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古籍数字资源建设的调查研究
2015-07-20葛怀东��
葛怀东��
[摘 要]江苏是国内古籍馆藏数量最为丰富的省份,这也为古籍数字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文章对江苏省各级古籍馆藏机构的古籍资源以及古籍数据库进行调研,分析了古籍数字化加工主体以及古籍数字资源库建设规模,并提出江苏古籍数字资源建设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古籍数字化;古籍数字资源;数据库;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G255.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15)01-0032-03
1 引 言
卷帙浩繁的古典文献是传承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载体和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而古籍数字化有效地保存了现存古籍文本资源,并将古籍自身的特点与信息技术的优势相结合,为古文献再生性保护及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作为文化产业较发达的省份,江苏省是国内馆藏古籍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据统计,全国公共图书馆共收藏古籍2 750万册,江苏占有331.6万册,为总数的12%。《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收录全国善本56 787种,其中江苏9 000余种,占全国的16%。如此丰富的古籍资源,为江苏古籍数字化建设提供了丰富宝藏,也成为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江苏省“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江苏文化产业信息化进程,实现文化产品制作和传播方式的升级。而发展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文化内容产业才能凸显自身的独特之处,而古籍数字资源则是重要的数字内容的素材。江苏省古籍数字资源开发应着眼于文化内容产业发展的需求,积极探索古籍数字化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运作并行的模式,以推动江苏古籍保护事业的滚动发展。
2 江苏省各级古籍馆藏机构古籍资源概况
江苏古籍资源非常丰富,拥有各级古籍馆藏机构共有69家,馆藏古籍总量近468.3万册。其中,公共图书馆有48家,收藏古籍为331.6万册,占江苏古籍总量的71%。仅南京图书馆一家收藏的古籍就达160万册,其中的善本14万册,民国文献70万册[1]。高校图书馆有11家,馆藏古籍总量约983万册,其中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古籍就达40多万册 [2],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也有11万册之多 [3]。另外,文博等相关机构共10家,收藏古籍38.3万册。
2008年国务院批准公布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及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共2 392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家[4],江苏省就有8家单位成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总数位居全国各省(市)第一。在首批公布的古籍名录中,江苏入选292部,约占全国入选总数的12.2%,列全国各省(市)第一。截止到2013年3月,《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已评审并公布四批,其中入选的江苏珍贵古籍共计1 211部。
3 江苏古籍数字资源的建设情况
3.1 江苏古籍数字化加工主体的数据分析
2007年8月,“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在南京图书馆正式挂牌,这是全国首家正式挂牌的省级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保护中心的成立改变了以往古籍数字化多头管理的局面,也明确“建立古籍数字资源库”作为该中心的重要工作之一,这为江苏省古籍数字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目前,江苏省参与古籍数字资源建设的机构主要有三类,即图书馆(包括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学术科研机构与数字出版(加工)企业,共有30家。从构成数量来看,以公共图书馆数量最多,有16家,占江苏古籍数字化加工主体的53.3%;高校图书馆有9家,占30%;数字加工企业2家,学术相关机构2家,文博机构1家。
参与古籍数字化加工的主体身份的多重性,也必然带来古籍数字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5]。图书馆的古籍数字化工作主要是根据其馆藏资源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特色较为鲜明但封闭性较强。学术机构的古籍数字化项目,多出于科研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其注重的是学术价值。而数字企业的古籍数字化工作主要根据市场需求或潜在的市场需求来决定,所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占主导地位。
3.2 江苏古籍数字资源库建设的数据分析
根据调研结果,在江苏所开发各类型的古籍数字资源库中,以古籍书目类数据库的数量居多,共有29种,占42%。其次是图像型数据库,有26种,占37.7%;而公共图书馆开发的反映地方文献(地方志)的古籍数字资源库也较为突出,共有10种,占14.5%。
江苏各级古籍馆藏机构大部分都建有古籍书目数据库,向用户提供古籍的收藏情况。南京图书馆是国内较早进行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的单位,在南京图书馆所提供检索的“古籍书目数据库”中,有近40万条的古籍书目数据。同时,江苏各级公共图书馆在进行古籍数据库建设时,多着眼于对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苏州图书馆、昆山图书馆、吴江图书馆、常熟图书馆都建有方志数据库。这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古籍数据库不仅凸显了馆藏特色,对保护和传播地域文化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江苏省各高校图书馆的古籍数字资源建设上,主要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突出古籍资源的学术利用。如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发的“全唐宋金元词文库及赏析”,该系统包括唐宋金元词文库及赏析两部分。徐州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发的“汉画像石(砖)数据库”是江苏省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特色数据库之一,为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二、三期数字化建设项目。该数据库全面搜录全国各分布地存藏及私人与海外收藏汉画像石、砖图像资料,并且将把静态图像与动态影像相结合,把汉画图像完备、系统、立体地展示给研究者,使珍贵地域文化遗存与资源信息得到抢救性保存[6]。
4 江苏古籍数字资源建设的对策
4.1 要创新古籍数字资源开发的模式
古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中华文明延续与发展的历史见证。古籍数字化这一新兴模式有效地保存了现存古籍资源,实现了书叶影像的数字再现到古籍内容的整合,引领着古籍保护及利用的发展方向。古籍数字资源不仅保持了古文献原有的文化特征及内涵,也成为文化产业建设或学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当前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为古籍数字资源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一方面,古籍数字化开发与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加速融合,极大地增强了古籍数字资源建设的创造力和传播力,为古籍数字化拓展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作为数字内容产业的组成部分,古籍数字资源为基于本土文化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提供特色的文化数字素材,从而促进了古籍数字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2 古籍数字资源的建设包括公益性、产业性两种形式
一般来说,文化资源的产业性开发与公益性开发之间存在并存互利的关系。作为传统文化资源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古籍资源的开发建设也必须遵循这一模式。在各类文献中,古籍独具特色,蕴含着独特的文献价值、艺术价值,彰显着古老文明的魅力。只有从产业与公益两个层面着手开发利用,古籍数字资源的价值才能完整发挥。其中,产业开发提供经济动力,公益开发追求社会效益。
江苏省各级古籍馆藏机构收藏的古籍非常丰富,是古籍数字化的重要源头和基地。而古籍数字资源建设,可以以各级古籍馆藏单位为主体,对古籍纸本资源进行公益性开发,提供馆藏古籍书目及全文数据库检索服务,实现公众对古籍资源的公共文化权益。同时,依据文化市场的供求状况,由数字加工企业凭借其信息技术、资金、销售等方面的优势,着手古籍数据库产品的开发,以推动古籍数字资源向文化生产力方面的转化。从国内现有的古籍数字资源库成果来看,专业的古籍数字加工也是古籍数据库产品运作最为成功的主体。一些影响比较大的中文古籍数据库产品均出自公司或有公司的参与,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四库全书》电子版、《中国基本古籍库》等。
4.3 开发古籍数字资源有利于充实地方文化的内涵,促进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
古籍文献特别是地方志文献,对于地方的人口、物产、自然资源、人文景观、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等都有详细记载,内容十分广博。江苏各级图书馆馆藏的地方文献十分丰富,如常州图书馆,该馆收藏常州地方文献达8 000多册,内容主要以地方志、历代名人著作和家谱族谱为主,其中仅家谱族谱一项,就有67个姓氏、2 000千多册。
通过古籍数字资源的开发,挖掘地方文化的内涵,认识地方的风物特产,宣传地方的名胜古迹,以地方的历史文化特色吸引人,以历史文化创品牌,从地域和历史的脉络中寻找文化繁荣的资源与条件,这些对于江苏文化产业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增强地方文化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径。以苏州方志库为例,该资源库是以苏州图书馆馆藏地方典籍为基础,搜集了包括苏州府县志、乡镇志、人物志、园林名胜志在内的地方文献,共计209种,对了解与研究苏州几千年文化提供帮助,也为苏州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珍贵的史实。
5 结 语
古籍数字资源建设并不仅仅包括对纸本古籍的电子化,还包括对古籍资源的数字化开发与利用。因此,将古籍数字化融入到江苏文化内容产业中是古籍数字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也将为江苏省的地域文化传播带来了新机遇。
[参考文献]
[1] 全 勤.省级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以南京图书馆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3(1):22—25.
[2] 张小青.南京大学杜厦图书馆全面开馆[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6):97.
[3]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EB/OL].[2014-10-16].http://202.119.108.114/portal/portal/group/nnuguest/media-type/html/page/gywm_bgjj.psml.
[4]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国发〔2008〕9号) [EB/OL].[2014-10-16].http://www.gov.cn/zwgk/2008-04/29/content_957266.htm.
[5] 李明杰,俞优优.中文古籍数字化的主体构成及协作机制初探[J].图书与情报,2010(1):34—44.
[6] 俞长保.高校地域文化资源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探讨——以“中国汉代画像石、砖特色数据库”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06(12):25—29.
[收稿日期]2014-12-05
[作者简介]葛怀东(1970—),男,副教授,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说 明]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基于数字内容产业视域下的江苏古籍数字资源增值性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14SJD214)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