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诗歌编辑的诗
2015-07-17
编者的话
诗歌创作圈子化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文人相轻”这个毛病于国人来说大概是永远也改不掉了,当然,文学界对于这一点是死也不肯承认的。文学圈子里的相互攻讦,无出诗歌圈其右者,动不动嘲讽对方“不懂诗”,体温上升,脑门泛红之际,用显影墨水书写在马甲背上的“狭隘与霸道”灿然隐现。污泥浊水里生长出来的花朵,其艳如炽,花瓣分泌出来的毒素足以杀死一头非洲野牛。他们忘记了诗歌创作自古以来就是异彩纷呈,流派迭出,风格各异,故尔,党同伐异可以休矣。前些日子与一位诗人谈论诗歌创作,后来战火蔓延到近来走红的“乌青体”,据说诗坛的几位前辈大佬甚为愤慨,论说这不是诗,什么也没有!听闻此论,不觉莞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贵手高抬,不仅仅是武林中的事情。其实乌青的诗还是有些想法的,比之有些“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的口水诗还是要高明一点。乌青的空洞无疑是表达了一种感觉,不揣冒昧地想,在“伪诗”大行其道的当下,这岂非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一个先兆?锅里的水都快开了,鱼竟然没有感觉到?回眸当年《新青年》奔逸绝尘的诗歌编辑者们,眼下正是考验诗歌编辑职业操守,兼包并蓄雅量的时候,执斯业者岂敢瞠乎其后?编辑是个为人作嫁的职业,当个编辑不容易,而诗歌编辑遇见的都是神仙,整日里念兹在兹,归置嫁衣,济乎其事,臻乎其美,更是不容易。本期《雨花》诗歌栏目的星空属于他们,请欣赏四位资深诗歌编辑的作品。因为大部分读者都熟知这几位诗人,所以没有完整地介绍他们的勋业,恳请作者见谅。
总盼望遇到“大师”级的人物,据说诗人马铃薯兄弟曾经遇见过,还写了一首《我们的大师》以记之:
进门的一刻他大声地发问
谁掌的大勺
连蒜头都不切一切就烧菜里了
我们惊讶得合不上嘴
还没见到人
我们已经口服心服
我们已经五体投地
大师总是忽隐忽现的,神龙见首不见尾。到底有没有?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遥望夜空,企盼着有几颗流星划过,炫耀一下我们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