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学前教育数学教学存在问题与策略

2015-07-17马洪涛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问题与策略数学教学

马洪涛

摘 要: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学前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深入到农村幼儿园数学教学第一线,通过调查与实践发现当前农村学前教育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需要我们及时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数学教学;问题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00-02

一、农村学前教育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数学教学“小学化”严重

“我们一年花了3000多元钱,孩子上了一年幼儿园还不会认字、算数,我们把小孩送到幼儿园,是为了让他们学识字、算数,如果一天就是唱唱跳跳,做躲猫猫这样的游戏,我们自己不会教吗?”一位家长的话,道出了农村父母的普遍心态。现在,农村幼儿的父母很多在城市打工挣钱,负责监护的多是隔辈亲属,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这些家长往往不易接受现代幼儿教育理念,科学的儿童观基本没有形成。幼儿园无奈迎合他们的要求,走“小学化”道路。特别是数学的学习,小班的幼儿以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与分解。

2、教学目标过于重视预设性

多数幼儿教师在数学教学目标选择与确定时存在着僵化的问题,过于重视目标的预设取向,一旦目标选定之后不论教学情景如何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定和教学评价的进行完全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这个指挥棒进行。导致整个数学教学成为教师按照既定“剧本”表演的舞台,幼儿成为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如果对教学目标缺乏全面的认识,每次教学活动仅以数学知识的学习为目标,那么将妨碍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3、缺少幼儿主动表达想法的机会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孩子也都有自主地和别人交流的愿望,教师应该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学会大胆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大多数教师都沿用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而这种教育方式,强调吸收,轻视表达,只注重孩子完整准确地吸收信息的能力,而没有给孩子留下表达个人意见的空间。孩子在幼儿园里,甚至大小便都不敢跟老师说,自己憋着,等老师允许去的时候才去。身体不舒服也不跟老师讲,等到家了才给父母讲。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大多不善言辞,对事物缺乏自己独到的见解,试想,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如何立于不败之地?

4、教学方法过于重视讲解法

教师在考虑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法和组织形式时,习惯于仅以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只强调数学教学的直观性,片面依靠讲解,把答案强加给幼儿。忽视幼儿的学习规律,甚至过高估计幼儿的接受能力,教学效果不理想。采取“灌输式教学”。即老师讲,幼儿听,老师问,幼儿答,老师演示,幼儿看。不管是否能消化,硬往幼儿的小脑子里灌知识,造成幼儿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并且课堂气氛不活跃,激发不起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5、缺乏科学的教学评价

现有幼儿园数学教学缺乏科学的教学评价手段。我们对幼儿的评价主要是以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为主体,以幼儿的学习成绩为主要的评价标准。这种评价侧重于学生的学习结果,以幼儿所学的课程成绩作为评价幼儿的主要依据和区分幼儿的主要手段,重视对幼儿的智育方面的培养,追求的是幼儿的高分数,以达到升入一年级学校的目的,而不重视对幼儿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协调全面发展。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1、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指出:“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关键时期。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发挥儿童潜能,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但是,当前许多幼儿园仍然存在“小学化”的现象,过早地用小学课堂教学的形式来组织幼儿活动。许多家长也要求幼儿园早一点教幼儿学识字、学数学、学外语,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所以幼儿教师要大力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定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2、全面确定数学课的教育目标,增加灵活性

目标的全面性是指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应思考在本活动内容和情境条件下“幼儿学会了什么”(知识目标)、“幼儿能学吗”(能力目标)、“幼儿学得有兴趣吗”(情感目标)。恰当处理幼儿园课程形成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生成”是指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和他人交互作用中自主产生的活动。教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和物质环境,关注、支持、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和交往,满足幼儿自主活动、自发学习的需要。“预设”与“生成”是一个连续过程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在预设活动的开展中,教师需根据活动展开中的实际情况,对活动内容、材料、开展过程等做及时的调整,使各种活动真正成为师生、生生积极互动、交流、共同建构的过程。

3、重视师生互动中的民主性

无论是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会,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都离不开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应该是双向的,即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都有交互。从本质上讲,师生互动是一个包括发生在多情境中的、具有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互动体系。幼儿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教师交流,参与营造共同的生活,养成自理生活的能力与习惯,并与周围更多的人接触和交流,体验人与人相互交流、理解、协作的快乐和重要,从而认识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倾听他人的意见,关心和同情他人,逐步构建良好的个性基础。

4、把数学教学融入到游戏、操作中去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它为幼儿提供一个愉快、轻松的数学环境。幼儿在游戏中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动作、思维都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将数学教育渗透其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游戏情境结合起来,就可以把数学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接受。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是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十分重要的途径。在我们生活的社会和物质世界中,种种物体都有一定的数量、一定的形状、一定的大小,并以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我们都可以加以利用。在生活中积极运用数学思想、知识、方法来解决各种问题。向幼儿进行启蒙教育,是幼儿生活和正确认识周围世界的需要,帮助幼儿运用数学思想、知识、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是我们教育目的所在。

5、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观察法要求教师收集大量真实的通过自然观察所获得的资料,提供丰富的反映幼儿发展状况的事实依据;同时也可根据需要,进行情境性观察,即将幼儿置于与现实生活类似的情景中,由评价人员对幼儿进行观察。调查与访谈法可根据需要设计问卷,了解幼儿在园内和园外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广泛收集幼儿发展的信息。建立档案袋法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对幼儿发展进行观察与记录,收集并分析幼儿的作品,经过整理后进行评价,以反映幼儿在一段时期内的学习过程与成长轨迹。测试法主要运用于幼儿健康的分析。对幼儿进行定期的体质测定,了解幼儿体质发展的现状以及变化趋势。评价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有侧重地选用多种评价方法,对评价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考虑,全面地评价幼儿各方面地发展。

猜你喜欢

农村学前教育问题与策略数学教学
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突破的几点建议
教育资源建设视角下的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解决方案
信息网络条件下党员教育工作问题与策略研究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