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对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2015-07-17马君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课本生活化新课改

马君

[摘要]当前新课改提倡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的经验知识消化课本理论知识。

[关键词]新课改地理教学生活经验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00127

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学习的内容与学生心理情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知识的获得需要学生自己探究和思考。当前新课改提倡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的经验知识消化课本理论知识。下面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以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重要环节,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这就要求教师认识和了解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将生活实例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题材,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农业的区位选择”时,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关于家乡农业的问题,进而引出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等问题。这种探讨贴近生活,学生容易理解。又如“天气系统”的学习,教师询问学生最近几天的天气状况。时值深秋,冷锋活动频繁,学生有切身体验,教师可让学生描述天气的状况,学生会说出自己的切身体验,对天气系统产生新的认识,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以生活化课堂情境设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高中地理教材一些章节的设置,也体现着联系实际的特点,让地理教学贴近生活。譬如学习“人口的合理容量”时,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可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是设计者,让学生先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找出一些论据来证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总结合理人口容量和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像这种开放性命题,学生在自圆其说的同时,不仅加深了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也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如,在讲到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时,让学生当一次导游,模拟带领其他同学进行关山一日游,然后让“游客”对整个游程提意见和建议。接着让学生充当“旅游局局长”,针对关山的旅游资源及旅游设施等现状,结合“关中—天水经济区”,探讨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以吸引西安乃至全国的游客。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学会了自主学习,把书本知识真正变为了自己的知识,体会到地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验到身边处处有地理学的存在,地理知识中也处处体现生活。

三、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高中阶段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认识不断加深。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组织地理教学活动。例如在讲授“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等内容时,让学生思考:东西走向的房子,为什么冬季太阳光线能晒进这房子而夏季不能?怎样使楼房间距设置合理?组织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也可在晴天做“立竿见影”的实验来说明太阳高度角的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让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消化理论知识。以生活中的例子和身边的地理现象为题材,开展课堂讨论,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四、引导学生以学以致用的态度自主探究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要学以致用。有这样一个案例:在中国北方某城市的一所高中,有个成绩很好的学生,有一天他爸爸告诉他说他要到南非去考察,他爸爸问他现在去南非不知道那里气候怎样,需要拿什么衣物。以这样一个命题开始,先让学生课前准备,准备的内容包括南非的地理位置,属于什么类型的气候,土壤、河流、民俗风情如何,有哪些名胜古迹,农业发展状况如何,人口分布如何等,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做展示。这种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对课本知识内在联系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和差异性。

总之,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不断改进教学模式,让地理教学洋溢出生活之美。要在生活中发现和挖掘地理素材,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以致用,让地理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责任编辑周侯辰)

猜你喜欢

课本生活化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