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2015-07-17柯义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审美意识语文教育培养

柯义

摘 要:《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就明确了语文课程肩负审美教育的使命,肯定了语文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一部分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语文教育;审美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380-01

《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就明确了语文课程肩负审美教育的使命,肯定了语文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一部分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基础,而语文课程中特别是文学课程教学中总是通过美的语言,创造美的意境,塑造美的形象来让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因此,审美意识的培养提高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内容。

语文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审美过程,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都是依照美的法则创作出来的文质兼美的典范佳作,从内容到形式、风格无不蕴含着美,语文课本织成一幅琳琅满目、绚丽多彩的美丽画卷,为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源泉。如何在教学活动中采用恰当的方法,激活审美氛围,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呢?

一、学会迁移,注重体察感悟

语文课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无比丰富的美的大门,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可以领略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清幽夜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伟气势,可以感受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多愁善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可以随朱自清共游月色下的荷塘,与徐志摩挥别夕阳中的康桥,可以从马克·吐温的小说中学到诙谐的闲适,可以从拜伦的诗剧中懂得奋斗的热情……学生从课本中获得的美情美意美理,可以滋养自己的审美意识。

语文蕴含着美,因为她源于美的生活。生活中的斗转星移、潮涨潮落、飘飞的柳絮、凋零的落花都那样富于情趣和诗意,都可以引起人们生命中的感动。可是目前紧张的学习压力使得学生的心灵干涸,精神生活贫乏,使他们无暇顾及生活中的美。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引导、训练学生审美意识的迁移,使他们能用自己敏锐的眼睛和聪慧的耳朵到生活中发现美的信息,用心感受品味纷繁浩渺的自然的神韵,注重体察感悟社会生活中动人的一点一滴。把语文的美和生活的美联系起来,二者就可以相辅相成,审美意识也就逐渐培养起来。

二、以读为本,注重感知品评

语文教学离不开对文本的阅读。阅读教学是欣赏词句的艺术,是品味作品的艺术,是调动情感的艺术,是拨动心弦的艺术。成功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种生动、活泼而又细腻的审美活动。在教学中,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注重对文本中审美因素的感知品评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朗读、美读、品读在教学中的运用。

朗读,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放声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及作者所传达的情感,为解读文本的美打下基础。优美的文章,精彩的片断,让学生熟读成诵,以达到全方位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和美感。同时,诵读又能加强语言积累,丰富写作语言,让学生在诵读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

美读,“就是通过口、眼、耳等各种感官,全身心进入文本,从而产生审美愉悦、激发审美创造、陶冶心志的一种审美阅读活动”。通过美读,变无声为有声,利用音韵美把教材中美的内容充分表现出来,使读书成为一种美的享受。指导学生对篇篇课文都美读,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像、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就会收到美的效果。

品读,是教学中的重点,目的在于进一步体会作品的语言美。文章中的精彩句段、写法上有独到之处的内容,都可以做为品味点。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文本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感、情味感,让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品味,进一步地感知文本的美情美意。

三、启迪思维,注重审美想像

读优美的诗文,就是体验语言文字所创造的优美意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对文学作品的感悟,最重要的一种心智活动就是审美想像。作品的语言文字,要还原为读者脑海中的艺术形象,需要想像;作品的原有画面、情境、意象要衍生、迭生出新的内容,也需要想像。没有丰富的联想、想像能力,就不可能体验众多的美好的艺术形象。语文中的文学作品有唤起美感的作用,但它要通过想像去再现生活和画面。如老舍济南的冬天、鲁迅的百草园的美,尽管我们不能“亲历其境”,但通过想像,就能“如临其境”,这就能感受到美了。“想像是感情炽烈时的产物,总是出现在某种情境之中,常将自我融入其中,生出诗的意境美,陶情冶性”。可见,想像可以使审美对象不断具体、鲜明、生动,使审美活动更加丰富、活跃,文学作品通过想像而呈现出的优美意境,更增添了作品的韵致美、情境美、诗意美。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学作品大都十分講究含蓄,常常是纸短意长写而不满,或弦外有音、或思想深刻,在行文中形成了若干空白和切入点,极具有限中富含无限的艺术效果。这就为集中进行审美想像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性和必然性。审美想像是审美反映的枢纽,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巧妙联系同一作者的类似作品去强化感受,适当用某作家的作品来补充另一作家的作品,自觉而自然地融入自身的见闻感受,甚至是跨时空的、跳跃性地重组积累的意象以帮助学生探幽发微,形神兼备地领会作品的意象及深层意蕴。丰富的审美想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以第一文本提供的基本信息为基础,对文学作品的结构、语言、内容等进行永无止境的“开放”的理解、想像和体味,在有限的文学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美的体验和感悟,审美意识就能够加强。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渗透审美教育,有助于凸现语文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会更亲近语文,喜欢语文,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一门生动形象、愉悦有趣的艺术。

猜你喜欢

审美意识语文教育培养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