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5-07-17梁建祥
梁建祥
摘 要:本文针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高耗低效的现象,提出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试从教师的人格魅力、备好学生、培养学生语文兴趣、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223-02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回答这一问题,他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之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简单地说“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的活动。但目前,我们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一个怪现象: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然而学生却没有应有的发展。那什么才是有效的语文教学,怎么做才能得到有效呢?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谈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前提
想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从课堂语言、体态、板书及个人的特长、爱好、品格、修养、人格等方面来严格要求自己,赢得学生的尊敬与喜爱,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老师的课,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能积极地投入学习。其次,教师还应具备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重在激励、妙在点拨、贵在引导、巧在开窍,使整个教学过程顺畅而精彩,在行云流水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轻松地有所得、有所悟、有所提高。课堂是学生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阵地,如果教师能发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采取各种方式真真切切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程度,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这样的一堂语文课才是有效的语文课。语文教师还必须加强个人的文学艺术修养。“腹有诗书气自华”,深厚的文学底蕴能让老师拥有独特魅力吸引学生,总之,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前提。
二、备好学生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基础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只有在教学的同时,调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才能挖掘学习潜力,促进其智慧更加有效地发展。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性,要从优化备课开始。而新课程标准下的备课要求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更多思考的是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备课首先就要备学生,备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的知识基础和个体差异。还要备教材,分析教材内容的性质和教学特点,综合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培养目标,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使每个教学环节连接的自然紧凑,每种教学方法运用得有效,从而为课堂教学时间有效性的发挥提供必要的保证。我认为,教师备课做到如下两点:1、从学生实际出发,走进文本,感悟课文。2、从学情出发,确定重难点,设计有效的突破方法。“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潜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备好每一节课,尤其是备好你的学生,因为这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基础。
三、语文兴趣的培养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源泉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所以,兴趣是推动人行动的内驱力。那么,要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1、应发挥老师的榜样作用。因为语文教师每天要组织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教师个体良好的语文素养、兴趣、爱好、品性等常常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其表现为:教师教学中甜美自然的嗓音、精致美观的板书、生动形象的语言、声情并茂的朗读、激情洋溢的表达、逻辑严密的阐述等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打动着学生、影响着学生,促使他们从心底里产生羡慕、效仿之情,从而诱导学生喜欢上语文,甚至感到学习语文是快乐的事。
2、应发挥“偶像”的影响效应。初中生喜欢崇拜明星、能人,并把他们当作“偶像”,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崇拜心里,引导学生以他们为学习的榜样。如:许多中学生崇拜香港歌手“周杰伦”,模仿其唱腔、动作、熟唱其歌曲。老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导他们去查找周杰伦相关的资料,让他们知道周杰伦不仅歌唱得好,而且常常自己写歌词、作曲,尤其是许多歌曲的歌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琅琅上口,让人过目不忘,如《菊花台》。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品读歌词,体会意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以“偶像”为学习的榜样,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3、应发挥找鼓励的功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去观察学生的每个层面(包括书写、朗读、理解、写作、表达等),努力发现其令人惊喜的闪光点,并及时真诚地给予肯定、赞扬和鼓励。这种真挚的“赏识”一旦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就会产生极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激发学生形成兴奋中心,产生自信,以便树立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
4、应发挥语文活动的作用。中学生追求新奇、善于模仿、喜欢表现。语文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如:参观访问、记者招待会、讲故事、演课本剧、朗诵比赛、书法竞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办黑板报、办手抄报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华,从而产生成就感,这样,学生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就会日渐形成。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大大的提高,才有可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保证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性,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
1、要树立师生平等、民主的观念。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潜在能力得以表现出来,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乐学氛围。
2、要创建充满关爱和尊重的学习环境。要想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我想要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存在,自己被重视。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地看待学生,充分地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对每一个学生都应充满热情与期待,让学生感到你值得信赖,让学生相信你能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从而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
3、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取决于教师自身教学艺术的发挥,也取决于教师对教学中情、趣、理的挖掘,更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这将是一条艰巨的道路,但只要我们能立足课堂,立足学生,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必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国平 魏为燚,《探究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中国教师报》2006年5月31日
[2]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