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座位到教育管理与教育伦理

2015-07-18王旭红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值日座位班级

王旭红 哈尔滨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工程组委会专家顾问团教育心理学专家、哈尔滨市快乐影响心理援助中心主任咨询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育学硕士,英国注册临床催眠治疗师,英国临床催眠治疗协会终身会员。

中学高级教师,拥有14年的国内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经验,7年的英国临床催眠治疗经验,主攻方向为青少年的情绪问题与行为障碍研究。

【案例】

调座位的烦恼

现在八年级同一年龄段学生个头差异很大,力气自然也就不同。为了兼顾值日时的分配公平,我就把个头不同的学生放在同一个组里,除了考虑到值日劳动,还要兼顾性格、脾气爱好、男女生比例等。就为这个以前我们班很少调座,即使调座也是左右互换位置。好处就是简单省事,我也一直认为这样挺好的。

有一次一位家长给我打电话,说孩子眼睛近视了,问我能不能调调位置。对于学生家长提出的问题,我历来都是尽量给解决,但问题随之而来,如果我给这个学生调座,之后又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办呢?有家长说如果能前后调座学生就会觉得有期待,也有新鲜感。我觉得有道理,最后决定,左右调和前后调一起进行。这也是我能想到的最科学的办法了,每个孩子能坐到班级任何位置,想调座的家长双手赞同,都觉得这个办法好。试行一段时间我也觉得较好。

但烦恼也随之而来,一是一些孩子自律性很差,每当坐到后排的时候,就很散漫,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果随之下降;二是一些小组里个子矮的学生坐到后排的时候,看黑板很困难,老师有时也看不到这些学生,他们自然也不认真听课。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其实,课上我会经常提醒他们,“坐好了”“坐直了”“让我看到你在动笔”等,提醒多了影响教学进度,提醒少了不管用,在我的课上还要好些,那么在科任老师的课上又会怎么样呢?一想就会很担心。

课下我经常找他们谈话:“你个子本来就不高,这回坐到后面了,你可要坐直了,好让老师看见你哦。”

“老师,我知道了。”

“那这个毛病你能改吗?”

“能呀,我一定改。”

可是过了一天不到又恢复以前的状态了。

但我再次去找他谈时,他依然答应得很好。当我说到你为什么说话不算数的时候,他就沉默不语了。面对这样的问题我真不知如何是好了。

建三江管理局 赵凤波

读罢案例,心里不由一沉:仅仅是一个清扫和一个家长要求,班主任就从一开始的不轻易换座位转变成没完没了地换,以至于美其名曰换出期待、换出新鲜感。而现实结果很残酷:班级管理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请班主任扪心自问,在您做出每一个决策的时候您考量的因素都有哪些?您教育管理决策的原则是什么?座位,仅仅是班主任老师自己诊断的烦恼根源,实际上,令人担忧的是这位老师的思维模式,如果不及时得到专业方面的指导与培训,今后班级管理中的烦恼会像雨后春笋,不仅会从座位上冒出来,而且会漫山遍野地出现。

在班主任看来,当初排座位充满“科学性”。老师是本着以完成清扫值日任务为重心,以实现班级管理“简单省心”为目的。在人员组成上关注了学生体能的搭配,还考虑到学生的脾气秉性,甚至连爱好都兼顾了,不可不谓考虑细致入微。表象上看,一段时间里,老师省心目标可以达成,但从长远看充满危害。

首先,我想问班主任老师:教学管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让老师“省心”,还是让学生在相应的年龄阶段各方面得到良好发展,以增强学生学习动机,掌握有效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自我管理以及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如果班主任选择前者,那我则不客气地说:以“省心”为目的的教育管理是不道德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Anita Woolfolk 早就对以“省心”为目的的教育者提出批评:如果教师运用班级管理策略只教会学生静静地坐好,课堂发言之前举手并在其他时间保持沉默,那么,这样使用教育技术肯定是不道德的。

当面对值日清扫

案例中,老师煞费心思地调配人员组成值日团队,如同在制造一个虚拟的和谐社会。既然老师让大家脾气都很搭,所以连同学间小纠纷都可以省去。事实上,清扫值日就是普通的家务劳动,最重的体力活儿也不过是提一桶水洗洗拖把,这是小学生都能完成的基本劳动,到了八年级竟然要让老师以心疼孩子的体格为理由对值日人员搭配大费周折,心理学上把班主任的这种做法称为过度保护。

过度保护导致孩子丧失很多基本能力是最基本的常识。因为,在劳动中,学生之间可以自己讨论分工协作,在基本合理的情况下老师不须要去干预。即便出现了问题也是正常现象,比如:因为某个学生偷懒,或者因为某处清扫不彻底被学校扣分等,通常小组内可以作为一级团队进行处理,矛盾比较突出时,班主任可以给予小组指导。这样的一个过程,表面看老师不那么省心了,但从班级管理上看,团队内如何处理遇到的困难本质上就是一个课题,通过解决这个课题,学生完成团队任务能力得到锻炼与增强,便于学生把这种合作推广到其他方面,班级管理越来越有效率;从学生的长远利益考虑,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执行能力以及处理团队成员之间矛盾的能力都在现实生活中逐步锻炼和提高,为他们成年后参与各种团队协作打下坚实基础。

清扫的过程本来可以是对学生多种能力培养的过程,像案例中老师从开始就一揽子工程全包下,等于剥夺了学生多方面能力健康发展的体验。表面上一片平静,实质上,那样的小组值日也就是几个机器人清理环境卫生的过程,学生变成了清扫工具,只为清扫而清扫,学生心智未得到发展,教育目的根本没有实现。

如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座位就是座位,从来都不曾招惹烦恼。倒是班主任对于教育目的理解比较浅显,难免揣着一片好心办出有悖教育伦理的错事。

当家长要求调座位

紧接着,座位又一次成为替罪羔羊。班主任说:凡是家长提出的问题历来都是尽量给解决。从第一位家长给孩子换座位的要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有第二第三第四个家长提出同样的要求。有家长说什么前后左右调座位会让学生有期待,换个座位要期待什么呢?说有新鲜感,就这一间教室,除了每天学到的知识是新鲜的,座位也不会变成沙发,新鲜什么呢?无休止的调换座位的结果是,导致出现教育管理上的事故。班主任老师,您怎么能让身高矮的同学坐到后边,让他看不见老师,看不见黑板呢?这个倒是在调整座位中我唯一发现可以称为新鲜的内容,让学生时刻抻着脖子上课。老师,您教育管理的原则是什么啊?endprint

当学生视力出现问题时,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注意用眼卫生,坚持采用正确的穴位与正确的手法做眼保健操,避免过度玩手机网游等,都可以帮助患有假性近视的学生很快康复;如果是遗传性近视,或者已经是中度以上的近视,就需要找医院眼科专家给出建议,如佩戴眼镜等。总之,换座位不科学,解决不了问题。

当学生课堂纪律涣散

班主任发现自己在课堂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管理纪律而不是在教学。一个成熟的教育管理者完全不须要在课堂发出类似“坐直了” “别说话”的指令。老师应该对每个学生听课的接受程度有基本了解,除了随时有准备处理好各种意外状况,通常情况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主要精力是放在教学上,而非纪律管理上。

在面对纪律涣散的同学,老师则零打碎敲地用类似QQ聊天的语言轻描淡写地跟学生说两句,而且是在课间。这种沟通让别的同学听见对当事学生有什么影响?学生如果要面子,心里会不满;学生如果不那么在乎,谈了又有何用?

自我管理

美国教育学家Tom Savage曾说过:“纪律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发展自我管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人,即便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也不会创造多大的财富……”通过自我管理,学生形成了责任感——在不侵犯其他人权利和需要的前提下满足自己的需要。学生通过做出选择、合作性学习、解决纷争保持和谐状态、与值得信赖的教师和同学建立信任关系等方式,学会自我控制。

班级管理体系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如果老师更关注的是学生的服从,那么他们将会占用更多的教学时间来监督和纠正学生。这样会使学生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学会服从,而不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事实上,比较复杂的学习结构,例如给予问题解决的学习,都是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为基础的。仅仅学会服从规则并不能保证这些复杂的学习方式奏效。

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能教育自己的人。学生必须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制定自己的目标,为自己提供强化。长大成人后,奖励有时是含糊的,目标经常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实现。生活中充满了要求自我管理的任务。所以,为了让学生懂得所有的学习和实践都是为学生自己在离开学校的时候能够更独立地面对社会生活,他们必须想一想需要实现多少小目标才能完成教育并找到一份工作。

目标设置

在自我管理中,目标设置阶段似乎很重要。事实上,一些研究认为制定具体的目标和公开目标是自我管理计划的关键要素。例如,教育学家S.C.Hayes和他的同事找到一些有严重学习问题的学生,并教给他们如何制定具体目标。结果表明,制定目标并公开目标的学生比那些私下制定目标和从未将目标公开化的学生在测试中的表现明显更好。

从目标设定到实现必须要有一个监督过程。我们很多人都清楚如果单纯设定目标而缺乏监督会导致设定内容不了了之。

监督和评价进步

学生可以参与行为改变计划的监督和评价阶段评价阶段。有时,教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能帮助教师解决问题,并可以让学生根据这种方式在今后成年工作进度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如:游泳队的教练想说服9~16岁的游泳队员保持高的工作效率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练拟定了4个表格,这个表格是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训练计划,然后将表格全部帖子泳池附近,每个游泳运动员有责任记录自己跑步的圈数和完成训练的单元数。因为记录是公开的,游泳运动员能看到自己和队友的进步,并能了解自己完成的训练单元。结果发现,工作量以27%的幅度增加。教练非常喜欢这个系统,因为游泳队员能在基本管理上从被管理过渡到自我管理。从被管理过渡到自我管理才是班级管理的真正意义。

关于教育伦理问题的思考

有些伦理问题与教师管理的策略使用有关,正如类似寻求影响他人的过程都会引起伦理问题一样。我们太习惯于坚信自己执导他人做事都是好意,很少把自己的决策放在系统中考虑:这样做的目标是什么,会对被指导者产生怎样的近期影响和长远影响。就如同教育者在做教育管理决策时问自己:教学管理的目标是什么?这些目标是如何在总体上符合学校的目标的?我采用的每一种策略对于班级每一位成员会产生什么影响?

单纯追求省心以及讨好家长的行为都容易违背教育伦理。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愿意看到桃李芬芳,更须要考虑学生们日后如何能成为自己生活中的栋梁。真正的果农会在花期最盛的季节里摘下过盛的花,只为秋天的枝头能结出丰硕的果。当年,我姥爷被下放到山东农村当果农,幼小的我特别不忍心看老爷摘果树花。我问:“为什么不能让这些好看的花全都留在树上。”姥爷说:“如果为现在好看而留下全部的花,那么,几天之后,每一朵花都变成一个小果子。过多的果子挤在一起,空间有限,树根输送的营养有限,将来结出一大堆小果子;拥挤的小果子也会因为营养不良而落果。到了成熟的季节,你就没有甜美的大苹果可以吃。”

劳作于当下,放眼于未来。管理者把整个的生命发展过程理解透彻,才会在合适的时间作出合适的决策。每一个学生都是株独特的树,我们做教师的要清楚自己今天的教育不是为了当下好看,而是为让他们未来硕果累累。理解了这样的道理,班主任老师不会再把烦恼归罪给座位了吧?endprint

猜你喜欢

值日座位班级
换座位
班级“四小怪”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