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舞台和贪官的演技(外三篇)
2015-07-20朱铁志
朱铁志
恕我孤陋寡闻,借“舞台”形容某一行当的,大概除了本来意义上的文艺舞台外,只有“政治舞台”了。没听说过学术舞台、技术舞台,抑或其他什么“舞台”之说。倒是有“人生舞台”一说,但人生毕竟不是行当,无非取“人生大舞台、舞台小人生”之意吧。
如果我的陋见不错,那么“文艺”和“政治”之间就应该在“表演”层面具有某些共性,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否则何以单把它们两者扯在一起?我们知道,舞台之于在其上表演者,是展示才华的一方天地、一个平台。对于演员来说,借助舞台以及整个剧场效果所营造出的间离效果,按照某种程式和技巧塑造某个角色、再现某段生活,都需要扎实的表演功底和充沛的激情。无论属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学派的本色演员,还是属于布莱希特派的演技派演员,都必须具有良好而扎实的表演功底,方能在舞台上演绎出或威武雄壮,或哀婉动人的活剧,以期达到教育人、感染人、娱乐人的目的。好的演员往往让我们忘记他的表演,在“没有表演”的表演中,使观众深深沉浸在剧情之中,感受生活的起伏跌宕、荣辱悲欢。这样的演员,大家不仅喜欢,而且是佩服的。
还有一种演员其实不是演员,但胜似演员。他们炉火纯青的演技,可以让职业演员自愧不如,也可以让民众看得目瞪口呆。他们的表演可以感动自己、欺骗别人,有时甚至可以瞒天过海,逃过组织测评、纪委审查、党委考察,升到更高更大的“政治舞台”。他们不是一般的“演员”,而是人们心目中的某些领导干部。评选大众电影百花奖、大众电视金鹰奖之类,不妨扩大范围,将此类“演员”包含进去,我看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远了不说,容我举两个十八大后被查处的“好演员”的例子。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廖少华在遵义履职不过一年多,廉政表演可谓登峰造极。今年六月,市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月”期间,廖少华不仅提醒领导干部要坚守“三道防线”、过好“廉政五关”,甚至还和与会人员到监狱接受警示教育。不仅如此,他还在各类会议作廉政讲话8次,两次调研中专门强调廉政建设,特意观看反腐倡廉文艺汇演,甚至在一名农村党员提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建议信中做出批示。俨然给人留下“反腐书记”的良好印象。年初落马的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周镇宏也不含糊,任茂名市委书记时,曾要求各级干部“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准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令人唏嘘的是,周最终被调查发现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现金、贵重礼物,接受名目繁多的贿赂,对茂名市发生的系列严重腐败案件负有主要领导责任。
至于早被揭露的成克杰、胡长清,一个表白自己“一想到广西还有那么多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就忍不住流泪”,一个在“三讲”中获得98%的满意度顺利过关,都叫人佩服得不行。一想到一个高级干部能在群众的疾苦面前动情流泪,我也忍不住鼻子发酸。可是我的感动还没持续多久,那个流泪的“正人君子”就锒铛入狱了,倒叫我们这些看戏的观众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自己实在天真得够傻。
贪官的演技固然很高,但也没高到天衣无缝的地步。在很多时候,观众并非没有看到表演的破绽,而是那个特殊的舞台使人只能鼓掌,而且必须“热烈地”。不仅如此,在他那一亩三分地里,所有的媒体都要及时报道,所有干部都要认真学习。这样的演员,就像皇帝的新衣中那个光屁股的皇帝,谁都只能说他身穿世上绝美的华服,而不能像小孩儿—样说出实话,否则你就坏了规矩,就得付出代价。而只要他继续在台上表演下去,你的代价就得一直付下去。
说起来,贪官的演技无非“口号式反腐”、“表态式政治”那一套。他们热衷于塑造形象、嘴巴作秀,以期赢得赞誉、浪得美名,达到“步步高升”的目的。识破这套把戏,不需要多高的政治智慧和犀利眼光。“言之太甘、其心必苦”,“巧言令色,鲜矣仁”。看一个人究竟怎样,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这是识人真伪的基本原则。一个“台上反腐,台下贪腐”的人,不会没有任何蛛丝马迹。“台上他说,台下说他”,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兆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凡是“台上”、“台下”形成不同议论的人,绝大多数都有问题。顺藤摸瓜,多半能够有所收获。关键是谁去顺这个藤、摸这个瓜。廖少华、周镇宏等省部级干部都曾在群众的议论纷纷中经历多次考察,过关斩将,“带病提拔”。这就不能不使我们深刻反省现行选人用人机制与权力腐败的某种联系。贪官的“表演”涉及他们本人的政治品质,而那个使其游刃有余的“政治舞台”却不是他们一个人可以玩转的。迟到的忏悔胜过刻意的沉默
近段时间,一些在文革中整过人、做过错事的当事人纷纷出来道歉。先是去年八月和十月陈小鲁向当年他所就读的北京八中老师道歉,前不久又有宋彬彬向她当年就读的北师大女附中校长道歉。两次道歉都很正式,陈带着几个同学当面向被他们伤害过的老师鞠躬忏悔。他说:“我的道歉太迟了,但是为了灵魂的净化,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民族的未来,必须做这样的道歉。”宋彬彬和二十多名老同学一起,面对三十多位老师及其家属,公开向文革受害师生道歉。她说:“很久以来,我一直盼望能有这么一个向当年遭受迫害的老师和同学道歉的机会。”她希望能够直面自己,反思文革,求得原谅,达成和解。
陈、宋的公开道歉不是最早的,但由于其特殊身份,影响却是最大、最具象征意味和符号意义的。陈小鲁当年是赫赫有名的红卫兵头头儿,是校革委会主任,是开国元帅陈毅之子,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对陈小鲁当年在北京的“叱咤风云”都有所耳闻。宋彬彬是参与贴出师大女附中第一张大字报的人,是该校革委会副主任,是开国上将宋任穷之女,又是1966年8月18日在天安门城楼亲手为毛泽东主席佩戴红卫兵袖章的人。而被他们直接间接批斗过的八中党支部书记华锦和师大女附中副校长卞仲耘,双双含冤自杀。其惨状,今天想来依然不寒而栗。
有人赞赏陈、宋的做法,认为这是真诚悔过的开始,是对历史负责、对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负责,也是对未来负责。陈小鲁说:“希望下一代知道文革是怎么回事,人们需要记住这些。”宋彬彬说:“真正反思才能走得更远。”也有人对两人的道歉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高干子弟出身的红卫兵的“道歉”,只是一种并不真诚的姿态和作秀,是希望将自己的污点轻描淡写地洗刷。而我以为,两位的道歉固然来得迟了一些,但胜似刻意的沉默,强过死不认错,其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应该得到肯定。正如当年的师大女附中校长胡志涛之女丁东红所说:“虽然是迟来的道歉,但像我母亲这一代人对当时的情况有很清晰的认识,知道这是政治风潮,学生做了错事,师长会谅解。这些学生把握了人性的底线,对事情有反思,勇于站出来,承担个人责任”,理当受到肯定,而不是质疑。
是的,早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就作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文化大革命是由领导人错误发动的,给党和国家造成深重灾难的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但党的决议代替不了当事人的道歉和忏悔,历史的结论也不能给每个个体的恶行画上句号。这样一场全民族的浩劫给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至今还在产生深远影响。对于这场浩劫的反思和忏悔,是一项长期任务。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刚刚过去不到四十年的这场浩劫,已经开始为当事人所遗忘,为后来人所陌生,为特殊的人所屏蔽,甚至为个别不明就里的年轻人所羡慕了。
毫无疑问,陈、宋既是害人者,也是一定意义上的受害者。因为是害人者,出于未泯的良知,他们需要真诚道歉,求得谅解;因为是受害者,他们需要正视历史,公开真相,警示未来。今天的中国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轨道上已经迈出历史性的步伐。但那场曾经的浩劫过去并不遥远,很多历史的积垢并未得到彻底清理,文革遗风在—定范围内还存在,“再来一次”的土壤和危险并非完全没有,铲除某些人思想深处的“文革情结”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事人的道歉既是一种个人行为,也应是一种集体忏悔的开始。
列宁说,敢于承认错误是一个政党有力量的表现。我们党能够作出彻底否定文革的决议,我们的人民也应该具有从思想深处到外在行为彻底否定文革的勇气。巴金先生生前关于建立“文革博物馆”的倡议至今还是个倡议,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的遗憾。今天社会面临着道德失落、价值失范、社会失序、公众失信的严峻局面,人们习惯于把这种局面归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当然不无道理。但如果要追本溯源,我认为必须追溯到文革的遗害。这样说并不是要简单清算历史旧账、追究某个人的责任,而是要通过深刻痛切的历史反思,避免悲剧的重演,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真正在法治化的轨道上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要向陈小鲁、宋彬彬点赞。
点画之间传承血脉
中央电视台热播的《汉字听写大会》引发全社会普遍关注。一档既不娱乐、也不“养眼”的科教类节目,何以从专业频道上升到一频道黄金时间播出?何以受到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阶层的追捧?此番轰动透露怎样的信息,暴露怎样的问题,给我们以何种启示?
不才以为,这档节目最大的成功,在于它发现了文化式微的病根儿所在,找到了文化振兴的有效抓手。这样说并非故作惊人之语。
随着电脑的普及,键盘书写以不可遏制之势取代钢笔书写。曾经饱受推崇的书法艺术正在成为小众的爱好,曾被绝大多数人视为“门面”的一笔好字,正在为电脑打字的“整洁优美”所替代。提笔忘字不仅是学生常犯的错误,甚至连我们这些从事文字工作的编辑,也常常要面对同样的尴尬。一种实实在在的危险正在迫近,难道传承无数代的汉字将在我们这代人身上逐渐变成只会认、不会写的简单语言符号?文字背后所承载的文明信息,将在我们这代人身后成为远去的背影?
汉字是思想文化的载体。作为表意性质的音节文字,它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且最古老的文字。迄今为止,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承载着古往今来的中华文化,潜藏着神秘瑰丽的原始思维,透露出古代先民的原初逻辑。中华文化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诸子散文、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无数灿烂辉煌的典籍得以保存,中华文化的血脉正是在汉字的点画之间得以传承,文明的源流正在汉字的书写当中得以弘扬。
汉字是历史沿革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历史就是文字记载史。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无论是官修的正史,还是文人墨客记载的野史,无不以文字形式呈现。正是在汉字的绵延不绝之中,我们的历史从远古走来,一路延伸至今。无论是刻在石头上的符号文字,还是刻在兽骨上的象形文字,都是历史的书写;无论是用毛笔,还是用钢笔,都是时间的凝固。不可想象,离开汉字,我们的历史将从何处起步,又将走向何方。
汉字是审美文化的载体。汉字以其端庄、方正、厚重、均衡、对称、凝练的特征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汉字字体作为一种艺术,是我们中国独—无二的。鲁迅在《汉文字史》中说:“汉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羲献父子、颜筋柳骨、癫张醉素等,使书法作为文人的技能登上大雅之堂,成为“琴棋书画”之一技。蕴含在书法中的文化精髓,曾经陶醉过多少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即便是作为普通的中国人,也视练习书法为提高文化修养、陶冶性情气质、集中注意力、养生祛病的重要手段,视为国人礼仪的基本要素。即使是键盘打字日益普及的今天,写一手好字依然是令人羡慕和推崇的。
汉字是民族团结的载体。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其中有些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有些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但我们所有大家庭的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字,那就是汉字。正是因为有了博大精深的汉字,各民族才得以用共同的语言交流,共同的文字书写,使各民族兄弟姐妹成为休戚与共、心手相连的骨肉同胞。淡化了汉字的书写,就有可能淡化民族问的有效沟通与交流,那是历史的倒退,是每一个热爱祖国的人不愿看到的情景。
如此说来,写好汉字不仅是个人兴趣,更是一份沉重的责任。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中国人,即便不从事文字工作,也应该下点工夫,把祖国的文字写好。那不仅是我们个人的门面,也是我们祖国的门面。
不知各位以为然否?
让死如秋叶之静美
清明时节,总不免勾起生死的话题。
尽管咱们中国人忌讳说死,而生老病死的现实依然不期而至,使人无法回避。来自民政部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显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约800万,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土地资源短缺,北京、上海、广州等超大城市很多公墓都出现墓地紧缺情况。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简单:在有限的国土上,生活着13亿同胞,13亿人生生死死的话剧每天都在上演。活人需要耕地用于解决吃饭问题,需要宅基地用于解决住房问题,死者需要墓地用于解决“入土为安”问题。一句话,活人和死人都在争夺有限的土地资源。一面是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触碰,一面是生无立锥之所、死无葬身之地。严酷的现实使我们在继续坚定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同时,不得不深入思考“怎样死”的问题。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乐生恶死”,秉持“入土为安”的死亡观念,直到“十一五”期末,上海市的葬式格局依然是“80191”,即土葬占八成,室内葬等节地葬为19%,海葬只占1%;“十二五”期间的奋斗目标,也不过是“70282”而己。眼下上海市共有7500亩土地用作公墓,已用去5500亩,还剩2000亩左右,大致可再用10年。其他大城市的情形大同小异,全国的情形也不难以此类推,墓地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巨大矛盾显而易见。因而必须从现在起逐步改变国人“入土为安”的死亡观念,力倡海葬、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生态安葬理念,为子孙后代能够拥有一块相对宽松的土地环境,来一场实实在在的殡葬革命。
其实,人作为一种自然物的存在,只是世间万物中微不足道的一种。人的一生不论辉煌与否,最终都将走向死亡。按照物质不灭的原理,从生命状态走向死亡状态,只是物质存在方式的一种转变。当生命归于沉寂,我们的肉身将以别样的形式存在于大地之中。如果一定要追问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毫无疑问,要把关注点转向活着的时候,看一个人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做了什么。其贡献的多寡,决定了生存意义价值的大小。而在生存与死亡的转化瞬间,其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看出人生的境界高低。我们不能说追求“入土为安”是一种低境界,那毕竟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而在认识到生命的本质意义和现实困境以后,能够超然物外,将死亡方式上升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造福后代的层面来思索、做选择,显然是在生死两端最后阶段的又一次境界升华。“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是泰戈尔深情吟咏的美好境界。如果一个人真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无怨无悔、胸怀坦荡地走完短暂的一生,就足可告慰自己、告慰亲人、告慰社会,坦然而从容地面对病苦,平静而美好地走向死亡。而无需死后极尽奢华、备享哀荣。世上多少伟人都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放在生前的辛勤工作和努力奋斗上,而把身后事看得很轻很淡。周恩来总理为国为民操劳一生,备受全国人民爱戴,生前就立下遗嘱,死后将骨灰撒在祖国的江海之中。我们作为普通公民,同样应该学习这样一种人生境界。
纵观人类历史,凡真正的智者往往都是看淡死亡的。苏格拉底面对判他死刑的审判官平静地说:“死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死就像进入无梦睡乡,一切感觉都终止了'这算不得什么损失。”而一生主张快乐哲学的伊壁鸠鲁说得更明白:“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于我们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因而“贤者对于生命,正如对于食品那样,并不是单单选多的,而是选最精美的;同样,他享受时间也不单单度量它是否最长远,而是度量它是否最合意”。这些话并不是什么豪言壮语,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平实而深刻。我们的古人说“不知死,焉知生”、“不知生,焉知死”。洞悉了生死的真谛,可以使我们更清醒理智地面对死亡,更容易选择有利于人群整体利益的死亡方式,亦即尽最大可能减少使用土地的生态安葬方式,使自己归于大海、归于绿树、归于草地、归于自然的环抱。在绿树的生长中,延伸自己的生命,温润祖国的大地,与飞鸟邂逅,与白云作伴,不占用一寸农田、不浪费分毫资源,在大自然的循环往复之中,升腾灵魂,获得永恒。
这样的死不是一种消失、一种灭亡,而是一种复活,一种别样的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