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脂蛋白(a)、血浆脂联素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左室重构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15-07-20刘颖刘卫宾朱建中等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脂蛋白

刘颖+刘卫宾+朱建中等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脂蛋白(a)、血浆脂联素与左室重构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所有ACS患者于次日清晨空腹12 h后静脉抽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脂联素,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脂蛋白(a)。根据脂蛋白(a)水平分成2组:高脂蛋白(a)组91例,低脂蛋白(a)组81例。于发病2周内及第12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量(LVEDV)、左室收缩末容量(LVESV)。电话及门诊随访患者发病后1个月和3个月心血管事件(包括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源性猝死)发生情况。结果 1.血浆脂联素水平(μg/ml):高脂蛋白(a)组(5.03±2.87)显著低于低脂蛋白(a)组(6.99±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入院时检查发现,高脂蛋白(a)组和低脂蛋白(a)组LVEDV、LVESV、EF 值无明显差异(P均>0.05),12周时发现两组LVEDV,LVESV均较前升高(P均<0.05),LVEF较前降低(P<0.05),对第12周的检查结果作组间比较发现,高脂蛋白(a)组LVEDV,LVESV均高于低脂蛋白(a)组(P<0.05),LVEF低于低脂蛋白(a)组(P<0.05)。3.高脂蛋白(a)组3个月内再发心绞痛,靶血管重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低脂蛋白(a)组(P均<0.05)。结论 高脂蛋白(a)的ACS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低脂蛋白(a)患者,且左室重构指标有明显变化,显示脂蛋白(a)的升高与脂联素水平降低关系密切,两者与左室重构及预后密切相关。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脂蛋白(a);血浆脂联素;左室重构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加。如何尽早预测和干预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成为冠心病防治研究的重点。近年研究显示:脂蛋白(a)和脂联素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有关。本研究通过对17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脂蛋白(a)、血清脂联素检测,并随访3个月内患者心脏超声指标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探讨其相关性。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的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72例,且发病至入院时间<12 h,其中男108例,女64例,年龄37~74岁,平均(59.7±8.0)岁。入选病例具备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不入选:(1)合并严重感染或者肝、肾疾病患者;(2)脑卒中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3)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或心肌疾病的患者;(4)癌症患者或者预期寿命小于一年患者;(5)慢性完全闭塞性疾病患者;(6)患任何炎症或感染性疾病患者;(7)既往对他汀类药物、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不耐受的患者。

1.2 研究对象分组

根据脂蛋白(a)水平将患者分为2组:(1)高脂蛋白(a)组,91例,脂蛋白(a)≥300 mg/L;(2)低脂蛋白(a)组,81例,脂蛋白(a)<300 mg/L。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59.5±7.2)岁和(59.9±8.9)岁,男/女分别为59/32和49/32。

1.3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次日清晨空腹12h后静脉抽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脂联素,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脂蛋白(a)。并于发病2周内及第12周指导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容量、左室收缩末容量、左室射血分数、电话及门诊随访患者发病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心血管事件(包括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心源性猝死)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间两两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均进行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高脂蛋白(a)组与低脂蛋白(a)组血浆脂联素水平比较(见表1)

高脂蛋白(a)组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5.03±2.87)μg/ml,显著低于低脂蛋白(a)组(6.56±5.21)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高脂蛋白(a)组与低脂蛋白(a)组ACS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间比较(见表2)

2.4 高脂蛋白(a)组与低脂蛋白(a)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见表3)

高脂蛋白(a)组3个月内再发心绞痛、靶血管重建发生率高于低脂蛋白(a)组(P均<0.05),而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两组间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3 讨 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复杂的病理变化过程,许多因素参与其中,目前研究表明,脂蛋白(a)属于栓塞性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1],它渗透到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及并发症产生的各个阶段。其水平由遗传决定,主要与apo(a)基因位点有关,几乎不受年龄、性别、血脂、饮食等因素的影响。当脂蛋白(a)≥300 mg/L时,动脉硬化的危险性上升2倍[2]。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脂蛋白(a)在体内血管壁与巨噬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其滞留时间延长,从而促进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对其氧化修饰作用,进而促进泡沫细胞的形成,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导致斑块形成。

脂联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研究表明,脂联素具有抗糖尿病、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抗炎作用[3]。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正常人比较,血浆脂联素浓度明显降低。当血管内皮受损时,脂联素通过与血管壁内膜下胶原相互作用,在动脉内膜受损处聚集[4]。

通过本研究显示,高脂蛋白(a)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且左室重构指标变化更加显著,3个月内再发心绞痛、靶血管重建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提示脂蛋白(a)的升高与血浆脂联素水平的降低有密切关系,两者间的作用机制则有待大样本、多年龄层次及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阐明。

参考文献

[1] Budde T,Fechtrup C,Bosenberg E,et al. Plasma LP ( a) levels correlate with number,severity,and length extension of coronary lesions in male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iography for clinically suspected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J]. Arterioscler Thromb,2011,14 (11) :1730-1736.

[2] 王 燕.冠心病患者中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9):1612-1613.

[3] Matsubara M,Maruoka S ,Katayose S .Decreased plasma adiponectin concentrations in women with dyslipide mia [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2,87 :2764- 2769.

[4] Giannessi D,Maltinti M,Del Rv S.Adiponectin circulating levels:A new emerging biomarker of cardiovascular risk[J].Pharmacol Res,2007,56(6):459-467.

猜你喜欢

急性冠脉综合征脂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短期强化他汀治疗对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低密度脂蛋白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近期疗效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
类脂蛋白沉积症一家系调查及基因突变检测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