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备教材 知学生 择教法

2015-07-17红林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定势教法教案

红林

摘 要:教法是多样性的,我们必须依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的物质条件、学生的知识和心理基础以及教师本人的基本素质、教学风格等因素,选择最佳的教法,确定最佳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备课;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176-02

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备课质量的优劣,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要搞好备课工作,需从以下方面下功夫。

一、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备好教材

要备好课,首要的是备好教材。备教材,就必须对全册乃至全套教材内容作通盘了解。这样,才有利于灵活运用各种教法,有效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有利于教书育人,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备”教材还指把一组教材及相关的基础训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备课。这种备课要做到“三个统一”:统一教材分析,确定本组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统一教材的重点、难点,制定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统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备教材还必须要做到“三要”:一要有深度。深是对课文深刻理解。只靠方法翻新,对课文没有深刻理解,结果必然是形成主义。二是有广度。即对课文的内容及有关的知识点,来龙去脉弄清楚,广泛涉猎,日积月累,逐渐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深是在广的基础上实现的。三要有明确目的。制定教学目的不能歪,不能模模糊糊一般化,要根据教材的重点、特点,教材的智力价值所在去制定目的。

这里值得特别提及的是,在备课中切忌“思维定势”。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备课决策过程是教师的积极的思维过程,这一过程,必然要受到已有知识经验的干扰,产生思维心理定势。备课中的思维定势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权威的教学参考资料。随着教学研究风气的兴盛,教学参考资料日益增多。特别是优秀教师的教案,权威人士的教学建议,既为教师的备课带来了方便,也给教师的备课设置了思想障碍。教学参考资料的权威性越强,给教师备课时带来的思维定势也就越严重。在这种思维定势的影响下,教师便不去钻研教材,往往不自觉地袭用人家的教案。其二是受自己先前的教案的影响,造成了思维定势。原有的教案,大多是经过自己反复思考、仔细琢磨才写就的。教师每逢教同一教材内容,总是不忍痛割爱;另外,利用旧教案往往是轻车熟路,比较得心应手。这样就势必影响了教师从新的学生实际出发,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克服备课中的消极思维定势,教师必须端正思想,一方面要加强求异思维的训练,在备课时,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去考虑问题,设计好多种教案,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能够随机应便,应付自如;另一方面,要学会辨证思维的方法,最关键的是教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两个方面。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辛勤劳动的结晶。要写出具有科学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教案,深入钻研教材是必不可缺的前提条件。要备好课,首先要重视抓好教学的主要依据——备好教材。

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备课中要“知”学生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二者相辅相对。其中“教”又是以“学”为基础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备课就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重视探究学生的学法,并以学法为依据来调整教法,围绕学法恰当地设计教法,教中授法,以法导学。

“知”学生,既包括了解学生的心理、要求、基础和爱好,也包括要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学生知识能力的起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选用、确定教法,决定讲授内容的详略取舍,“教”才能有的放矢。这里需特别强调的是,备课中切忌“以己度人”。有的教师(尤其是初登讲台的教师),在备课中往往会存在这样一种强烈的思想倾向,总是假设学生与自己是相同的。这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里面称作“投射作用”或叫“假定相似性”。要克服“以己度人”,教师就要善于从课堂教学中的答问、练习和作业、试卷以及学生日常生活、谈话中了解、研究学生,获得学生学习的各种信息。了解、研究学生要和教学的目的要求一致起来,既要了解学生的一般发展水平,又要研究学习具体教材完成新课任务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研究接受新知识时的智力活动,学生是怎样想的,思路怎样,哪些地方有障碍,教材难点在哪里,等等。否则,一味照参考书来设计教学,凭主观想象设计学生,只能是一相情愿,决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除了认真研究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年龄特点和个性心理之外,教师还要进行心理位置互换,即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接受知识的问题,体会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的兴趣、情绪和难易程度。此外,教师还要经常注意教学反馈信息,吸取学生合理建议,及时地作出教学小结,为下次备课提供必要的矫正信息。

三、教法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备课中要重视研究教法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解决教养、教育和发展任务而开展有秩序的、相互联系的活动的办法,称为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写出了切实可行的教案,还必须有相应的教学方法去贯彻实施。“备教材,备学生”,就是备课时把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和确定教法结合起来。教法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在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达到基础上,还应重视研究切实可行的教法。

方法是从属的,要用整体思想指导方法。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心理特点选择和制订方法。即确定方法时要结合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还要结合教师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每次教学应该使知识、能力和方法交织在一起,使之相互依赖、互为条件、形成一个有机的三角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时小结、单元复习都各有其法。以导入新课而言,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导语,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导语设计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如“开门见山”法,“承前启后”法,“以问致思”法及“高度概括”法(即教师把本节内容的重点先说出来,首先将学生心理活动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等等,但不论运用哪种方法,教师都要巧妙地剪裁教学内容,提炼精当的导语引导学生注意。导语切不可冗长而冲淡正式教学时间或破坏合理的教学结构,要力争达到“学生静而导语止”的艺术效果。序幕演得好,能起到先声夺人、引人注目、激发兴致、出奇制胜的作用。备课中如不悉心研究,这些作用是很难达到的。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学生不断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学习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疑”,是学生学习进取的关键。它既是思维的结果,又是再思维的起点。只有会“疑”才能促使學生积极思维,去“质疑”、“释疑”。他们是在生疑——质疑——释疑的不断循环往复中学到了知识、增长才干的。但是,要使学生“生疑”,施教者就必须善于“设疑”。设疑是生疑的有效方法。教师如何巧设难疑?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一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学生思想火花,进而开发他们智力的教学艺术?如何鼓励和引导学生质疑发问?怎样进行释疑?这也是颇有学问的。对学生来说,知道释疑解惑的思路,掌握科学的方法要比仅仅知道结论重要得多。教师在质疑中是“凡问必答”、“提问即答”?还是首先弄清疑难所在,抓住问题的实质“以疑答疑”(即向他们提出诱导性的反问,使他们通过思考,自己解开自己的疑团?)很明显,后者是正确的、科学的。

教法是多样性的,我们必须依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的物质条件、学生的知识和心理基础以及教师本人的基本素质、教学风格等因素,选择最佳的教法,确定最佳的教学思路。

猜你喜欢

定势教法教案
排除统计问题中的定势效应之“雷”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以处理“圆周运动问题”为例谈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对策分析お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论戏剧《耻辱》在西方人眼中的穆斯林文化定势
《半张纸》教案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加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破除四种思维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