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07-18苏显赫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6期
关键词:海关贸易加工

王 萍,苏显赫

(佳木斯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 萍,苏显赫

(佳木斯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对外开放度的提升和日益深化的国际分工的要求,加工贸易在我国迅速发展壮大并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就业、推动工业化进程、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地位突出,影响广泛,对加工贸易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意义深远。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大量的事实分析,从多个方面论证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地位和作用,加工贸易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推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导向等若干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问题。

加工贸易;国际分工;产业升级

加工贸易在我国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我国的贸易结构,深刻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加工贸易发展历史、具体影响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显得意义重大。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加工贸易的研究包括加工贸易的发展历史,加工贸易政策变化,加工贸易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对我国加工贸易管理模式和发展政策的调整建议等几个方面。但这些分析基本上就事论事,缺少从加工贸易本质出发对加工贸易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关系的讨论。而这些讨论对于确立加工贸易的地位,指导我国经济的发展显得非常重要。

1 加工贸易的相关理论概述

1.1加工贸易的内涵

从广义上讲,加工贸易是外国的企业(通常是工业发达的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以投资的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者利用东道国已经有的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运出东道国境外销售。国际加工贸易是跨越国界进行生产,它同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紧密相连。从狭义上讲,加工贸易是部分国家对来料或进料加工采取海关保税监管的贸易。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存在较高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为了扩大对外贸易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采取对通过来料方式或进料方式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由海关实行保税监管的办法。“我国《加工贸易审批管理办法》规定,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一、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或进口料件),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加工贸易实质是根据各国的生产要素和比较优势情况,在不同的国家完成不同性质的生产工序,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其竞争力。

1.2加工贸易作用

1.2.1增加外汇收入

加工贸易创汇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加工贸易进出口额逐步增加,成为我国进出口顺差的重要来源。随着我国加工贸易规模的增长和加工贸易增值系数的提高,加工贸易净出口在我国外贸出口创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2.2增加劳动就业

最初,我国开展的加工贸易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加工贸易企业的大量建立,吸收了我国大量的劳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2万多家,已经投产15万家左右,为我国社会提供了大约3 000多万个就业岗位,为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2.3吸引外商投资

加工贸易是我国引进外资的重要渠道。一方面,加工贸易是外商投资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初期,外商多以“三来一补”的形式进行投资。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成功的“三来一补”项目往往转化为合资或独资的方式固定下来,从短期的契约式合作走向长期的股权投资;另一方面,加工贸易是外商投资企业最主要的出口贸易方式。

1.2.4促进产业升级

加工贸易还对促进外商投资企业技术转让和推动我国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加工贸易的投资主体大多是拥有先进技术的外商投资企业。随着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吸收,加工贸易开始走出完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模式,走向劳动密集型与资本、技术密集型并重,乃至向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加工模式,并显示出我国在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2 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问题分析

2.1加工贸易产品技术含量低

我国发展加工贸易目的在于利用我国比较优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从20多年来加工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看,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就总体情况而言,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加工贸易企业总体技术含量不高,外商企业并没引入关键技术。直到目前为止,我国加工贸易的加工环节大都还处于劳动密集型水平上。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纺织、鞋类、玩具、家电、五金用品等产品依然是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主要构成部分。这一点可以从加工贸易的增值系数得到说明。

2.2与国内产业的关联度低产业波及效用小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产业链条短,生产能力集中于下游产业,零部件和原材料过分依赖于进口。加工贸易生产中简单的加工和组装占有较大比重,加工贸易的“大出大进”模式,对中上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小。

2.3利用加工贸易走私骗税的情况严重

我国加工贸易布局分散,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又涉及海关、外贸、税务、外汇管理等个部门,由于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不够,没有形成有机的综合管理体系,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大肆利用加工贸易渠道进行走私。据海关统计,2010年,全国海关查获30万元以上的加工贸易走私大案401起,案值33.3亿元,分别占全国海关查获大要案总数的36%和案值的54% ,2012年,全国海关共查获加工贸易走私大要案729起,案值45.9亿元。2012年,全国海关共查获加工贸易渠道走私大要案447宗,案值28.7亿元。2013年,海关查获案值超过亿元以上的走私大要案8宗,加工贸易渠道就占了5宗。工从走私货物的品种看,大多属于成品油、食糖、食用油、棉花、钢材、羊毛、电子产品等高税或国家贸易重点管制的敏感商品,一些商品关系国计民生,对国内经济影响很大。这类走私造成国家税收大量流失,国家贸易管制政策失灵,国内市场和民族工业受冲击。

3 发展我国加工贸易的策略

3.1提高国产产品的质量

加工贸易进口的原材料中间品,除了关税水平高以外,通常是国内不能生产或者质量品质不能满足加工贸易企业生产需要的产品。所以,提高国产料件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力争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标准,是解决我国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产业薄弱的根本途径。应当鼓励企业利用先进技术改造现有生产方式,并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以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工人。在税收、融资等方面对国内中间品生产企业给予优惠,增加对国内中间品生产企业的研发投入。加强政府在国内原材料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之间的沟通作用。例如,深圳市政府颁布了《深圳市关于鼓励来料加工业务使用国产材料的通知》。这样的鼓励政策有利于我国中间品行业的成长,促进加工贸易波及效应的发挥,最终将优化我国的工业结构,提高我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3.2实施产业评估政策积极引导外资投向

从事加工贸易必须以不损害国内产业和同类产品生产者的利益为前提。因此,必须将加工贸易的发展纳入国家产业政策的范畴。国家经贸委有关部门应对加工贸易合同进行必要的评估,以确定该项加工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否有利于国内经济和产业,会不会损害国内同类产品生产者的利益。对符合条件的加工合同,准予加工;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加工合同,海关不予登记备案,不允许加工。同时,我国应尽快调整和细化《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对于将鼓励外商投资所从事的产业进行细化,指明所要吸引的具体生产环节,而不宜继续采用笼统的规定。这样就可以引导外商将加工贸易中的高科技环节放在我国境内,提高加工科技含量。

3.3提升海关监督及管理水平

要根据《对外贸易法》和《海关法》等基础性法律,制定适应加工贸易发展要求的法律、法规,对现有的加工贸易管理法规中不完善、不明晰、不适应发展要求的规定进行修改和完善。在制定加工贸易管理法律、法规时要正确处理加强监管与促进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加强监管来促进发展,加大打击走私、逃税、逃汇等违法活动的力度,保护加工贸易企业的合法权益。要规范海关、税务、外经贸、工商等有关部门的执法行为,明确责任,做到严格执法,提高监管水平。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空转”制度对资信不良、有走私违规纪录的企业和国内外差价大、易冲击国内市场的重点敏感商品,仍缺乏有效的监管制约手段和税收保障机制。为进一步规范加工贸易的管理,对少数国内外差价大且海关不易监管的敏感商品和违规企业的加工贸易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制度,并加工贸易实行按商品、按企业分类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莫理宁.我国加工贸易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技发展,2012(8):28-30.

[2]胡浩.论出口加工区的发展及其对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J].网络财富, 2013(3):46-48.

[3]童西琳.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出路[J].商场现代化,2012(3):58-59.

[4]陈朴.加工贸易比重过大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12(1):12-13.

[5]冯博.从贸易方式走向与国际经济融合——中国加工贸易管理模式探析[J].科技资讯, 2013(4):139-141.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06.116

F752.68

A

1673-0194(2015)06-0177-02

2015-02-27

猜你喜欢

海关贸易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清代海关银锭漫谈
关于未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收支统计研究
外贸企业海关合规重点提示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
清代广东十三行与粤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