有不少同学看到条件中有Sn和an,就想到消去Sn,或者想到消去an,结果发现越化越繁,最终无功而返,这等于就是陷入了一个思维的定势。正确的做法是观察条件和结论的联系,从结论中找到Sn和an的关系,从而在原等式两边同除以anan+1即可解决。

这就提醒教师在平时讲解时应坚持全面而客观的原则,避免绝对化、片面化地处理问题。在教给学生通法的同时,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忌讲解试题前不做统计分析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作业情况做一个统计分析,比如,统计一下每道题目的错误人数,错误原因。接着要对学生的错因进行分析,对一些典型的错误,或者是好的解答,可以用手机拍下来,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来展示,让学生一起来分析,评议。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在统计分析后,就要明确哪些题目不需要讲,哪些题目略讲,哪些题目精讲,哪些题目由学生来讲,哪些题目需要增加变式。这样,在讲评时就会得心应手,有的放矢。同时,在讲评时,一些类似的题目可以放在一起讲,让学生去明确它们的异同之处,加深学生的印象,利于学生去掌握,记忆。此外,对一些典型问题做一些变式引申是很有必要的,既能及时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诊断,又能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迁移能力。最后,我们知道,讲评完后也不是一劳永逸了,教师还应对学生的错题进行滚动训练,将一些错题或者其变式题让学生再次练习,使学生达到最终掌握的目的。

总之,习题讲评课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教师在讲评时应该避免犯以上四类错误,并坚持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通过合理而有效的讲评,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习题运算题目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有趣的运算
关于题目的要求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拨云去“误”学乘除运算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