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从学生需要出发创设情境

2015-07-17从晓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和尚情境作文

从晓

[摘要]优秀教师的课堂一切都是以学生为原点的,课堂的情境都是原生态的,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用自己的言语无意识地推进着课堂教学的走向。教师完全处于帮助、引领、参与的地位,这样的课堂一定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立场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00005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恐怕是这个‘老大难中的‘老大难。”确实作文教学一直是制约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是教师和学生心中永远的痛。作文教学要不要教,教什么,怎样教,始终是中学语文教学争论不休的话题。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凌宗伟老师在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高三(4)班讲授了一堂材料作文课,用丰富的学养和人格魅力,彰显了一个老教师在课堂上的从容若定,明确回答了作文必须教这一母题。更重要的一点是,学生敢说、会说,忽然发现作文课不那么让人讨厌了,“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个“用一辈子来备这堂课”的特级教师的课堂可圈可点的地方太多太多,我只想谈一点——课堂的一切都是以学生为原点,课堂的情境都是原生态的,学生用自己的言语无意识地推进着课堂教学的走向。

让我们走进高三(4)班,走进凌老师的课堂,还原一个个教学细节,感悟生命撞击的教学情境。

【案例材料作文回顾】

有两个寺庙,其中一个寺庙的僧人如果去菜市场买菜,一定要经过另一个寺庙。而每当此时,这个寺庙的僧人总是要出来与之“斗法”。

一天早上,一个小和尚去买菜,刚路过这个寺庙门前,就见该寺庙有个小和尚出来,拦住了去路。“你到哪里去?”小和尚问道。“脚到哪里,我到哪里!”买菜的小和尚回答道。问话的小和尚无话可说,败下阵来。回来请教自己的师父。师父面授心机,说:“明天继续问他,他如果还是这样回答,那你就问他:如果没有脚,你到哪里去?他一定就回答不出了!”

第二天,小和尚早早地就等在寺庙门前,以为自己这次一定胜券在握了。一看见昨天那个买菜的小和尚提着菜篮走过来,就急不可耐地冲上前去问:“你到哪里去?”“风到哪里,我到哪里。”小和尚不慌不忙地回答道。问话的小和尚再次语塞,不知如何回答,只得再次回去请教师父。

师父这次有点不高兴地说:“你怎么这么笨啊,你就问他:如果没有风,你到哪里去?他一定答不出来了!”师父进一步补充说,“如果下次他再随便编个名目,比如水到哪里,我到哪里。那你就问他:如果没有水,你到哪里去?他一定答不出了!”

听了师父这番话,小和尚高兴极了,他心里想,自己明天赢定了,看你还能变出什么花样!

于是第二天,小和尚又早早地等在寺庙门前,一看见那个买菜的小和尚提着菜篮走过来,就又再次急不可耐地冲上前去问:“你到哪里去?”“我到菜市场去!”小和尚不慌不忙地回答。问话的小和尚又无言以对了。

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低于800字。

这则故事的立意是多元的,比如小和尚角度可以有:不要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师傅角度可以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放到哲学背景下,就是人到哪里去的归属问题。有关文章的立意,凌老师通过开头的视频,让学生默契地理解,很快正确得出立意,这里不做赘述。

【案例背景】

本次公开课凌老师借班上课,所在学校金沙中学是一所三星级学校,属于三类生源;高三(4)班是一个文科班,任课教师反映学生不爱学习,上课经常默无声息,学生的眼神是空洞的,没有一点学习热情,甚至连一点掌声都不愿给教师,始终把自己当做一个看客。

【案例反馈】

下课时,凌老师要求学生完成作文,问及学生什么时候能完成,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今天下午。”他们的语文老师非常诧异,因为学生平时最怕的就是写作文,一篇作文要拖到一个星期都不能收全,凌老师有何魔力,一堂课就让学生不但不再惧怕写作文,而且迫切想要写作文,感觉到心里有太多的话要用笔写出来,一吐为快?

感觉要将心里的冲动赶紧写下来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在场的每一位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一位教师都是幸福的,因为“优良的教育就是如何给予个体美好事物的经历”(刘铁芳语)。而其中的关键是情境,是依据教育细节而生成的情境,这更坚定了我认为“教育是农业”的看法:在学生需要除草的时候,凌老师拿着锄头出现;而在学生需要水的时候,他提着一桶水出现。就在此时,我忽然理解了凌老师所说的 “我从来不备课”的含义,他的不备课是从来不预设的代名词,他的课堂生成是随时随地的。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倏忽而逝,而凌老师凭借明锐的观察力紧紧抓住,并使之成为最鲜活、最珍贵的课堂教学资源,这一资源的生成靠的是他丰厚的学养,这是情境化的教学体悟。

凌老师课后告诉我们,他对这堂课是有这样一个大致的设计的:呈现材料——解读材料——拓展思路——确定主旨——写作建议——学生写作。但在实际教学中,基本上没有按照课前的预设展开。他说,教学需要预设,但到了课堂上,整个流程是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展开的。这就是杜威强调的儿童立场。

这两堂课实际的流程是:多媒体引入——材料阅读——分享各自理解——换个角度思考——拓展开去——确定主旨——片段写作——互评互议。这当中,教师的指导是随机的,贯穿始终的。整个过程精彩纷呈,下面截取两个片段与大家分享。

【教学情境一】利用多媒体将学生带入作文情境

凌老师: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你们对作文感兴趣吗?

生:不感兴趣。

凌老师:为什么不感兴趣呢?(就这样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

接下来凌老师就从学生不知道从何入手的苦恼切入教学。

凌老师:上课前大家看了一个视频,能说说这个视频的内容吗?

生:喇嘛堆沙画。

凌宗伟:不是简单的沙画哦,是彩沙坛城。坛城(Mandala)是藏传佛教密宗的一种仪式,它通过彩沙绘成圣坛的繁复过程,在绝对需要静心的行为里体会和参悟,以达到智慧的境界。一帮喇嘛,用彩沙堆成一个圣坛,整个过程需几天甚至一个月。大家猜一猜,当这个坛城堆好以后,他们会干什么事情?

生:祭祀。

凌老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吹掉,因为这是个美好的东西,要让它飘到各地去。就是当这个彩坛完工得很精美的时候,就让它消失了。

凌老师:对了!为什么要吹掉或毁掉呢?这个过程很辛苦的,很仔细的,几个高僧在花了整个月的时间,好不容易把它堆成一个坛,色彩斑斓,还是立体的。为什么不留在那里供人欣赏,而要毁了它呢,你想到了什么?能不能想出一句很有理性的,或者很具哲理的话?不高看哲理,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哲学家。所谓哲学就是谈做人做事的道理,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大家可以商量商量。

生:美好的东西难以长存。

生:美好的东西即使被摧毁了,但精神永存,它是可以留在心中的。

生:再美好的东西也只是过去,更重要的是未来。

凌老师:有同学提到精神,精神上可嘉,什么样的精神呢,美好的精神,还有没有?(生私语:耐心)多少人堆的?(生:好多人堆的)告诉我们什么?知道老师在看这个视频的时候,想到最多的是什么词语吗?做老师的更重视的是你们在我们这里学到了什么,至于说你考取了什么大学,对我来讲,并不重要。而考取了什么大学对你们重要不重要?

生:重要。

凌老师:这就是老师跟你们的区别,其实你们最终走向哪儿,对我来讲,在某种程度上说不重要。但是当我在跟你们交往的这个一年、两年、三年,乃至就今天这一刻的时候,我觉得学习过程比前途更重要。

写作文也是如此,重要的是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换一种心态,许多情况下你觉得作文对你来讲是焦虑、纠结;如果把它当堆坛城来看,是一个过程,一种探索,一次经历,也许就是另外一种心境了。

高考要考作文,而且很多时候考的是材料作文。拿到一个材料以后,我们如何来思考,如何来圈定写作的那个入口?我们来看一下发给你们的材料。换一换思路,谈谈怎么知道这材料写了什么。

【点评】

如果在凌老师的课堂上有预设的话,这是唯一的预设。在看到视频的刹那,我误以为是一个平常的导语,准确地说,用一个魅惑的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我误以为视频的影响会随着弥漫的彩沙无影无踪。但看到最后,我发现错了,这个视频是为了告诉学生一个道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里的过程指向一点,就是写作过程。课前的五分钟看似闲扯,其实是凌老师和学生共同织就的环形结构:学生怕作文——凌老师认同——学生认为过程比结果重要——凌老师认为作文重写作过程就不害怕结果不如意。在这里,我对凌老师的课堂结构而赞叹,也为凌老师的民主课堂而鼓掌,他“深深理解孩子的欲求”,对孩子害怕写作文并没有指斥,也没有说教,而是表达出认同“我知道你们不感兴趣”,表达出作为一位长者的温柔的同情和悲悯,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像家人一样”,他的诚意一下子得到了学生的悦纳,为下面的成功对话提供了宽松的氛围。对话在凌老师的引导下逐步推向深入,“不感兴趣是不知道有什么好写的”,“那我们就看看这个视频体现了什么哲学思考?”当学生由沙子的结局想到各种各样的原因,他抓住学生倏忽而逝的灵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视频的含义。这时的课堂已经由原先的沉闷变得热闹起来,教室开始形成螺旋式的波浪,一个学生的回答激起另一个学生的灵感,一个学生的回答成了另一个学生反驳的对象,学生的思维在冲突、在碰撞、在交融,这应该就是生活在当下的教学,是教学的美好时代吧。

【教学情境二】利用情境生成教学内容

凌老师:好,还有谁想拿过来分享的?我看到你们要表现自己就很开心,你说说看。

生:这是我人生第一次上街买菜,走进人山人海的菜市场,我就像滚滚河流中一只漂泊的小船,被身旁的人挤来挤去,一直被挤到了市场的中央。我就像丢了魂一样站在那里,不知所措,紧紧抓着钱的手,已经渗出了许多汗水,内心“砰、砰”的像战国时期勇士击的鼓声。我无助地看着四周,不知该前去何方,这时突然觉得没有母亲在身旁,我就像在海上漂泊的小船,找不到停靠的海港,在那里随波漂泊。此时我才知道,我是那么的依赖母亲,而且依赖的程度是那么的深。我握紧拳头,咬了咬牙,来到了卖肉的摊前,微微地张开了双唇,声音小得就像蜜蜂般。但我最终还是说出了“买二斤肉”四个字,说完后我内心被堵塞的门终于打开了。

凌老师:我们大家来评一评他这段文字,首先来说说这段文字写得好不好?

生:好。

凌老师:好在哪里?有没有细节?

生:有。

凌老师:是有的。除了有细节,再看看这篇文章写得好在哪里。这个有点为难你,你说说看。

生:语言很好。

凌老师:怎么好?

生:用了修辞。

凌老师:怎样的修辞,具体说说是哪里用了?说话不能让人摸不着头脑,一定要说清楚它好在哪里。说它用了修辞,什么地方用了修辞,这个修辞用得好在哪里?“我就像滚滚河流中一只漂泊的小船”,是不是比喻?是的。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什么?失去了风帆,失去了船舵,随时随地会被海浪所淹没,在这浪潮中,他用到具备的文史知识,想到了历史故事,文字就有文化了,他把历史故事同自己的故事融在一起,文字就容易理解了。

生:他善于描述,前后呼应、结构清晰。

凌老师:好,你请坐。作者准备出手的时候又把这个情节给拉回来了,而且在句式上没有完全重复。这告诉我们前后呼应,不断出现的那个精彩的句子要有细微的变化,不要老是说“那是一棵高高的白杨树”,同样写白杨,句子要有变化。我建议各位同学学学他的构思,你看他最后呼应了,“此时我才知道,我是那么的依赖母亲,而且依赖的程度是那么的深”,可想而知,他要说的一个主旨是我们不能依赖别人,要慢慢地学会自己独立地应对生活。这样的文字写出来会不会得低分?不会的。这样的文字跟议论文比让人耐读。我要颠覆大家的观念是,尽可能写写记叙文。记叙文有故事,一个有故事的人是会写文章的人,记叙不好议论必然不会好,所有会写文章的人都是会讲故事的。

【点评】

凌宗伟老师说:“我很少写教案的。”不写教案怎么上课?原来他的不备课是因为教学情境的设置是由学生决定的,讲什么也是由学生决定的。这正如《华盛顿邮报》说:“当我们越是想让孩子们达到我们设定的目标时,我们往往离目标越远。所以作为教师有时要回到教育的起点,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够真正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这个起点应该就是当下的情境。本堂课的作文教学凌老师讲了写好作文要有细节,要有修辞,要首尾呼应。其实,作文出彩远远不止于此,凌老师为什么选了这三个呢?因为这位张同学就用了这三种手法。这是张同学描写的片段:“我无助地看着四周,不知该前去何方,这时突然觉得没有母亲在身旁,我就像在海上漂泊的小船,找不到停靠的海港,在那里随波漂泊。此时我才知道,我是那么的依赖母亲,而且依赖的程度是那么的深。”张同学这段并不长的文字有细节,有比喻的修辞,还注意到与前文的照应。张同学是一个很不自信的孩子,回答问题的声音很低,其他学生对他这段文字也不欣赏,但凌老师就拿这段文字来分析妙处。当一个个冷冰冰的文学术语化作鲜活的描写,并且由学生的笔下流淌出来,学生的学习激情一下子激发出来,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片段,并开始学着凌老师的样子评点同学的作文。虽然时处隆冬,但凌老师身着羊毛衫,学生也渐渐地将外套脱掉,因为生命之火在燃烧,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学什么更重要,换言之,个体如何进入学习中的生命姿态比学什么更重要。

依据当下情境、依据学生的课堂姿态而推进的课堂必然是成功的,因为它与学生的精神吁求紧密相连,与学生的精神成长紧密相连。这样的课堂在学生的求学生涯中必然是难以忘怀的,因为这是学生的一个崭新的起点:啊,原来写作文是多么生动、有趣的事,从此爱上写作,爱上用笔发出声音的行走方式。我想,这样的课堂应该就是未来课堂的样子吧。

(责任编辑陈剑平)

猜你喜欢

和尚情境作文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三个和尚有水吃
小和尚
小和尚的烦恼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小和尚的烦恼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