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体育课安全问题的预防与策略
2015-07-17马维义
马维义
摘 要:小学体育教育是一项基础教育,但是,小学生因年龄小,在运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伤害。针对小学体育的特点,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以便减少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体育教学;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39-02
体育教学是人的机体直接参与运动的教育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伴随着走、跑、跳、滚翻等复杂的身体活动。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进行室外活动,经常会出现磕磕碰碰,甚至伤筋动骨的事情。安全事故的发生,容易给学生心理上带来恐惧,给学校经济上带来负担。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堂,秉承“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要求对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体育运动的美感中,强健体魄,感受运动的快乐。这就对体育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因此,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安全问题要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做出严格的规定,以便对活动中的事故做到防患于未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造成体育课程中伤害事故的原因
1、客观因素
(1)因设施存在安全隐患而导致的伤害。体育教学主要是在室外进行,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教学手段,具有运动性、激烈性、对抗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并且大多数体育项目都需要借助器械等进行练习。可是,因种种原因,学校的场地、设施、器械有时不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有的设施安装不牢固,场地不平整等,都易引发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有的学校体育教师缺少,学生班级人数众多,体育课教师任务重,体育器材无专人看管,小学生活泼,好奇心强,有时在老师无暇顾及的情况下,攀爬单杠、抛实心球等对于小学生比较危险的器材,也会导致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2)环境因素。不适当的温度、光线、空间大小和噪音等物理因素的连续刺激,有时会超过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影响学生上课的情绪,从而引发事故的发生。
(3)意外事故导致的学生伤害。“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有时会出现体育教师和学生不能预见、不能抗拒的原因也会引发体育教学的伤害事故。学生在学习一些对抗激烈,强度较大的内容时,有时会因为身体动作不协调或者动作不规范出现擦伤、摔伤、扭伤,甚至骨折等意外伤害事故。
(4)学生自身因素。学生身体本身存在一些先天性疾病不适宜参加某些体育运动,但学生没有告知教师而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学生缺乏锻炼,体质单薄等因素在运动过程中也易诱发安全事故。
2、主观因素
(1)体育教师缺乏安全责任意识。体育教学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体育教师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要求更高一些。另外,体育教学的本质就是以身体活动的教学,运动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对教学过程的安全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疏忽大意。没有对学生进行全面必要的安全教育,就极可能引发一些伤害事故。
(2)体育教师素养不足,对教学内容及方式的安排不科学。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身心特点及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合理的内容和适当的方式组织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而言,由于一些不科学的安排导致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如上课前未做课前常规教育,没及时的要求和提醒学生上体育课的注意事项,未充分做好运动中保护措施或者教学内容、难度、强度等明显超过了学生的正常身体承受能力。
(3)学生自身原因造成的伤害事故。小学生的年龄尚幼,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维持时间短、情绪容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能力差,甚至不听从教师的安排,这极容易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如前滚翻过程中,学生开玩笑,起哄,或者练习动作不规范等,都容易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体育课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
1、客观因素的预防措施
(1)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体育安全问题,树立“安全无事故 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学校应当严格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开展教学内容。多渠道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定期举办安全教育报告会、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以校园网、校园广播、黑板报为载体,传播科学锻炼的安全知识。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安全问题,学习预防安全事故的知识。
(2)在练习的场地、器材和周围环境方面,教师和学生都应引起注意。练习时场地应平整;周围的环境应安全;校内的体育设施应派专人定期进行检查,对年久失修的设备要及时淘汰。
(3)教师加强处理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培养。体育老师要学习具备处理突发安全问题的能力,懂得简单的医疗知识, 清楚学校医务室的位置和医护人员的联系方式,平时注重对学生处理安全问题能力的教育, 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如不慎跌倒,在倒地前的瞬间降低重心,勿使后脑着地;由高处跳下时先屈膝,前脚掌先触地,减少震动。告诉学生受伤不要慌,尽快找同学或者老师帮忙等等。
(4)个别学生有特异体质,如:小儿多动症、皮肤不能暴晒、先天性心脏病等等。对于这些隐形的疾病,体育教师应协同学校在新生入学前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体检加以了解,为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卡,通过与家长沟通并签字的方式明确各自的责任。
2、主观因素的预防措施
(1)教师方面。①树立高度的安全责任意识。教师必须树立“安全高于一切”的思想,把体育课堂中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考虑周到,安全措施想到位,尽可能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检查场地、器材是否安全。要求学生检查服装,不要携带坚硬物品。在准备过程中尽可能把准备活动做好,做好热身运动等等。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也很重要,教师必须要把一些安全知识通过课堂教育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在运动的过程中嬉笑打闹,不按照科学的步骤练习都是极其危险的行为。
在体育教学活动准备前,教师要做好常规管理。通过理想的常规教育可以使学生掌握防止受伤的必要知识,可以使学生养成科学运动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中,忌讳上“放羊课”,或者将体育课上成随意的玩耍课、自由练习课。在一节课的运动之后,学生的心理和身体都很疲劳,还要安排合理的放松运动,有效缓解学生疲劳的状态。
②加强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热爱本专业,热爱学生,提高工作责任心。教师的品德、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优劣决定着学校教学工作的好坏。教师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细心呵护学生,就会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教师必须加强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与时俱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做好备课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和器材,对于每节课要有何种安全措施,均要做到胸有成竹。
③合理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的学情,学校的实际情况,季节的变化等等合理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并避免学生在活动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2)学生方面。①加强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学生应学会在运动过程中严格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学习安全防范的相关知识,同学之间要建立互帮互助的团结氛围。在身体有疾病缺陷或不适的时候,及时告知老师。
②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学生应养成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并学会有针对性地锻炼,弥补自己的不足。
③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必须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对个别操作要领不清的要及时向教师发问;必须在该体育项目适合的场地内进行活动;需要使用体育器材时,必须向主管器材的教师提出借用要求,同意后方可使用,用后立即归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