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的人格培养

2015-07-17戴秀珍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人格培养自主意识社会责任感

戴秀珍

摘 要:本文依据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出现了人格失落现象以及学科教学中人格教育的缺失,提出了语文教学中人格培养的三个方向:即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人格意志的培养和自主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人格培养;社会责任感; 人格意志;自主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75-01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说: “教育的第一要旨就是加强德育,培养学生人格”。人格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如日本的高中语文课本在其教科书的介绍中说:这本书要教给学生如何生活,通过国语的学习了解人生的真谛,使自己充分体会到人生的丰富,以便像一个真正的人一样活下去。然而,我国的各位老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多年来学科教育,都是围绕学科本身进行纯本体的研究,如如何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等,常常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以致当代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出现了人格失落现象。如: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虚荣狂妄;有的学生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有的学生对他人冷漠,缺少助人为乐的热情……这显然与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目标背道而驰。那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如何将人格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中呢?

中学语文教材,本身就是“文”与“道”的结合体。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人文教育资源,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为此,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多角度、多方面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以课本中的正面人物形象来给学生以示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表现出社会责任感的篇目和人物,如《纪念刘和珍君》《廉颇蔺相如列传》等篇目的人物形象。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应诱导学生形成对祖国的忠诚感,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工作认真负责,有集体感等一些积极的性格,促进学生对人生态度的改变,能正确正视自己。对祖国出自内心的爱,甘愿为祖国奉献赤诚,这是健康人格的灵魂。语文教材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比之其它教材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能陶冶人的情操。讲课时,可适时拓展、介绍体现作者人格方面的事例,给学生树立一个可以仿效的榜样。比如,在教《赤壁赋》时,我们就要展开作者的人格教育因素。要告诉学生苏轼在仕途顺利时,他锐意进取、济世报国的精神十分突出;而在一贬再贬后,还为百姓办了一件又一件好事:在徐州,他亲自带领官员防洪、筑堤;在杭州,他疏浚西湖,修筑苏堤;在广东惠州,他引泉入城,供百姓饮用……苏轼的人格魅力,显得格外鲜明突出。听着语文教师的介绍,学生对苏轼的责任感能不肃然起敬,从而产生出为国为民服务的责任感?

所以,以课本中的正面人物形象来给学生以示范,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语文教师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首要内容。

其次,要培养学生坚持、豁达等人格意志。中学语文课本为中学生提供了许多有着优秀的意志品质的范例。如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它为后人树立了一系列在逆境中奋起的光辉榜样,让后人以这些事例激励自己,做到愈挫愈奋,百折不挠。这样的内容实际上是一种人格化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反复研读,细心领悟,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引导学生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又如,读苏轼的《定风波》,我们亦可以感受到苏轼的人格魅力:“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虽处逆境屡遭挫折却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令人感佩。苏轼对自己仕途的总结是“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在仕途上几起几落,被贬达十余年之久,然而,在沉浮不定的人生面前,他表现出极强的意志力:横遭贬谪也罢,自请外放也罢,都没有使他颓唐丧志;不管身居何处,无论爵位高低,他都能随遇而安,有所作为,经得起折腾!读此文章,教师有意识地补充他仕途的状况,学生听了会无动于衷吗?

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人格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热情、乐观,具有胜不骄、败不馁的气质品性,这是健康人格的血肉。

再次,要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一个重要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一些篇目体现了这种张扬自我、追求个体价值的自主人格精神。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诗系列、《归去来兮辞》,等内容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以陶渊明诗文为例,作者陶渊明满腔热情地塑造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生活的厌恶之感,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的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寄托了自己的自我理想与追求,让我们获得了对自身生命存在的真理性感悟。他超越现实功利,追求精神与大自然的融和,显示了一种崭新的生命美学和主体形象。因为靠了主体意识、生命意识的帮助,陶渊明终于能够摆脱所谓“士不遇”给一代代士人带来的悲剧性痛苦了。还有李白的《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都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之情,彰显了李白人格的魅力,造就了李白的不同寻常,成为后人崇拜的男神。

所以,自主意识是一个人远离平庸、走向卓越的内在因素。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自主意识成为学生立身处事的行为习惯,化为他们改变生活、创造生活的精神元素。

总之,以上三个方面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基础与重点。语文教学要真正完成自己的任务,实现自身的价值,必须培养人,必须培养学生的人格。只有真正做到既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又塑造健康人格,才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真正得到提高,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目的和语文教育的价值。

猜你喜欢

人格培养自主意识社会责任感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自主写作能力
创建校园文化,丰盈学生人格
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