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的课堂有效性刍议
2015-07-17雷美琪
雷美琪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发展下,课堂教学要求日益提高,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内容和培养学生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课堂的有效性体现在目标的实施和完成的环节上,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用问题化的方式进行目标教学,不失为一种尝试。
[关键词]有效教学历史教学问题化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00110
有效课堂教学指的是什么?何为有效?这一定义主要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 第二,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第三,教学是否有效,既要考察教学目标的合理有效性及其实现程度,也要看这种目标的实现是怎样取得的。
目前,各地各校纷纷进行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其中比较成熟的有山东“杜郎口模式”、浙江“洋思模式”等等。近年田林县引进“洋思模式”教学法,但实行一段时间以来收获甚微。教师上课时看到的是一番热闹景象,但学生的成绩还是提不上去,究其原因,不外乎这些教师学到的只是一些皮毛,没有真正地领悟“洋思模式”的教学理念。洋思课堂的教学理念是什么?它是如何达到有效的?笔者认为,“洋思模式”教学理念的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关键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学”和“练”,教师只是起引导和指导的作用。教师们除了要理解它的独到之处,还要结合本地学生的特点,真正地实现有效教学,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实际的教学之路。历史教学有着内容丰富性、知识过去性与现实借鉴性等学科特点,这使学生觉得既好奇又陌生。实现历史课的有效教学,可以从教学目标开始,结合学情,细化目标,用问题化方式让学生“自学”。下面以七年级上册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为例论述实施细化目标后在课堂中的流程。
首先,教师要了解本课在本册历史教学中的地位。本课为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奠定基础。同时,它还与时政密切相关,涉及新疆问题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海上丝绸之路,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抓住内容与时政的切合点,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上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应把课标要求转换成问题展示给学生,问题要求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概括能力,范围不要太大。例如这一课的课标知识目标要求是:
1.掌握西域的地理概念。
2.掌握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基本情况。
3.掌握西域都护的设置及其意义。
4.掌握丝绸之路的概念及在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
5.了解班超经营西域的经过及意义。
从字面上看,问题问得比较生硬,范围比较广,没有从学情出发。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毕业,还没有适应初中的教学模式,再者他们第一次接触历史学科的教学,这样理论性较强的目标,不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在目标的展示这一块内容上,不妨变更为以下问题,“西域是今天的哪些地方?”“是谁派张骞出使西域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经过及作用是什么?”“西域都护的设置时间是什么时候?它的设置对祖国发展有什么重要现实意义? ”“什么是丝绸之路?在地图上找出丝绸之路的经过地点及在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班超经营西域的时间及意义是什么?”“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经过哪些地方?它和现在提出的海上丝绸之路有什么区别?”这样的问题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容易接受,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课标的要求是:
1.祖国境内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中华文明,共同创造了中国的历史。两汉时期,加强对边疆一些地方的管辖,密切和少数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2.张骞、班超等杰出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坚毅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教师上课时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事实上,历史教师承担着传承文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史观的责任。教师在上课中,通过对历史内容的讲述,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使他们形成正确的认知,达到育人的目的。从这一课的情感价值目标上看,以问题化的方式要完成教学任务其实也不难。教师可把这一阶段的目标转化为以下问题:“在张骞、班超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西汉经营西域对今天中国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汉时期中原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是怎样的?”在情感层次上慢慢地让学生明白,张骞、班超他们那种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从而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目的,完成教学三维目标。
以上是从课标目标的要求出发,探讨在符合学生情感、心理认知的基础上,能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教学方法。有效课堂教学有很多方式,但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