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快慢线行车组织方法

2015-07-18韩道明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1期
关键词:城市轨道号线轨道交通

韩道明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气厂

城市轨道快慢线行车组织方法

韩道明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气厂

城市轨道采用传统的站站停车方案已无法满足现有客运需求,进一步挖掘城市轨道的潜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快慢车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缓解交通压力。本文以西安市地铁二号线为例,通过分析西安市地铁二号线的运行参数,并与其他城市地铁运行参数进行对比.

城市轨道;行车组织;快慢车

前言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基本上采用传统的站站停车方案,运营组织形式简单,随着城市道路日益拥堵,城市轨道客流量急剧增长,传统的行车组织方式已无法满足现有客运需求。城市轨道交通的快慢车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列车旅行速度、压缩旅客出行时间、优化列车运营组织、提高系统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有必要逐步将快慢车方案用于城市轨道。

1.车运行组织方式

1.1.立运行与运行交路

每条线路应设双线,应按右侧行车规则,组织上下行独立运行,根据全线客流的不均衡和站间OD特征,宜组织列车不同交路折返运行。

1.2.慢车运行组织

快慢车运行组织的实质是在传统站站停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客流预测的结果,对部分站站停列车(慢车)的停站序列与停站时间进行优化调整,衍生出一定比例的非站站停列车(快车),快、慢车同时在同一线路上按一定方式组合运行,实现系统效率的最优化。快慢车中的慢车实际上就是常规的站站停列车,而快车是不同停站序列的各种非站站停列车。

2.例分析

西安市地铁二号线首通段于2011年9月16日顺利通车试运营,南段于2014年6月16日开通。目前日均客运量超过50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达到73万人次。地铁二号线线路长度为26.133km,有21座车站,平均站间距为1.31km,旅行速度为33.3km/h。

2.1.车运行参数概况

西安市地铁二号线目前运行周期104分钟,上行单程运行时间47分05秒,下行单程运行时间46分55秒。上下行区间运行时间均为35分30秒,上行停站时间11分35秒,下行停站时间11分25秒。

2.2.他相关地铁列车运行参数

成都、苏州、沈阳、杭州、郑州5家地铁最新主要列车运行参数结论:

(1)从平均站间距来看,西安地铁2号线平均站间距为1.31km,小于杭州、郑州、成都2号线及西安1号线,大于苏州、沈阳及成都1号线,为地铁线路中间常规值。

(2)从站间距和技术速度来看,除成都地铁提升运行等级使其速度较高外,西安地铁2号线技术速度44.17 km/h位居第3,低于杭州及西安1号线,高于其他地铁线路。由此得出地铁较长的站间距离使其速度较高,站间距离是影响列车速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3)从旅行速度来看,西安地铁2号线旅行速度位居第3,低于杭州及西安1号线,高于其他地铁线路。

因此,可以看出车站站间距直接影响列车最高运行速度,降低了列车旅行速度。

2.3.慢车方案设计

通过快慢车方案有效地提高列车旅行速度、压缩旅客出行时间、优化列车运营组织、提高系统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缓解交通压力。快慢车方案制定步骤如下:

步骤1:分析线路基本运营状况

线路基本运营状况包括车站数量、线路长度和发车间隔。西安地铁二号线共开通车站21座,线路全长约26.133 km,发车间隔约为6min。二号线车站数量较多,而且发车间隔小于适用非站站停车方案的发车间隔8~12 min,具备采用快慢车方案的前提条件。

步骤2:分析客流特征

二号线上、下车客流量分布很不均衡,且客流密集的大站在线路中间隔分布,其余车站的客流量不大且较均衡,因此,采用快慢车方案是有利的。

步骤3:确定快慢车开行比例

确定快慢车开行比例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因素。

(1)客流条件。二号线上、下车客流量的不均衡程度较大,且二号线运距较长,某些大站的客流量较大,为了保证一定的服务水平,应当加开快车的数量。

(2)交路条件。为了简化运营组织,增加列车停站的规律性,快慢车的开行比例应与交路比例相适应,并尽量避免旅客同线换乘。

步骤4:确定快车站

为了尽可能地提高快车的旅行速度,按照需求—供给匹配原则计算各站需要停靠的列车数量。

3.语

缓解城市轨道交通压力,满足客运需求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的快慢车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列车旅行速度,节约旅客出行时间,提高系统服务水平,缓解交通压力。由于西安市地铁二号线客运量增长迅速,且线路各站点的上、下车客流量分布不均衡,可以考虑通过快慢车方案解决高峰时段输送旅客能力不足的问题。

[1]方蕾,庞志显.城市轨道交通客流与行车组织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5,7(5):42-44.

[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徐新玉.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交路形式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0,32(9):55-58.

[4]潘寒川,杨涛.市域轨道交通快慢车组合运营的通行能力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10):48-51.

[5]向红.地铁快慢车模式研究体系的建立[J].铁道工程学报, 2014,31(8):101-104.

猜你喜欢

城市轨道号线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无线传输应用
城市轨道盾构区间监控量测实施及地表形变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思路探究
城市轨道站点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分析
万科,关于城市轨道的地产阳谋!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