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的美育思想
2015-07-19四川师范大学成都610000
⊙苏 轼[四川师范大学, 成都 610000]
先秦儒家的美育思想
⊙苏 轼[四川师范大学, 成都 610000]
美育是培养人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行为。影响中国两千年的儒家思想,在人的审美教育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先秦儒家的审美教育思想中,无论是孔子的“里仁为美”(《论语·里仁》),还是孟子的“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下》),或是荀子的“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荀子·劝学》),都把内在修养的提高和完善作为审美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加强审美教育,有利于树立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从而真正做到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境界。
儒家 审美教育 诗教 乐教 尽善尽美 文质彬彬
一、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产生
1.什么是美育。美育,就是审美教育或者美感教育。总体来说,是一种提高人们对于美的鉴赏能力和培养形象化审美情感的教育;具体来说,是指在学校里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具备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中国美育思想的提出。在清末年间,著名的教育家王国维提出了“美育”这一思想概念。他认为:“教育之事业分为三部。智育,德育(意育),美育(即情育)是也,三者并行而得渐达真善美之理想,又加以身体之训练,斯得为完全之人物,而教育之能事毕矣。”①蔡元培对美育也高度重视,他通过大量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发表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说》,提倡“舍宗教而易之以纯粹之美育”,论述和发展了美育思想。
3.儒家美育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了以“仁”释“礼”的策略。“仁”就是做人的道理和方法。孔子说:“仁者,爱人。”这里的人不单单是指自己的亲人,而泛指全社会、全人类。由此,孔子提出了美育的目的,同时也是“仁人”的标准,那就是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孟子则发展了“文质彬彬”这一思想。他指出,美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崇高道德精神的君子。到了荀子时期,荀子认为美育具有调节人类感官、平衡心理、造就具有正确审美意识的人的功能。
二、先秦儒家学派进行审美教育的途径
儒家学派进行美育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艺术,“诗教”“乐教”的审美教育;一种是通过自然陶冶情趣的审美教育。
1.通过艺术熏陶的审美教育。因为艺术反映和升华了现实生活中的美,而诗歌、音乐等都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陶冶人情志的作用,所以在儒家学派的审美教育方法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诗教”和“乐教”。
“诗教”。“诗教”的概念是由孔子在《礼记》中“温柔敦厚,诗教也”得来的。诗歌能达到“感人心志,动人肺腑,移人性情”的作用,诗教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达到“温柔敦厚”。孔子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所谓可以“兴”,是指诗歌对于人们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作用。“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②就是说诗歌对于人的重要作用,如果一个人不学习诗歌,就好像对着墙面站立一样,完全处于一种蒙昧的状态,必须要通过诗歌的教育,才能树立正确的审美思想。所谓可以“观”,是对诗歌的认识作用来说的,通过学习诗歌,人可以更好地认识整个社会,并透过诗歌的具体内容领悟其中所反映的深远意义。所谓可以“群”,是指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更好地交流学习,使人与人的关系更为亲密,社会更加和谐。所谓可以“怨”,是指诗歌可以抒发人们的情感,通过诗歌把心中压抑的情感释放出来,使内心更加平和。孟子和荀子都继承了孔子重视诗教的美育思想,不同的是孟子主要是通过对诗歌的引用来体现其对于诗歌的欣赏和重视,是为其政治教化思想服务的。荀子则十分推崇经过孔子所改编的《诗》《书》《礼》《乐》《春秋》等经典,并且认为作为君子应当博采众长。总而言之,儒家美育思想认为“诗教”最重要的目的是通过诗歌使人们的思想感情得到抒发,从而使人与人的关系更为密切,社会更加和谐。
“乐教”。孔子对音乐教育非常重视,提出了“成于乐”的观点,认为君子是由音乐而成。在先秦时期,由音乐、舞蹈、歌唱等艺术门类构成了乐,而音乐是其主体。“子击磬于卫”,连一个目不识丁的人都说这个磬敲得大有深意,说明孔子本人便是一位极有修养的音乐大师。孔子还是一位杰出的音乐鉴赏家,“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③,就是说如果他听到别人歌唱的好,必定会让其反复吟唱,并且还会跟着唱。
荀子的《乐论》是一篇关于乐教的经典篇章,《乐论》的主旨就是礼、乐相辅,他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④荀子在这段话中首先肯定了音乐的必要性,人离不开音乐,但同时也强调了乐必须要合乎礼仪,只有这样的乐才能起到陶冶性情,修养人格的作用。他在《乐论》中指出要区别“正声”和“奸声”,主张贵礼乐而贱邪音,强调了“正声”“礼乐”的重要意义。“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乱生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治生焉。”⑤如果音乐不能得以良好的利用,不仅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还会使社会混乱,影响政治统治和国家发展。荀子认为乐教可以使人“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⑥。荀子的乐教思想作为儒家美育思想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对儒家美育的发展,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通过自然感化进行审美教育。儒家学派提倡“天人合一”,“天”指自然,自然界的一切都被赋予善恶的属性,然后用这个标准来进行评判。孔子认为,人和自然是相互联系的。人在欣赏自然之美时,陶冶了情趣,提升了心智,进而审美能力得到了提升。
荀子也非常重视大自然对人审美能力的作用。他认为人在观察自然事物的同时,会从自然的万事万物中想到与人品格一样的地方,最终完成审美教育。
三、先秦儒家学派进行审美教育所应遵循的原则
1.尽善尽美。儒家学说实质上是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学说,因此善美同体成为“诗教”的重要审美思想取向。在人格审美教育上儒家以善为美。尽管视善为美,但从艺术角度来看,美与善依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美是艺术形式,善是艺术内容指向,美不等同于善。如孔子在《论语·八佾》中就提出了:“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⑦审美的核心标准为美与善,二者缺一均不完美。孔子认为韶乐美是因为舜的韶乐实现了尽善尽美,《韶》颂赞了礼让美德,而武王之《武》赞颂了武王以武力取得政权,虽则达到了艺术“美”的最高水平,却未达到善的标准,因此未尽善,是不完满的。
2.文质彬彬。儒家审美教育重视人的存在意义,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因此其审美具有鲜明的功用性。中国传统“诗教”研究重点关注“诗教”的审美价值立场,较少关注“诗教”的审美实践,事实上儒家在强调“里仁为美”的同时,更加重视文质兼美的尚文与尚用相结合的审美实践。儒家审美教育的目标是希望培养出文质彬彬的人。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⑧这里的“文”是指礼仪修养;“质”则是指仁义之道。在孔子看来,只有具备礼仪修养和仁义之道的才可称为君子。这些品质中的某一部分在普通人身上也可以找到,但是欲达到彬彬君子的最高目标,则需要一系列的培养和教育过程。
四、儒家美育思想的历史价值及当代启示
儒家美育思想体系产生于中国传统美育基础上,并且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现实与传统的美育思想和内容完美结合,创立了中国最早的美育思想理论体系。经历了几代代表人物深入研究的儒家美育思想体系,不仅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在中国整个的封建社会都发挥了作用。
儒家美育思想对当今美育理论体系的形成、美育的目标培养、美誉的功能和社会意义等提供了发展的方向。“仁爱”思想对当今社会意义重大。“仁爱”思想蕴含着一种伟大的爱和奉献精神,它不仅是儒家美育的指导思想,更应该成为我们当今美育中不可缺少的核心元素。儒家的美育思想绝不仅仅局限在美育当中,而是放眼整个社会,致力于全人类的安定和谐。现代人努力追求物质,忽略了精神的重要性,儒家美育思想真正意义上弥补了精神上的空虚,教会人们正确认识美,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美。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要有意识地陶冶自己的个人修养,培养个人正确的审美意识,实现个人价值和推动社会发展。
① 原载《教育世界》56号,1903年8月。
②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阳货篇》,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83页。
③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述而篇》,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74页。
④⑤⑥ 孙安邦、马银华译注:《荀子》,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01页,第207页,第207页。
⑦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八佾篇》,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3页。
⑧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雍也篇》,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60页。
作 者:苏轼,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美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美学、电影美学。
编 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