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2015-07-17苏文燕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套用句型规则

苏文燕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采用故事教学法,以及让学生进行感性训练,点拨学习规则,创设情境,搭建乐学平台等途径,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使英语课堂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00063

在当前全球化的时代,英语在我们的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使英语课堂教学更有效,值得每一位英语教师探讨。

一、采用故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事教学法是把英语中的字词句放在生动的故事中学习,在听故事的同时听英语,在讲故事的同时学说英语,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简化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起语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故事教学法运用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氛围要轻松,参与性要强,知识性、思想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 教学活动要有延伸,要给学生提供情境化的训练环境。主要的步骤为:分享他人的故事(训练听、读的能力)—简单叙述故事(训练说、听的能力)—分享自己的故事(训练听、说的能力)—教师点拨。

案例1:外研版第二册Module 12 A holiday journey Unit 1 “We didnt see the queen.”的教学片段。

1.分享他人的故事,点拨语法。先分享主人公Gran对英国之行的叙述,通过听材料学习英国几个著名的景点,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学生填写表格过程中点拨体会一般过去时中动词的变化。

2.简单叙述故事,巩固语法。开展4人小组活动,每组负责一幅图画,以第一人称为主语,叙述图片人物活动。鼓励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展示,使学生熟悉大概内容,并复述。本环节通过大明的短途游照片,让学生巩固一般过去时态,进而也能让他们掌握旅游的描述步骤,激发他们说英语的欲望。

3.分享自己的故事,学以致用。让学生以阅读材料为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自己的旅游故事。让几个学生分享他们的故事。

通过先前看到和听到的别人的旅游故事,学生更加乐于叙述自己的故事,分享自己看过、玩过的地方和吃过的美食。加上有同学也去过这些旅游胜地,给他们相互交流提供了一个知识性、思想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的情境化的训练环境,让他们学以致用。

二、开展感性训练,点拨学习规则

在英语课中要做好“感性训练”工作,引导学生根据交际性操练中的语言材料、句子结构进行举一反三的操练,以形成熟巧,增加感性认识。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情境,针对重点语言材料、句子结构,启发诱导学生尝试归纳出规则,让学生在教学活动的本质中发现规律,从而得到“理性升华”。主要策略是让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的积极思维活动,归纳出规则并利用语言规则,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规则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启发引导得出规则的操作过程是:积累材料—套用句型—点拨规则—归纳规则—及时巩固。

案例2:外研版第三册Module 9 Geography Unit 2 “Liu Hong worked the hardest.”的教学片段。

①师生探讨以下问题(积累材料):Which animal runs the fastest?Where is the shortest river?Which ocean is the largest?

②通过句型套用操练,增强感性认识。

T:Lets have a Geography competition.

课前收集每组的竞赛题,精选10道无任何语法错误并再现了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用法的好题,逐题展现在屏幕上。教师先示范套用句型,然后让学生套用句型操练。

③引导学生操练,认知和内化规则,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让学生总结下列句型的规律:Gu Ming worked hard on Geography project. Liu Hong and Zhang Hai worked harder than Gu Ming. Liu Hong worked the hardest.

④点拨规则,着重强调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句型的语法规则及句型结构。点拨规则之后再次引导学生操练,认知和内化规则。

⑤及时巩固。6人一组,找出本组同学的优点(如最擅长的学科、体育活动等),填表并做好报告,如:A worked the hardest on... B runs the fastest of us. C is the tallest of us.

三、创设情境,搭建乐学平台

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于知识客体或现实客体,清晰地认识理解表象,产生对言语交际的向往,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3:教学去食品店购物的对话时,教师事先准备了牛奶、桔汁、梨汁、香蕉、苹果、面包等,上课时把它们陈列出来,讲台便成了食品店,教师先扮演营业员,学生扮演顾客,用英语进行对话。表演一遍后,教师再用学生学过的其他关于食品的单词套用句型,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到讲台进行表演。表演是巩固操练句型的过程。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的句型。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应给予学生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搭建乐学的平台。

(责任编辑周侯辰)

猜你喜欢

套用句型规则
典型句型大聚会
让规则不规则
“如果A,即使B,也C”句式的层次划分及语用价值
美丽实验室
不如吃茶去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二则
surprise test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