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班额背景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索
2015-07-17李冠华
李冠华
摘 要:班级人数超过法定人数的班级称为大班额。大班额使小学数学教学面临困境,进而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在大班额背境下数学教学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要吃透小组合作学习的理念,构建合理小组,形成健康合作文化,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精选有合作价值的问题。
关键词:大班额;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201-01
一、诸多观点:大班额界定
关于“大班额”界定,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不能简单的以班级人数来界定是不是大班额,还要考虑教学环境、设备情况。在当前Moocs得到推广的背景下,应当重新审视大班额的概念。但是,大多数学者对大班额形成的共识是以班级人数和教育部的规定为依据界定大班额,如,大班额是“每班学生人数超过标准学生人数20%以上的教学班。”(刘玉霞,2013)“大班额指班级人数超过法定人数和班级规模超出教育规律允许的人数。”(李彦清,2014)“班級定员在45人以上统称为大班额。”(齐广平,2005)。
二、大班额溯源:以我校为例
我校位于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八一路北段,学校面积不大,是典型的“袖珍学校”。2008年以来,学校秉承“五育并重、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在学校全体领导、师生的齐心协力奋斗下,学校“旧貌变新颜”。现有18个教学班,1480名学生,43位教师。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我们在为学校发展“步步高”感到无比自豪与欣慰的同时,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因为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和其他品牌兄弟学校一样的问题:大班额问题。
三、大班额下数学教学的困境
目前,我校班级人数在90—100人之间,按照诸多学者关于大班额的界定,我校班级教学属于典型的大班额甚至是超大班额。在这种超大班额情况下,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超负荷”运转,教学陷入以下困境:
1、课前预设目标难以完成。“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一般情况下,学生人数多,必然差异大。有的学生家庭教育好,学习基础也好,教学中会“吃不饱”;有的学生家庭教育差,学习基础也差,教学中会“吃不了”;有的学生天资高,接收能力强,有的学生天资低,接收能力弱;有的学生语文学的好,有的学生上学学的好……虽然老师想“因材施教”,无奈“分身乏术”。
2、学困生人数增多。由于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的特点,数学学困生人数本来就比其他学科多,因为班级基数大,数学学困生人数自然也上升。老师有心给学困生多一点指导,但苦于没有更多的时间。于是造成有些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得不得及时的解决,久而久之,积重难返。
3、课堂教学参与度降低。学生参与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没有学生参与,就谈不上有效教学。然而,在大班额状态下,老师的注意范围有限,无法关注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真正参教学只不过是理想而已。课堂成了少数学生表演的“舞台”,大多数人在被动地接受着别人的思维成果。时间久了,很多学生被“边缘化”,被“边缘化”的学生参与度进一步降低,也不愿在行为、情感、思维上主动参与。
四、大班额下数学教学小组合作问题
大班额下数学教学小组合作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形式化。具体表现为:第一,为合作而合作,合作学习目的错位;第二,滥用合作,本来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但是却“兴师动众”,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第三,有“合作”之名,无合作之实,只是简单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但小组之间却没有真正交流。
五、大班额下小组合作有效性策略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目标,大班额面临很多困境。我们在近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运用有效性的小组合作策略,是破解大班额给教学带来的难题、实现有效教学的必由之路。那么,大班额背境下如何实现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1、吃透小组合作学习的理念。我国古典教育学名著《学记》早就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当前,小组合作学习理念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组织方式,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2、构建合理小组。构建合理小组,成健康合作文化,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小组的构建要考虑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灵活组建。一般可以采取模糊分组和精确分组两种方式。前者是根据学生座位、教学内容随机临时分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分组快,但对低年级学生容易造成心理波动;后者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组成员固定,学生职责、座位固定。其优点在于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但缺点是不利于与学习任务结合进行人员调整。小组规模4—6人为宜,分组原则采取组内异质、组际同质。
3、形成健康合作文化。分组后要指定小组长,培养小组合作文化。小组长的代替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协调本组合作进程。合作文化的核心是让学生明白,小组是一个有机整体,自己的言谈举止代表的是小组这个团队,而不仅仅是自己,不仅要为自己负责,还要为小组其他成员负责。
4、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很多老师以为: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的作用降低了。其实,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就是要调整教与学的定位关系,强调以学促教,教师不仅要以书为本吃透教材,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更要学会倾听,应对生成,授渔解惑,平等对话,探讨真知。教师一定要精选有合作价值的问题,杜绝大班额下有合作之形、无合作之实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刘玉霞.如何提高小学大班额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3,(19).
[2] 李彦清.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4,(7).
[3] 齐广平.大班额下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