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独体验与徐訏的小说创作

2015-07-19台州学院人文学院浙江临海317000

名作欣赏 2015年23期
关键词:牢狱人文学院空虚

⊙金 凤[台州学院人文学院, 浙江 临海 317000]

孤独体验与徐訏的小说创作

⊙金 凤[台州学院人文学院, 浙江 临海 317000]

“孤独”作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贯穿于徐訏创作的整个历程,一方面这些主人公感觉孤独,寻求了解,但另一方面却又总是在走向孤独,是一个个孤独的跋涉者,个中原委明显折射出徐訏本人的性格特征和心路历程。

徐訏小说 孤独体验 存在主义 心路历程

我暗杀人有十八次之多,十三次成功,五次不成功;我从枪林里逃越,车马缝里逃越,轮船上逃越,荒林上逃越,牢狱里逃越。……我的牢狱生活,在潮湿里暗黑的闭目静坐,一次一次的,一月一月的……后来我亡命在国外,流浪,读书,一连好几年,一直到我回国的时候,才知道我们一同工作的,我所爱的人已经被捕死了,当时我把这悲哀的心消磨在工作上面。……但是以后种种,一次次的失败,卖友的卖友,告密的告密,做官的做官,捕的捕,死的死,同侪中只剩我孤苦的一身,我历遍了这人生,认识了这人心,我要做鬼,做鬼。③

由“鬼”的自述我们不难看出:不管是其在入世时秘密地干革命,独坐暗黑的牢狱,还是其离群索居做“鬼”,伴随她的只有孤独。其早已成为她生命的存在方式,因此她宁愿选择孤独也不愿意选择“我”做她的爱人,宁愿选择孤独也不愿意选择在凡间做人。而对于文中的主人公“我”来说,其由最开始对“鬼”的热烈爱恋,到最终孤独地等待“鬼”的归来,整个过程仿佛梦境一场,又回复到最初的孤独境地。

因此,可以说,男主人公“我”与“鬼”完全可以说是一个统一体的两面,不管是“我”的积极入世,还是“鬼”的消极避世,均让人体会到一种深深的孤独。这种对孤独的体验和书写在徐以后的小说中越来越多,如《风萧萧》中主人公“徐”就经常感到一种孤独感“:我感到说不出的空虚……”“料峭的春寒与沉重的寂寞在我重新关上门时从四周袭来,我像逃犯似的奔进了家,奔进了自己的房间,开上门,开亮灯,吸起一支烟,抽出一本书,我倒在沙发上,逃避那一种说不出的凄凉。”④女主人公海伦也认为:“唱歌已经填不满我心灵的空虚,我时时感到说不出的寂寞”,“我现在没有郁闷,只是空虚。郁闷是一瞬间的,空虚是长期的。”《精神病患者的悲歌》中伴“我”在房里的是无限的惆怅、孤独与痛苦。而到了“20世纪40年代后期,徐的人生观有了显著的变化,他从一个浮士德式的生命追寻者几乎变成了一个存在主义者——人的存在本原意义上的偶在与虚无,以及由此而来的那种根本上的荒诞,焦虑和孤独,这种存在主义的人生观成为徐此时期生命体验的重要内容,它同时也延伸至徐香港时期的文学创作,使之染上强烈的存在主义色彩”⑤。如《星期日》中,女主人公年轻时拒绝了一个又一个男子的求爱,人到中年仍然孑然一身,其工作外的生活几乎被孤独占据着,却又无力摆脱,“望望周围,周围是空虚与寂寞,这使你回忆到过去,幻想到将来,你感到了说不出的渺茫”。《盲恋》中的梦放,他人的目光即是地狱,相貌的丑陋让他渴望而又害怕与世界的交流,只能感到“这是多么寂寞的世界呢!我在自己的房间内,望着天,望着邻近的灯火与远处的原野,我觉得我竟永远是一个孤独的生命”。而《彼岸》中的“我”“只是一个孤独的旅人,在寂寞的旅途中,寻找一个可以互相寻求了解的人”。

对于孤独感,曾有研究者把它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人际孤独、内心孤独和存在主义孤独。其中“人际孤独”意味着缺乏关系或关系不合我意,而“内心孤独”意味着自己心理总有着内在的不统一,是一种病态的孤独,实际上已经与外在关系没有多少牵涉。“存在主义孤独”指向的“不是寻求关系,渴望理解,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主动回避关系,渴望独处,是一种超越性孤独”⑥。这种“超越性孤独”迥异于日常生活中的孤独,是一种生命本体性的孤独,是个体独自面对存在的精神状态。在三种孤独状态中,徐小说的主人公所感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存在主义孤独,如《风萧萧》中主人公“徐”在热闹的舞厅中常常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虽置身于浮华的大都市与众多美丽的女性中,却总是寻求机会渴望独处,这一点从他搬到白苹的住处去进行哲学研究即可看出。类似的情形《江湖行》中的周也壮也经常感觉到,如“到了热闹的街上,我突然感到非常孤独,吸着烟,一时间竟觉得全世界没有一个人是了解我的”。甚至在依侍舵伯的供给,与葛衣情的私情偶欢或者做紫裳的地下情人时,生存的空虚与孤独仍未能被消泯,反而越来越强烈。而《盲恋》中丑陋的梦放虽然活在无数他人之间却注定无法与任何一人沟通:“我在学校里始终是孤僻的,我爱黑暗,爱孤独,我从不交朋友,从不同别人来往,我走路低着头,上课时望着桌上,从不同教授有什么问答,我怕人注意,怕人看我。我过的是土拨鼠一样的生活。学校宿舍是两人一间,但我同房的同学是很活泼广交的人,他常常在外面,但是我还在中间挂了一块黑布,使我同他隔离着,我们从未交谈。”⑦

我是一个最热诚的人,也是一个最冷酷的人,我有时很兴奋,有时很消沉,我会在狂热中忘去自己,但也有最多的寂寞袭击我心头。我爱生活,在凄苦的生活中我消磨我残缺的生命;我还会梦想,在空幻的梦想中,我填补我生命的残缺。在这两种碰撞之时,我会感到空虚。⑧

克尔凯郭尔认为只有孤独的个体才能在其内心体验到自己的存在,其他物是没有这种能力的,因此只有孤独个人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也即真正的个人是孤独的人。曾有研究者认为:“当我执笔写着有关孤独的这本小册子的时候,本身就曾经不止一次地体验过无法忍受的孤独,惶惶不安,以及不知道该如何自处的时刻。”⑨因此,徐小说中诸多人物的孤独感受折射的正是作者内心的孤独体验,唯其孤独,他才能以自由的心境漫游在世界和人生的无疆之域,思考着生与死、苦难与信仰、残缺与爱情等问题,从而提升其小说的品味。

② 谢昭新:《乌鸦·枣树·黑色人——鲁迅作品中的色彩象征》,《贵州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⑥ 沈玲、方环海、史支焱:《诗意的语言》,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89页。

⑨ [日]箱崎总一:《孤独心态的超越》,何逸尘译,世界巨流图书公司1993年版,第54页。

作 者:金凤,台州学院人文学院讲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研究方向:现代文学。

编 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牢狱人文学院空虚
误会!误会!
空椅子
理学院与人文学院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对比分析①
——以山东省某高校为例
再论郑振铎对泰戈尔的译介
突然空虚
15 Seconds to Stardom
清华教授付林:699天“牢狱”之后
清华教授付林:699天“牢狱”之后
从《自深深处》探究王尔德入狱前后伦理观转变
Anglo—Saxon Women’s Life and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