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偏瘫患者经桡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
2015-07-20郭敏张贞孙英
郭敏 张贞 孙英
【摘要】目的 探讨下肢偏瘫患者经桡动脉穿刺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 随机将92例脑卒中下肢偏瘫需抽取血气分析患者分两组:一组经股动脉抽取血气分析为对照组,另一组为桡动脉抽取血气分析为试验组。结论 经桡动脉抽取血气分析成功率为95.7%,而股动脉偏瘫患者抽取血气分析成功率为82.6%,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采用桡动脉抽取血气分析比教科书上经股动脉采血法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感染率低,同时缩短了化验送检时间,为病人及时救治赢得了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适应临床值得推广。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血气分析适用于监测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之一,动脉血气分析因其结果迅速,准确客观反映机体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均有重要意义。为了使病人在最短时间得到及时的治疗,节约时间,提高动脉血采集的成功率。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从2012年1月~2013年5月在神经内科收治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92例中。其中女性43例,男性49例,年龄45~85岁,平均年龄(67.2±1.8)岁,其中脑梗塞58例,脑出血34例,将患者随机分组,一组为常规组46人经股动脉采血,另一组为对照组46人经桡动脉采血。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备0.5%吉尔碘、无菌棉签、一次性5 ML注射器2个、2 ML:1.25 μ单位的肝素钠液1支、橡皮塞1个,另备沙袋1个、化验单、洗手液、屏风。
1.2 操作方法
2.1.1 股动脉采血法:采集标本前先抽吸肝素
0.5 ML充分湿润注射器管腔,后弃去余液,目的防止血液凝固。穿刺部位:在腹股沟股动脉搏动明显处固定动脉于两指间,右手持注射器,在两指间垂直或与动脉走向成40°角刺入动脉[1] 。患者取仰卧位,正常患者下肢伸直略外展外旋,充分暴露穿刺部位,而下肢偏瘫患者对此体位的摆放难度较大不宜配合。方法:应在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或有足够的照明环境中进行操作,对神志清醒的患者应给予屏风遮挡,并向患者做心理指导消除患者的顾虑和紧张情绪。以穿刺点为中心螺旋向外常规消毒皮肤,消毒范围大于5 cm,待干的同时常规消毒术者食指和中指,在欲穿刺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固定动脉于两指之间,右手持注射器在两指间垂直刺入动脉抽血。抽血后用沙袋按压穿刺部位,按压时间10 min以上,防止出血或形成血肿。对于双侧瘫痪的患者软瘫患者易操作,体位可随意摆放,硬瘫痪者因肌张力高肌肉强直不易配合固操作困难。
2.1.2 桡动脉采血法:物品准备同上,患者取平卧位,选择健侧肢体穿刺,(对不能配合的患者将其手和前臂固定在木板上。)手腕下垫纱布卷,使手腕背屈60°,选择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左手中指触及桡动脉,在桡骨茎突近端定位,同时食指在其远端轻轻牵拉,穿刺点在两手指间,右手在搏动最明显处用指甲轻压,顺桡动脉走向留下指痕,以便消毒完毕抽血之前在持有目的寻找桡动脉。同上准备环境及消毒皮肤,操作方法为:右手持注射器沿指甲浅痕处与皮肤呈15°角进针,当有落空感时动脉血则可自动进入注射器乳头,稍稍抽动针栓采血1 ML后拔出注射器,拔针后嘱患者家属按压穿刺处5~10 min。(5)术者立即将针头刺入准备好的橡皮塞,隔绝空气,并轻轻搓动注射器使肝素与血液混匀,以防凝血。(如无血液流出,可徐徐退针,直至有血液涌出,表示穿刺成功。)
2 结 果
对于下肢偏瘫特别是硬瘫痪者股动脉穿刺率低,桡动脉穿刺率高。使用桡动脉穿刺采血具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减少局部青紫血肿发生率和降低感染率的优点易使患者接受并更适合与临床应用。见表1。
3 讨 论
下肢偏瘫患者年龄均偏大,病程长且肌力差,对体位摆放不宜配合者穿刺难度大,如操作反复失败,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耽误治疗,因此我们根据科室病人的情况采取上述操作方法:取患者健侧体位的桡动脉采血(健侧体位比患侧体位动脉搏动明显),不仅仅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而且利于观察穿刺后穿刺部位的情况,防止出血不止形成血肿[2]。
优点(1)体位:任何患者的桡动脉易辨认且摆放容易,同时不易暴露患者隐私。而股动脉选择时因患者自身的条件有所受限如肥胖、下肢硬瘫患者等,摆放体位时双腿不易外展外旋,触及和辨别股动脉搏动不明显,而导致穿刺率低,且暴露患者隐私部位病人不易接受。(2)提高穿刺成功率:桡动脉成功穿刺率为95.7%,股动脉为82.6%显著差异而导致桡动脉采血操作时间比股动脉穿刺时间短节约时间,方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3)按压时间:股动脉为大动脉,压迫时间较长5~10 min,桡动脉压迫5 min,(4)血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主编,基础护理学[M]人民出版社2009
[2] 许 丽经右桡动脉穿刺术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杂志,2013,23(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