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二级预算编制与管理研究

2015-07-18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6期
关键词:院系预算编制流程

孔 丽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萍乡 337000)

高职院校二级预算编制与管理研究

孔 丽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萍乡 337000)

本文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实施二级预算编制与管理的意义入手,对高职院校中编制二级预算体系与管理进行了分析,并以经济系为例展开了着重探讨,分析其二级预算数据、程序和指标,并提出了完善高职院校二级预算管理体系的合理建议。

二级预算;编制管理;高职院校

1 我国高职院校实施二级预算编制与管理的意义

高职院校通过相关制度将各院系及部门的所有资金全部纳入预算,对各部门及二级院系支出实行分项目管理,将预算指标向二级院系及部门进行分解,各二级院系及部门的预算实行总额包干、独立核算,让其利、权、责协调一致,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同时,二级预算也是保证院系内部管控结构正常运行的科学方法。二级院系预算的编制以二级管理的院系为编制主体,各院系须同时编制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1.1二级院系收入预算的编制

各院系的预算收入由以下两部分组成。学院下拨资金:因各二级院系的学生规模,承担的教学任务等诸多方面均不同,所以学院在对其进行预算分配时,应首先依据学生人数下拨经费,其次再根据学院教育发展等因素导向性的下拨补贴,如鼓励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各二级院系自筹资金:这部分资金主要是指各院系的创收收入,各院系在使用这部分创收结余资金安排各项支出时,要注意须将其纳入预算管理。

1.2二级院系的支出预算编制

各院系的支出可分为人员支出、基本支出、专项支出三部分。在编制支出预算时,应遵循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的原则,在确保人员经费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安排其他支出。

2 高职院校经济系编制二级预算体系及管理分析

2.1完善经济系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系统

2.1.1流程规范

对经济系各个业务建立检查程序、职责岗位以及操作流程,经济系在购置作业方面会有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设备使用部门,在流程方面,也有日常管理流程、取得流程以及预算流程。那么,设定规范流程的目的就在于将各项任务都规范化,让不同岗位与经济系的各部门协调统一。

2.1.2职责确认

按照经济系的人事管理、物资采购管理、财务审批设定职责权限,这就可以避免经济系中各工作职能的重复交叉而相互推托,经济系的审批人就应当在授权范围中对该院系的业务给予审批,而经济系的经办人就可以按指示办事。

2.1.3任务划分

高职院校中的学院本级是从大局出发,承担院校整体发展与建设任务,与学院本级相比,系部则是更加独立的办学主体,例如,经济系就主要是侧重于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其任务划分就是进行经济学学生教育、专业建设、科研、人才培养等任务。

2.2编制二级预算数据和程序

高职院校经济系中的预算编制通常用零基预算法,其过程是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首先,可以对基本支出经费进行分解,包括差旅费、办公交通费、邮电费、宣传费、资料费、办公用品费等,这能够按经济系上一年的年末在职员工的人均定额标准进行分配。

其次,高职院校经济系的专项业务经费是按照发展与建设需要设置的专项经费,而归口管理经费就是经济系按照部门职责而归口的专项管理经费,包括经济系课程建设专项经费,这个经费只有经济系能够申请使用,可是需要优先提出可行性申请报告,并由预算机构评估。

再次,要对经济系中的人员经费进行核定,参照人力资源部分配制度,确定编制职责,然后核定工作量,而核定经济系这类教学部分的工作量比较困难,经济系的工作业绩包括科研业绩和教学业绩,其中,教学业绩涵盖学术讲座、指导竞赛、专业学科建设、教学运行等,还有经济系党务、行政等其他相关业绩,将工作量折算为业绩分后下发到经济系等系部,就能够融入竞争机制。自下而上的程序则与之相反。

2.3经济系二级预算指标

高职院校经济系的二级预算预制指标涵盖了经济系在职教职工课时津贴、工资与绩效、日常办公经费、学生活动经费、实习经费等。日常办公经费包括零星设备购置费、日常维修费、业务接待费(需要学院这级进行审核)、培训费、会议费、差旅费、交通费、文印耗材费、邮寄费、宣传费、办公用品费等。经济系的业务归口预算即按照其业务特性而确定的专项业务费。

高职院校的财务处要汇总来自于经济系等各个不同部门上报的二级预算和经济系业务归口管理预算,这样才可以制定出经济系在来年的二级预算指标,各个院系的总额要小于等于高职院校的总预算支出,还需要保留适当应急数额,可防止突发事件,并上报于院校的预算委员会评审。当院校进行预算评审时发现有异议出现,则要及时调整,并同经济系进行协商。

2.4预算调整

在对经济系的二级预算指标与业务归口管理指标展开调整时,需要明确调整规模、调整原因和调整项目,在学院领导和主管部门审核后上报于审计部门,将编制预算的调整结果在审计审核完成后报到院校进行最后审批,一旦没有获批,则不能对原预算进行调整。

3 结 语

高职院校能够通过二级预算管理体系的合理运作,使如经济系一样的二级院系的责、权、利协调统一,也就是把院系的目标责任同经济系里面的教科职工、部门财产和经济关系保持一致,并让管理放权,使经济系有独立的自主权,并充分发挥办学积极性,在竞争机制引入后,就能够更加出色地发挥院校及系部的导向与激励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会计学会.教育财会改革论文集[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45-146.

[2]潘庆阳.高职院校构建院系两级预算管理体系的探索[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66-68.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06.026

G717

A

1673-0194(2015)06-0039-01

2015-02-12

猜你喜欢

院系预算编制流程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高师音乐院系艺术实践周实效提升策略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