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特色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就业能力储备探究

2015-07-18

镇江高专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毕业生办学特色

吴 磊

(江苏科技大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行业特色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就业能力储备探究

吴 磊

(江苏科技大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概述行业特色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运用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影响行业特色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就业的因素。行业特色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应重点加强专业知识与社会资源的储备,提升学习能力、行业可雇佣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行业特色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就业能力

行业特色院校,指经历了 20 世纪 50 年代初院系调整、90 年代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现在分别归属到教育部或地方管理的、具有深厚行业背景和鲜明行业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一般校名构成为“区域+学科(行业)+大学(学院)”[1]。从校名表述上可以看出学校与行业间的密切联系。就发展水平来看,我国行业特色院校分为高水平行业特色院校和地方行业特色院校[1]。目前,长三角地区,即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行业特色院校共24所。其中教育部管理高校3所,分别是隶属原农业部管理的南京农业大学、隶属原水利部管理的河海大学、隶属原煤炭工业部管理的中国矿业大学。地方管理为主院校共21所[2]。行业特色院校在体制改革后的十余年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本文主要探讨长三角地区行业特色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就业能力储备问题。

1 行业特色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概述

经济全球化更新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日益频繁的国家交流中,建设国际性现代大学,寻求教育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近年来,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发展迅速。可以说,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国际化教育的主要手段和形式。根据是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中外合作办学分为合作设立机构和合作举办项目两种形式。据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统计显示,截止到2013年10月,长三角地区行业特色院校分别与15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95个合作项目,主要以合作办学项目为主(见表1)。从合作国家和地区分布来看,外方合作学校主要来自经济、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等。合作专业以工商管理、机械制造、通信、经济学为主。就学历层次来看,以本科项目为主,硕士学位、专科次之,博士学位项目非常少。

长三角地区行业特色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蓬勃发展得益于该地区雄厚的经济基础、超前的教育理念及相关政策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开放后,长三角地区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成为全国经济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有活力和发展前景的经济区域之一[3]。据统计,2014年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总数为99.7万,就业人数再创新高。该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吸引大批人才涌入,出现人力资本流入远远高于输出的局面。长三角地区就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基于行业特色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特殊性,提升此类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是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表1 长三角地区行业特色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情况统计表

2 学生就业SWOT分析

我们借用态势分析法SWOT来分析行业特色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就业的主观和客观因素。SWOT这4个字母分别代表优势因素(strength)、劣势因素(weakness)、机遇因素(opportunity)和威胁因素(threat)[4]。

2.1优势因素分析

行业特色院校是行业人才培养的基地与智囊库,此类高校利用自身传统优势积极与国外相关高校优势学科开展交流合作,为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大气科学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曼彻斯特大学是英国杰出的研究型大学之一,该校地球大气与环境科学专业具有世界级威望。两校合作开展大气科学专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掌握扎实的大气科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在气象学及相关学科从事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行业特色人才;上海海事大学与世界海事大学(瑞典)合作举办国际运输与物流硕士学位项目;浙江传媒学院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举办服装与服装设计专业本科项目,诸如此类“强强联合”的办学模式,为项目学生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使他们能够了解行业前沿科学发展动态,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这是其他综合类院校所不具备的优势。前沿的教育理念使学生思想意识超前,复杂多元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基本功扎实、视野广阔,“双校园”的模式使学生容易适应新的环境和挑战。用人单位注重毕业生职业能力与个性表现等因素使行业特色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时具有相对优势。

2.2劣势因素分析

首先,行业特色院校由学科单一的学院或专门化的单科学院发展起来,往往只有1~2个实力强的学科。与之相关的新兴学科起步较晚,没有雄厚的基础和实力。传统的优势特色学科由于长期的积累和沉淀仍保留着强大的惯性,导致新老学科并存的局面,并呈现出一种失衡的、学科与学科之间不协调的发展状态[5]。这就使得学校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划转到地方后,在与地方政府的管理模式、区域经济发展对接过程中,存在行业优势学科与地方区域主导经济发展方向不匹配等情况,使行业优势学科在新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失去了用武之地,出现了企业打着“高薪”的灯笼却找不到满意毕业生的现象。再次,从学生自身情况来看,与非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相比,项目学生入学层次相对偏低,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良、态度不端正、学习状况起伏较大。另外,虽然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计划兼有了两校的特色,但是学生需要完成国内、国外两所学校的教学计划,学习任务重,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对基础薄弱,学习、自律能力不强的学生而言,容易产生消极、悲观的学习情绪,这种不利情绪严重影响学生专业知识的获取。

2.3机遇因素分析

首先,2007年中央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优先支持地质、矿业、石油天然气、农林、交通等紧缺人才的培养。这表明国家在新型工业化建设道路上需要各类高层次行业型人才。其次,国家重视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多次召开研讨会,要求教育主管部门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秩序,提高教育质量,为推动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素质的提高、就业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再次,用人单位逐渐青睐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他们认为这些学生对专业前沿知识有所涉猎,实践能力强,具有专业潜质,思想活跃,学生素质尤其是创新、适应能力较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在国内、国外学习阶段,接触到很多全英文学习资源,外教课堂全英文授课,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2.4威胁因素分析

政策环境制约行业特色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毕业生就业的发展。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各类大学排名和评价体系的出现,使行业特色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优势受到严峻挑战。大学综合排名、资源分配聚集效应、社会舆论中的崇拜等现象,使用人单位在面对众多求职者时,首先考虑的是“985”和“211”高校毕业生。这种认知偏差使行业特色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求职受挫,压力大大增加。另外,行业特色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深受行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例如,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船舶制造业的增长势头放慢,新船成交基本停滞,船舶市场的低迷导致该行业特色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但是,近几年石油需求快速增长,带动了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各类特种船需求量增大,直接带来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升。

3 学生就业能力储备

就业能力指即将或已经进入职业生涯的个体获得或保持就业状态以实现职业生涯成功的资本总和。包括3个维度,即职业生涯识别、个人资本、社会资源。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识别就业机会、获得就业、保持就业以及在不同组织间转化时获得就业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已经显现出来的外在的实际能力,也包括未表现出来的心理潜能。体现了学生在校期间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自身潜能和自我价值的开发程度,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度以及对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的认知程度[6]。行业特色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应重点储备以下3种能力。

3.1专业知识与学习能力储备

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毕业后选择通过英语考试赴国外继续深造。这部分学生在大学短暂的时间里,既要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要通过英语考试,学习任务非常繁重。要完成学习任务就要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努力提高独立获取知识、整合知识的能力,提升创新能力。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要清醒认识到严峻的就业形势,结合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理性分析自身优势、劣势,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努力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核心竞争力。学校相关管理者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应进行分阶段、分类别指导。对准备出国深造的学生,就海外大学申请、语言水平测试和国外学习准备等问题进行辅导;对准备在国内升学的学生进行考研政策咨询、解读,考前心理调适,增开相关课程的考前辅导等;对于准备在国内外企业就业的学生,应开展具体的就业指导。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应分阶段系统开展,时间也要提前至学生刚进校。否则,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就变成了简单的职前指导,失去了原本的教育意义。

3.2行业可雇佣能力储备

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学生能否被雇佣,取决于该生是否具备某个职业或岗位的胜任力。从毕业生的角度来说,可雇佣能力是个体初次就业、维持就业和获得新职业的能力。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使得社会分工不断重组,社会职业不断迅速变化。大学生只有具备持续的就业能力,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同时也是科技资源最为集中、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企业。目前,大部分世界500强企业的区域总部、研发中心都落户在长三角地区。接受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的学生极易把就业成功的标准定义为高额的薪酬、广阔的晋升平台和优越的工作环境。这种高定位的职业期望导致学生“眼高手低”,出现“就业难”现象。大学生首先要调整择业心态。因为不同类型的职业对学生工作能力的需求是有差别的。不能一味地强求职业的“高大上”。只有人职匹配,企业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因员工流失而造成的损失,个人潜力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挥。在择业时,应由注重外在标准转为注重职业的心理认同,即选择的职业与个人性格、技能、价值观一致,与家庭平衡等。其次,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及时关注区域行业发展动态,主动探寻、开拓历练平台,积极参与各种校内外实践活动,重点参加就业指导及相关培训。各高校应通过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创业与就业课程的学习、召开座谈会、专业实习、校企联合培训等多样化形式增进学生对就业市场的理性选择与可雇佣能力的提升。

3.3社会资本储备及适应能力储备

社会资本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个体努力程度,也取决于他所处的人际关系网络,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人不可避免地都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都要有意识地对所处的社会关系进行管理。作为关系资源的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中也逐渐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可以说,健康的、开放型的社会资本是学生成功就业的推动力。因此,学生要认识到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毕业实习、兼职等契机培养自己不断积累社会资本的意识,从校内人际关系的发展到尝试建立社会关系网络,培育社会资本。

[1] 闫俊凤.我国行业特色高校发展战略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4:30-32.

[2] 国务院.关于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实施意见[EB/OL].(2000-01-29) [2015-03-02].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0/content_60667.htm.

[3] 卢卫强,汪青松.聚集效应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一体化[J].商业研究,2005(16):5-7.

[4] 胡敏,陈立俊.基于SWOT分析的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创业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8(11):130-131.

[5] 闫俊凤.生态学视域下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J].高教探索,2014(2):96-99.

[6] 黄新敏,吴旭红,黄一岚.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探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2(1):41-45.

〔责任编辑: 张 敏〕

AstudyofemploymentpreparationforstudentsinSino-foreigncooperationuniversitieswithindustrycharacteristics

WU Lei

(School of Naval Architecture and Ocean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jiang 212003, China)

This thesis offers a brief outline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universities with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in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programs. By using situation analysis and SWOT,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students’ employment. These universities should focu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to accumulate knowledge on specialty and social resources, and enhance the learning ability, employment ability,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universities with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universities; employment ability

2015-07-29

2014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SJD734);江苏科技大学2013年人文社科(辅导员工作专项)研究项目(2013CH128J)

吴 磊(1983—),女,黑龙江绥化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G647.38

: C

:1008-8148(2015)04-0066-04

猜你喜欢

毕业生办学特色
9岁的高中毕业生
特色种植促增收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中医的特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