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教学中的课例研修

2015-07-16谢英王晓燕

科技资讯 2015年6期
关键词:教师发展高校

谢英 王晓燕

摘 要:课例研修是一种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围绕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为核心,强调既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又能促进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发展,继而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协同发展。自该院承办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以来,各位中小学骨干教师纷纷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交流互动,分享教学的成功经验。该文就教师如何在日常教研过程中顺利地开展课例研修活动进行分析,对课例研修的模式进行探讨,以期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进行应用。

关键词:课例研修 教师发展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c)-0177-01

自我院承办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以来,各位中小学骨干教师纷纷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交流互动,分享教学的成功经验,谈得最多的就是“课例研修”,在中小学教学中以“课例研修”为抓手,最终达到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由此,该研究者试图将“做中学”的方式引入到高等学校,以教研室为基本单位进行研修,以期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现将几点想法与大家进行探讨。

1 什么是课例研修

采用“做中学”的方式,帮助教师们学会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内容,帮助本教研室或者教研团队研修,以期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目的的研修过程就是课例研修。

“课例研修”源于课例研究,也称为“走进课堂的研究”,其兴起于日本,20世纪末以来在世界各国逐渐传开。20世纪末以来,课例研究先后被美英、瑞典、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引进和优化。在国内,课例研修已经成为北京、上海等教育发达地区教师培养和成长的重要形式,其在中小学教师中应用广泛,实践证明,课例研修是聚焦课堂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培训模式,其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新近教师的岗前培训、教研室活动中都起到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作用。它以学科或课程为基础、以问题为核心、以课例本身为载体、以实践为最终归宿,将教师专业学习的四种方式有机融为一体,是在先进思想和理念指导下开展的课堂实践教学,其基本步骤是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议课几个环节,通过发挥培训团队的力量,给参加培训的老师提供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教师专业素质和水平的提高。

2 高校中如何开展课例研修

2.1 确定研究主题

以教研室为单位,分析整理学科或者课程教学实践中的遇到难题与困惑,得出进行课例研修的主题,按照研究主题,明确各个主题的研究主持人,选择相应的课例,进行教学设计。

2.2 制定合理的教学观察量表

课堂教学观察前,应召开课前会议,根据研究需要,设计出课堂教学观察量表,进行分工。教研室成员要根据学科特点开发研究课堂教学观察量表,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2.3 做好整个教学过程的记录

课例研修的整个过程要做到全程记录,有条件的地区要做到有全面教学录像,课后认真组织观察,填写好观察量表。

2.4 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

课例研修结束后,要及时进行课堂教学观察量表的统计分析,及时召开课后分析会议,对被观察的课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价,研究的主持人要全面的说出教学流程,做到自我反思。每一位参与研究的教师必须有主题、有理念、有根据对教学流程的做客观分析、谈自己的反思和收获,主持人对其进行细致的整理記录。

2.5 坚持行为跟进

在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要坚持行为跟进,并进行持续有效的观察研究,从而实现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的目的。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要坚持“每一堂课既是研究的起点,又是研究的终点”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研究主题展开观察与反思,拓展研究信息收集渠道,丰富研究信息来源。

2.6 按期形成课例研究报告

课例研究主持人要及时整理提炼研究结果,包括教学的效果,学生的评价和教师的观察与反思,结果的启示,以及今后要进行的对策研究等,及时撰写出课例研究报告。

3 高校中开展课例研修的几种模式

现今中小学使用较多的是“三阶段两反思”和“同课异构”两种模式。

3.1 “三阶段两反思”模式

“三阶段两反思”模式是顾泠沅教授在其“行动研究”理论中提出的一种以教师为研究对象的教师教育新模式。其三个阶段分别为: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原行为阶段、新设计理念支持下的新设计阶段、及关注学生获得的行为调整的新行为阶段。三个行为阶段中伴随着两轮合作反思:一是反思自身已有的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的差距,看到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差距,实现理念的更新;二是反思自身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差距,得出自身设计与学生现实的差距,实现行为改善。

“三阶段两反思”模式实现了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研修团队的团队互助,整个研修团队的专业促进。这其中的自我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求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通过反思,使得研修主持人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消化吸收等。同时体现了教师教研团队的团结互助精神,使自身对教学方法和问题有独立的思考和创造性的思维与见解。通过三个阶段的行为和两轮的反思,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研修团队成员间通过交流互助,实现彼此不同思想、观念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学习与分享,使得校本研究可持续发展。

3.2 “同课异构”模式

“同课异构”是一种新型的教研模式,采用比较式研讨。“同课”指同样的教学内容,“异构”指用采用不同的教学结构如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及选用和组织不同的教学资源等。同一教学内容,课堂组织结构和内容的呈现方式因人而异,各具特色,观摩每位教师的课堂后,大家对所听课的有效性问题进行集中讨论,进而形成较为成熟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段。

这种“同课异课”教研模式可以在高校教学中推广使用,但是大学教学特点是同头课老师少,讲授同一课程的老师较少,具体实施环节还需考虑到各校实际情况。“同课异构”模式有助于教师的课堂反思,促进教师在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借鉴他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真正体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终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过程中实现高效教学。

4 结语

“课例研修”在高校教学中处于摸索阶段,在高校教研活动、新教师培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中均可安排课例研修,相信它在高校教师发展和教学水平提高方面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齐健,李秀伟.教师课例研修的理论视野与实践要义[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77-80.

[2] 李秀伟.中小学校本研修的改进路向与模型建构[J].教育研究,2012(7):36-42.

[3] 王晓聪.课例是区域网络教学资源的重要内容[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2):17-19.

[4] 陈欣.教师研修模式改革:课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探索,2014(11):73-76.

猜你喜欢

教师发展高校
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民办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