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效性

2015-07-21唐艳艳

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圆锥体探究性体积

唐艳艳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新知识时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数学学习的途径,又是数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以探究为主的数学活动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这一理念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纳和认同。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探究学习存在走过场表面热闹的现象,探究仅停留在浅表层面,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并未得到提高。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提高探究学习的实效性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在现实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新课标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为其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背景,让学生充分感受,真正体现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的转变。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努力创设与现实生活相关、适合学生自主探索的问题情境,从而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自主而快乐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如何创设学生喜欢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呢?教师要设计好“情感激发—问题导出—方法前引”三个环节,问题的设计要注重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最近发展区内设计问题,同时问题的设计要坚持启发性、层次性、开放性的原则。

例如,教学“观察物体”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你们读过李白的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吗?由问题引入,促使学生在探讨中理解,使学生知道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同一物体我们会看到不同的景象,然后教师和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一座雕塑,并说出观察者观察物体时所处的方位。

接着,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几何形体,分组交流结果并叙述观察方位,再让学生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然后让学生用正方体积木尽可能多地搭出不同的几何体。这样,在教学中让学生变换视角观察事物,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在猜想和假设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真正的探究性学习,是向未知的知识领域探索的过程,充满着疑问与惊喜,也正是这样的过程,我们的学生在发现知识与寻找知识的同时,磨砺着自己坚持的意志,成就着学生成功的自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未来社会呼唤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在实践中发现真理,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实践与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认识事物,发现规律,提高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时,我先拿出一些圆柱和圆锥体容器,有等底等高的,也有不等底不等高的,让学生猜一猜:这些圆柱和圆锥容器的大小关系。然后再把学生分成几个组分别做试验。把空心圆锥体内装满的沙子分别倒入不同的空心圆柱内,直至倒满为止。最后再让学生根据实验情况汇报,大多数同学都能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三倍。要求圆锥体的体积,应先求出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然后再乘以三分之一,即:圆锥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多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给每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分层次设计探究目标,注意引导每个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让每一个学生分享探究的成功与快乐。

三、在合作与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过程。在具体的探究中,作为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验证,这一过程需要学生们合作与交流。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的两大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合作交流,真实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

例如,下面是按规律排列的三角形数阵:那么,第2000行左起第三个数是( )

第一行 1

第二行 1 1

第三行 1 2 1

第四行 1 3 3 1

第五行 1 4 6 4 1

第六行 1 5 10 10 5 1

……

根据前六行数的排列,探索规律,根据规律求出第2000行左起第三个数是什么。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思考:从上面这些式子中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归纳、提出猜想的过程。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学生是否找到规律,更应注意学生是否进行了思考。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就应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通过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发展问题,能将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和条理化,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同时,通过交流去学习数学,还可以获得分享成功的美好体验。

探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亲身体验数学,在体验中感受数学,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一定的学习能力。只有为学生而教,根据学情而教,让学生看有所感,思有所启,探有所获,数学课堂才能真正成为探究知识、经历过程、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生命对话的场所。?

猜你喜欢

圆锥体探究性体积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埃及沙漠赫尔格达红海沿岸沙漠呼吸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以“圆锥体”的概念解析家委会的职能
谈拟柱体的体积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谁的体积大
化学问答
如何开展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