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鼻窦炎的护理体会
2015-07-20范慧颖
范慧颖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鼻窦炎的方法及护理。方法 对200例儿童鼻窦炎住院患儿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结果 经过1~2个疗程治疗和护理,92%患儿治愈出院。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儿童鼻窦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儿童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小儿鼻窦结构发育尚未完全且难以耐受创伤性手术,一般采用保守疗法。临床症状:持续性鼻塞,大量粘脓涕,或伴有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嗅觉减退或丧失。我科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鼻窦炎,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本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9月我科收治儿童鼻窦炎住院患儿200例,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3~14岁(平均9岁)。病程10~30 d。
1.2 治疗方法
中药雾化,负压置换,短期应用抗生素,配合中药口服。
1.2.1 中药鼻康1号20 mL(本院自制经验方)雾化吸入,2次/d,20 min/次,以清热解毒,通窍排涕。雾量调节适宜,不宜过大,以减轻不适。
1.2.2 负压置换:1次/d。此项操作前应耐心做好患儿的思想工作,取合理体位,仰卧垂头位,肩下垫枕,交代其操作中注意事项,取得家属、患儿的配合。操作稳、准、快,动作轻柔。操作时负压不能超过180 mmHg,每次按塞鼻孔约1~2 s后迅速放开,时间过长,可引起头痛、耳痛或鼻出血。
1.2.3 七天为1疗程,一般需1~2个疗程。
2 护理措施
2.1 生活起居护理
保持室内安静、整洁,空气流通,光线柔和,溫、湿度适宜,忌直接吹风,避免接触灰尘及有害气体。
2.2 情志护理
多数患儿首次接受治疗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出现紧张、哭闹、不配合等反应,影响到药物疗效。为解除患儿紧张恐惧心理,应调动其主观能动性,鼓励、安抚患儿,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前应向家属说明治疗过程及可能引起的小儿不适和抵抗,有助于家长的正确理解和患儿的良好配合。
2.3 饮食护理
饮食清淡富有营养,纠正患儿偏食的不良习惯,营养均衡,饮食注意色、香、味俱全,促进食欲,忌食生冷、甜咸、油腻、辛辣刺激、煎炸及不洁食物。患儿脏腑娇嫩,脾肺气虚,指导家属给患儿多食健脾、温补肺气的食物,如淮山药、白术、党参等。另外根据中医五行理论中五行配五色,也可指导饮食,黄色属土,黄色甘味入脾经,助胃健脾,富含维生素A,如:胡萝卜、西瓜、红薯、玉米、木瓜、香蕉等,多食可增加抵抗力,预防感冒。
2.4 给药护理
2.4.1 中药汤剂少量多次频服、温服,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2.4.2 指导示范家属正确的滴鼻方法,遵医嘱按时用药。
2.5 清洁护理
加强口腔护理,有口齿病者,应及时治疗,以防牙源性上颌窦炎的发生。涕多时容易刺激鼻前庭及鼻唇沟周围皮肤,发红,甚则糜烂,应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用柔软纸巾擦拭涕液,并涂护肤霜或其他药膏,以润滑和保护皮肤。
2.6 对症护理
2.6.1 局部热敷:指导家属用湿热毛巾行鼻部热敷,以宣通鼻窍,改善通气。
2.6.2 经常揉按鼻翼两旁迎香穴。
2.6.3 保持鼻道通畅,可让患者做低头、侧头运动,以利窦内涕液排除。
2.6.4 鼻塞涕多者,切忌用力擤鼻,以免鼻腔分泌物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发生耳疾,指导示范正确的擤鼻方法,先按紧一侧鼻腔,涕出后再同法擤另一侧,切不可两侧同时用力擤鼻。
2.7 健康指导
2.7.1 鼻窦的急、慢性炎症,如不及时治疗,均可波及到邻近组织或器官,引起眶内、呼吸道及其他器官的感染。告知家属鼻窦炎一定要及时治疗,加强病后调护,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7.2 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被,预防感冒。冬季注意保暖,尤其是头脚保暖,冬季应带帽子。感冒流行季节,出门带口罩。平时加强锻炼,均衡营养,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常行凉水洗脸,鼻部按摩,增强鼻腔粘膜抗病能力。
2.7.3 改掉挖鼻的不良习惯。
2.7.4 加强自我保护,注意口腔卫生,积极防止牙病。
2.7.5 夏季游泳时姿势要正确,尽量做到头部露出水面。
2.7.6 定期门诊复查。
3 讨 论
治疗儿童鼻窦炎的关键是保持窦口鼻道复合体这一通道的引流通畅,中药雾化尤为重要,因为中药雾化具有清热解毒、宣通鼻窍功效,能改善鼻腔通气,促使窦口充分引流,雾化后行鼻负压置换术,可排除脓液,清洁鼻腔。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鼻窦炎,疗效迅速且患儿易于接受,从而能达到预防疾病复发、减轻发病症状、缩短发病时间、延长稳定过程、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