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策

2015-07-17郑华美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基础教学发散思维兴趣培养

郑华美

摘 要:想象是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鲜活动力,只有充满了想象,人们才能从现有的资料与知识中,发现和总结更前沿的科技。当学生敢于想象,勇于想象时,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从而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而小学语文教育恰好可以充当创新教育事业的领头羊。语文教育包罗万象,囊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各个知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必须要重视和发展小学语文教育。

关键词:基础教学;兴趣培养;发散思维;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77-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技水平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力不可缺少的要素,同时也决定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因此,科技发展迫在眉睫,而昨为发展科技的第一要素的想象力的培养,成为了当前的热点话题。加强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完善义务教育体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抓好语文基础教育

作为语文中最基础的拼音字母教育,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拼音字母教育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记住字母的形状和发音,教师可以以字母的形状和发音为出发点,启蒙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字母“o”的外形像什么?发音与什么很相似呢?对于这两个问题,学生们便可以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可能会联想到张大的嘴发出了感叹的声音,从而在自由的想象当中,加强了对基础拼音字母的记忆。

汉字教育也是语文基础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最以汉字文化可见一斑,因此,学好汉字,便可以启发学生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进行各个方面的研究和创新。同样,汉字教学也注重的是形与音的教学。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联想羊的叫声“咩”来记住“咩”这个字的含义。

词语教育作为汉字和作文教育的衔接点,起着连通的作用。学生只有在理解词义的前提下,才能记住它,进而才能应用得得心应手。在词语教育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动作和表情演示直观地让学生学习和记忆词语,例如“生气”“跳跃”“开心”“失落”等。而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成语,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制造一个故事情境,来描述这个成语,使学生见到成语便能够联想到背后的故事,从而实现轻松地记忆成语。

作文是学生通过观察生活进而表达自己感受的集中体现。要想做出一篇好的文章,便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如果说字母、汉字、词语的教学是对想象力的积累和吸收,那么写作便是对想象力最好的展现和释放。

二、培养深厚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古人云,寓教于乐。只有在对一件事物有了兴趣,才能真正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只有在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切磋的情况下,才能激发兴趣,达到双赢。创新没有固定的答案,没有对与错之分。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有着多变的情况和冒险的境地,这就要求学生有深厚的知识和文化基础,同时还要胆大心细,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稳扎稳打的实践能力。创新是主动的,只有亲自投入其中,才能体会到其乐趣和惊险,同时深化学生对固有知识的理解和解读,从而更好地运用到各个领域中去。

兴趣从艺术教育开始。艺术是最贴近人们生活的。艺术与文化息息相关,从千百年前,艺术文化便附着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人从一出生便有了存在艺术的头脑。小学生喜爱看动画片、连环画,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多是是形象思维。图画可以有效刺激小学生大脑中的学习区域,因此,刺激小学生的想象力的最佳选择便是图片。

中国的汉字属于象形文字,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图画的联想来促进学生对汉字的记忆。然而,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多数汉字被简化,已经失去了象形的意义,便限制了学生对汉字的想象力,从而加大了阅读的难度。因此,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要加深文字与图画一一对应的关系,加强学生的记忆。

三、打造新型创新人才

钱学森曾说:“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可见,教育作为一国之本,其旨在发展和培养各个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新型人才,关键不在传播知识,而是传播思维方式,这也是当今大学在教育方针上面对的问题和始终坚持的原则。

思维方式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早在16世纪文艺复兴的时代,资产阶级新思潮从艺术文化,从油画、音乐,以锐不可当之势,进而进入到政治领域,取代了贵族制度,真正成为了君主立宪的国家。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在这些繁华的外表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而我们要做的便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的教育发展必须要经过创新,只有改革教育制度,课堂才能具有创造性,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具有创造性。只有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才能使国家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国强民富。

科技是社会发展第一生产力。而科技发展的根源在于想象力,想象力的培养依赖于对学生科学的教育。教育要从实际出发,抓好基础知识教育,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积极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观察生活。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教育制度改革,完善教育体系,积极向别国学习,使教育管理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陈立钊.让学生在想象中成长——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小学时代:教师,2012,(11):23-23.

[2]洪莉英.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几点见解[J].新课程:小学(中旬),2011,(12):121-122.

[3]郑小海.多维角度激发小学生想象力的教学法初探[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7):201-202.

猜你喜欢

基础教学发散思维兴趣培养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灵动指尖的艺术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