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的公司化管理模式
2015-07-17夏玉杰
夏玉杰
摘 要:在新一轮政策利好的环境下,通过改革学生管理模式,使学校与企业充分接轨,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职业技能,满足社会、企业对高职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公司化”管理;高职院校;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19-01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国家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和有力支持。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能否抓住这一次发展良机,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工作能否与社会接轨。本文将探讨在高职院校实施公司化管理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并尝试总结出其实施策略及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现状
在高职院校千方百计扩大生源的形势下,招生分数线几乎已成摆设,学生素质整体下滑的趋势使得学校的管理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学生无视校规校纪,迟到、旷课、早退现象频繁,抽烟、喝酒时有发生;自学能力普遍欠缺,有自暴自弃的倾向;学习、生活没有目标、没有追求,对学校和班级活动充耳不闻、沉浸于网络游戏等等。
究其原因无外乎: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不系统、目标不明确;由于担心生源流失,学校的管理工作畏首畏尾;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而实践课程又不能切实满足学生需求;校内活动缺乏新意,学生没有感受到职业教育与中学生活的不同之处。以上问题的解决有待于教育教学的积极变革。
二、实施“公司化”管理的意义
所谓“公司化”管理,就是将企业管理方式、组织结构、薪资报酬等模式“请”进校园,对班级和学生进行类似于公司化的管理。这一新颖的管理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管理中的量化考核,更有助于提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首先,“公司化”管理模式让学生以竞争的方式争取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以奖罚机制促使学生出色完成本职工作,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公司职员之间不仅存在竞争,更重要的是与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在学校施行“公司化”管理通过设定具体的工作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共同完成,增进同学间的感情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另外,“公司化”管理使学生充分参与到班级“公司化”运作的过程中,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能逐渐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这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定位和毕业择业有指导意义。而且,“公司化”管理的过程也是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过程,这还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充分发挥特长,树立自信,让学生有更清晰的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
总而言之,实施“公司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目前一些职业院校将教育重点放在技能培养方面,忽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进入社会后无法适应严格的公司化管理。及早让学生感受到“公司化”的管理模式,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初步培养起良好的职业道德、职场纪律等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三、实施“公司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要想将班级“公司化”管理模式有效地实行下去必须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转变学生思想,帮助学生树立迈入校门就是进入社会的观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一旦迈入高职校门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学生身份了,而是要以公司职员的身份来要求自己。公司的业绩与形象与每一位职员休戚相关。这一观念主要由辅导员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反复对学生进行灌输。
2、以班级为单位,建立 “公司化”的相关组织结构。在班里选出最高管理层,并设置相关的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可以分为:行政部、事业部、团支部以及监事会。其中行政部主要负责人力资源、后勤保障、活动策划与实施、纪律监督与检查等事务。事业部主要依据专业进行部门设置。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可设置工程部、设计部、造价部、技术部、财务部等。团支部主要由团支书负责,及时关注同学的思想动向,为同学做思想工作,帮助同学入党。监事会起到对班级整个公司化运作的监督作用,尤其是对班级主要负责人的监督。班级还要选出总经理一名和各部门的负责人。其中总经理负责全班事务并对辅导员负责。
3、要逐步营造企业文化。班级“公司化”后,一定要在全体“员工”中间营造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让全班同学展现出一种精神风貌,产生一种凝聚力。这样的企业文化应该是积极向上,充满挑战,合作友善的。辅导员还要努力使自己或者培养“总经理”成为这个公司的灵魂,为“公司”注入一种气质,使全体“员工”能为这一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4、要建立奖惩机制,做到赏罚分明。既然实行公司化管理,就应该有相应的薪资制度。建议各高职院校在新生入学后为其建立虚拟账户和虚拟工资。设定基本工资,并根据“员工”表现对工资进行浮动调整。对无法满足“公司”要求的“员工”要扣除其工资。虚拟工资与学分挂钩,年终进行虚拟工资统计并根据工资数额来换取学分,工资额达不到要求,无法拿到足够学分,将影响学科成绩甚至最终能否顺利毕业。
四、实施“公司化”管理模式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班级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必须与社会接轨,可以以顶岗实习的方式到企业进行锻炼,掌握最新的企业管理经验和最先进的一线生产技术。只有教育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有效得实施“司化”管理。其次,“公司化”管理要求各专业教研室必须制定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工作任务。有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学生才能充分参与其中,工资及奖惩机制才能付诸实践,学生也可以通过具体的任务找到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再次,高职院校毕竟不同于社会,教师要把握住“度”,切不可使学生过分功利,影响整个班级的团结。最后,学校要在硬件和软件上充分支持“公司化”管理,学校应与企业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校企合作,借助企业的实训场地和一线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其综合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晓蓉,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5).
[2]李佳瑚、邓宁,实施公司化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