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财产关系中的物权法适用
2015-07-17张琳
张琳
[摘要]财产关系在是一种物权归属问题,在婚姻家庭的财产关系中,处理相关问题除了会适用《婚姻法》,也会适用《物权法》处理相应的财产问题,物权法与婚姻法之间在财产关系的调整方面存在一定的交叉。
[关键词]家庭;财产关系;物权法
[中图分类号]D9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08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39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物权法》的设立对家庭财产关系立法的影响
(一)《物权法》对物权动态变动的规定完善了家庭财产关系的动态调整
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的规定以及婚姻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婚姻法以及婚姻法解释中对于家庭财产关系的确认和归属只是一种静态上的确认。例如,《婚姻法》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婚姻法只是规定了“什么样的财产归谁所有”,但是对于财产所有权的变动和行使“财产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归谁所有”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定。
《物权法》对物权动态变动的规定完善了婚姻法在家庭财产关系归属的确认方面的缺位,物权法详细的规定了动产物权以及不动产物权的变动规则以及所有权确认方式,同时针对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对于共同财产或家庭特定财产的管理、使用、收益以及处分等权利的行使、行使权力的范围和限制,以及对内对外的责任等物权动态变动等问题。物权法对相关问题的完善,使得在家庭生活中的财产关系得以完善,适应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需要,不但利于家庭财产纠纷的解决,也有利于家庭成员与第三人之间交易的快捷和安全,保护了财产的动态安全。
(二)建立家庭内物权保护制度
由于家庭内部的财产关系属于私权领域,同时由于私权领域与公共领域的规则不尽相同,因此《婚姻法》对家庭内部财产关系的保护问题选择了逃避态度,很容易造成受传统思想影响下的父权家庭制度下,家庭中弱势家庭成员的财产权利受到损害。为了保障弱势家庭成员的财产利益,国家公权力应当适当介入。
《物权法》中有关物权的保护以及共有的规定对物权的保护措施、权利的确认、侵权的损害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家庭中家庭成员个人的财产权益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在有关共有的相关规定中,对于家庭共有财产的保护也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保护。
《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家庭内部财产关系的保护与救济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法律依据,对于家庭成员共有财产以及家庭成员的个人财产利益的保护与救济有重要意义。
(三)善意取得制度的确立维护家庭财产的交易效率和安全
为了保证交易安全以及经济稳定,提高公示的效力,在家庭财产的交易过程中,维护隐名共有人以及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变得尤为重要。
根据《婚姻法解释一》的相关规定,“夫妻一方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夫妻双方应当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他人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该规定不但不利于交易的稳定,而且加大了交易成本。例如,B自作主张欲将其与A共有的洗衣机卖予C,C为了维护自己交易的安全与稳定就必须查明该洗衣机的所有人是谁,以及洗衣机的售卖是否经过所有人的一致同意,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其他共有人因不知情为由宣告交易无效的情况。
为了解决隐名共有人以及善意第三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物权法规定了善意第三人制度,第三人有理由相信标的物由交易向对方拥有或者经过所有权人一致同意的,其他共有人不得以不知情为由撤销交易。物权法善意取得制度的确立有效地解决了家庭财产交易中隐名共有人以及善意第三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对于保护交易安全,提高交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物权法在家庭财产关系中的适用
(一)对家庭财产具体制度的不干预
虽然《物权法》以单行法的形式予以颁布,但是其仍属于调整民事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受到基本法的性质和地位的限制,《物权法》在调整财产关系时,其内容应当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这就使《物权法》在调整具体的财产关系时其调整作用具有有限性。因此,在处理家庭财产关系方面,物权法只是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具体的规定由《婚姻法》等相关法律予以明确。
以共同共有关系为例,共同共有包括夫妻共同共有、家庭成员之间的共同共有、合伙之间的共同共有和继承人之间的共同共有,由于各种共有关系之间由于性质的不同,在此产生的制度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物权法》在对共有关系进行规范时,只是在共有物的管理与使用方面做出了原则性、概括性的规定,并且多数为任意性规范。而具体到家庭财产关系方面,尤其是夫妻共同共有、家庭成员之间的共同共有,其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财产利益,有时还会涉及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人身利益,关系到家庭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由于家庭财产的增加,涉及到家庭财产售予第三方的交易也逐渐增加,因此,在具体的共有财产的处分与使用等方面,均应当由专门的法律予以明确。
(二)家庭财产利益不公平时的适度介入
物权法是调整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律,因此对于家庭财产关系的处理,物权法只是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对于家庭财产关系的具体事项并不多加干涉。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涉及家庭财产关系的法律并不完善,因此,在处理家庭成员之间财产利益失衡的问题时,物权法也会适当介入,维护家庭成员之间财产利益的平衡。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财产制包括共同财产制、分别财产制以及约定财产制。出于家庭共同生活的需要,共同财产制被广泛采用。但是对于夫妻一方隐匿、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等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以及一方不履行其义务的行为,另一方为了家庭共同生活,履行义务等原因,为了保护婚姻当事人或者债权人的利益,应当允许当事人分割共同财产,实行分别财产制。但是,专门用于调整家庭财产关系的《婚姻法》并没有对其作出规定,这不但不利于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利的保护,也不利于交易的安全。endprint
为了解决相关的问题,《物权法》第99条突破传统共有理论的限制,规定“共同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础丧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时可以请求分割”,这为夫妻分别财产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物权法》介人家庭财产关系的处理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使我国关于家庭财产关系的相关立法更加完善。
三、家庭财产关系中,《物权法》的具体适用
(一)《物权法》中强行性规范的例外适用
物权变动的原因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民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另一类是非基于民事行为而发生的物权变动。物权变动的公示原则只适用于因民事行为而发生的物权变动,因为当事人本人不为外人所知的意思表示不能当然地产生排他性的效力,否则会危及交易安全。因此必须将依民事行为而发生的变动予以公示。而非依民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要么是依据公法进行的变动,本身即具有极强的社会公示性,要么表现为某种客观的事实或事实行为,如合法建造房屋本身这一事实行为具备足以让第三人知晓的公示特征。我国《物权法》也对这两类物权变动进行了区分。根据我国《物权法》第9条、第23条的规定,原则上不动产和动产物权的变动要以登记和交付作为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但同时规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物权法》第28-30条对于非基于民事行为所引起的物权变动进行例示性规定,明确规定不需要公示就直接发生物权的变动。当然这种例示性规定并没有涵盖民事行为以外的原因而发生物权变动的所有情形。
婚姻领域内的物权变动是否需要遵循《物权法》规定的公示原则,如在法定夫妻财产制下,夫妻所享有的财产共有权是否需要公示。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我国的法定夫妻财产制是婚后所得共同制,只要夫妻之间没有另行约定,双方对婚后所得的财产享有共同的所有权,这是基于婚姻法的直接规定而非当事人之间的民事行为。而且结婚这样一个客观事实本身,已经具备了公示的特征,不需要另外再为公示。婚后所得财产即使登记在一方名下或由一方占有,只要没有特别约定,另一方作为隐名共有人或非占有人也当然享有共有权。因此《物权法》规定的公示原则在婚姻家庭领域只能例外适用。
(二)《物权法》补充调整的慎重适用
虽然《婚姻法》是调整财产关系的基本法,但是那种认为只要是《婚姻法》没有具体规定的,就适用《物权法》补充调整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比如婚前财产婚后产生的孳息归属问题。孳息是指通过自然的规律或法律的规定产生的收益,《物权法》第116条明确了孳息应当归物权人和债权人的原则。但夫妻中一方婚前的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孳息属于个人财产还是家庭共同财产,《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没有作出规定。如果直接适用《物权法》第116条的规定,则仍然属于个人财产,这很显然会挫伤家庭成员共同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因为有些孳息的产生需要家庭成员共同投入体力、精力和时间去管理,比如天然孳息的取得通常都要付出劳动,“法律规定天然孳息的归属,实际上就是对劳动的保护。”这时仅以“原物主义”确定孳息归属于原物所有人一方,有失公平。而法定孳息的取得都是因他人用益自己的财产,是物质投入被动的结果,与其他家庭成员的人力成本投入无关,如存款获得的利息。因此,从保护个人财产所有权的目的出发,个人婚前财产婚后产生的法定孳息,应当为个人财产。《婚姻法》将来修订时应该明确规定婚前个人财产婚后所得孳息的归属,同时《物权法》116条应当增加“但书”,即“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参考文献:
[1]朱红霞.物权法视野下的夫妻财产关系问题[J].云南大学学报,2012(25)。
[2]赵敏.谦抑语境下家庭财产关系的物权法适用一一以《物权法》与《婚姻法》的对接为切入点[J].西北大学学报,2011(41)。
[3]王荣珍.夫妻财产共有权取得的《物权法》适用问题[J].法学杂志,2010(10)。
[4]范李瑛.夫妻财产约定的性质及法律适用[J].烟台大学学报,2010(17)。
[5]滕蔓.夫妻财产制类型及其立法选择[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