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5-07-17王毅
王毅
摘 要:思维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良好的思维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深化学生的知识感知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以便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感知,提升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237-01
一、运用现实案例,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发展
数学是一项基础学科,也是一项生活学科,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数学知识的影子,点点滴滴都是数学知识的案例,现实生活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数学案例,这对于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理解、掌握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小学生的心智发育不完善,认知能力较低,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不全面,很容易出现理解错误、片面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善于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抽象事物的理解。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比如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正确概念,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接着再通过实物演示,将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直观地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演示,用运动的观点来阐明角的概念,这样以来就能够很好的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抽象事物,运用这样的教学策略还可以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联系以往知识,提升学生整体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层层递进、不断提升的过程,每个阶段都会增加新的知识点,看似比较繁杂,其实每个知识点都有所属的知识体系,因为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导入新知识的时候就可以运用之前学习的旧知识作为引子,通过以往知识的复习来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新的知识。因为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我每教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例如在教学分数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之前的加减法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填空:6比5多(),5比6少(),学生很容易就能够得出答案都是1。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入分数加减法的知识,让学生填入6比5多()分之(),5比6少()分之(),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发现两个题的答案是不一样的:6比5多(5)分之(1),5比6少(6)分之(1)。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对比来引发学生进行有效对比,让他们对于分数加减法的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进而提升他们的整体思维能力。又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位置》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三年级学习的《位置与方向》知识,引导他们将以往的知识结构进行升级,加深他们对于位置、方向的理解程度,在减轻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也有效的引导学生完善了知识体系,提升了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三、善于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维发展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引导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提升学生数学技能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小学生的独立性较差、学习自主性不足,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教师教什么才去学什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善于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举一反三,以便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维短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学习的知识。例如教师就可以将学生所在的班级作为问題设计的对象:在年月日认识的时候可以通过学生的生日进行教学,在时分秒教学的时候可以运用班上钟表进行演示,在教学除法知识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将班上同学进行分组训练,在教学面积计算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去测量书本、课桌、教室的面积……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现象,解决身边的 数学难题,探究身边的数学规律,以便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技能。
四、引导实践运用,推动学生综合思维技能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对于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学生实践技能的锻炼,导致很多“高智低能”的悲剧发生。作为一项基础学科,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计算、学会做题,而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实践技能与知识认知能力,实现他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真正意义上的推动学生综合思维技能的提升。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运用,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及时的转化为实践技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深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数学知识指导学生实践也能够提升他们学习的成就感,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知识对于生活的指导价值,提升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综合感知。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实现,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技能的培养,以便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技能,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发展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