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璞工程”助我成长
2015-07-21王丽丽青岛市第十七中学历史教师
王丽丽/青岛市第十七中学历史教师
“琢璞工程”助我成长
王丽丽/青岛市第十七中学历史教师
“遵循教育规律,以教育家的情怀教书育人”是青岛十七中的办学理念和行动目标,在这一宗旨的指引下,学校为年轻教师搭建了以“彰显优势、强化基本功、培育名师”为目标的“琢璞工程”平台,我有幸成为了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在这一平台的帮助之下,我在积玉成材的路上不断前进。
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思想的灵魂都有知识做铺垫,要想成为有思想的教师,那就要去读书!在学校的“琢璞”研修班里,我们年轻教师每一学期都要制订读教育名著和教育文摘的计划,从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到李希贵、李镇西,再到王春易、魏勇。从他们的书中汲取有效的养分,并且对自己的专业保持高度的关注。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过:“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且读且思,教师作为“教书人”,首先得做“读书人”,要始于读,发于思,成于行。
砥砺前行谱优课
今年已是我从教的第七年了,从最初的课堂上“胡子眉毛一把抓”,到今天游刃有余地把握课堂,这一过程算是我最大的成长经历。在这一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前辈的指导,离不开“琢璞”研修班的打磨,也离不开学生的配合和反馈,更离不开自己课后的反思和总结。
经过多年的锻炼和积累,对于课堂的设计和驾驭,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些理念。
备课,要备出它的灵魂。会考,让我知道学生该识记什么;高考,让我知道何为重、难、热点;人生,让我知道学生该具备怎样面对自己人生的基本素养。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我的每一堂历史课,或是通过一段历史时期,或是通过一个历史人物,在知识的基础上烘托出他们背后所隐藏的精神和智慧,让学生感悟。
对学生放手,他们比想象更超能。我的班里有个学生,虽然在班级成绩的排名中是最后一名,但是有一次上录像课,他主动要求体验做导游,查阅历史资料,并精心准备了课件和导游词,让我提出意见并修改。他在课堂展示上落落大方,并且随机应变,向同学和老师证明了成绩单上的数字并不能代表一切。从这个学生身上,我反思到,教育其实不应该只注意学生在答卷上的表现,更应该注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收获到什么。而在社会上,用到答卷中的东西少之又少,更需要的是在成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情商,或者更具体的是沟通和协调能力。
小组需有效合作。小组合作,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其实更深一层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和沟通。最近正好赶上学校的小组合作改革,通过上课后,我发现几个同学围在一起简单地讨论问题往往是敷衍塞责,并未发挥小组合作的真正价值。
小组合作前,老师和学校应该提前干预班级的小组,可以运用色彩心理学,班级中学生“红黄绿蓝”各类的学生都有,我们可以将小组重新搭配组合,最大限度地保证每组都有这四种颜色不同的学生,根据颜色的种类,也就是性格的不同具体分工。比如,“红色”的学生善于领导和主持,那么安排他做组长主持讨论;“蓝色”的学生创意想法多,负责提案;“黄色”的学生性格乐观开朗,负责协调沟通;“绿色”的学生,负责记录和补充。
这样在做好分工准备的前提之下,小组合作探究怎会不在课堂上发挥有效的价值和作用?
承担任务,挑战自我
2009年,我刚踏上工作单位,就承担了学校支教的任务,在那充满泥土的乡村中学任教一年。
2010年下学期,回到青岛十七中后,我不断摸索适合学生与时俱进的新课堂,勇于承担学校之间的展示和交流课等任务。
2015年12月11日,我有幸参加了上海理工大学附中同课异构活动,和不同学校的老师交流了历史教学的问题和方法,并展示我校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深受老师和学生的喜爱。
在传道、授业、解惑的道路上,我不断接受新的挑战,通过战胜“旧我”,得到不断成长的“新我”。在未来的道路上,我必定做到:苦磨精琢璞为玉,千锤百炼铁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