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

2015-07-16周艳秋

科技资讯 2015年6期
关键词:数据结构课程改革人才培养

周艳秋

摘 要: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教育改革事业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纵观整个发展趋势,其愈发重视对应用型人才的优化培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水平显著提升,高等教育逐步实现信息化教学,计算机专业学习广泛推广,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体系教学重点在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学生完成学业学习之后,实践能力相对较弱,难以充分满足岗位需求,未能做到学为所用,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需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此,该文将针对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应用型 人才培养 数据结构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c)-0171-01

在计算机学科中,数据结构这门课程占据着核心应用地位,可谓是主要必修课,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开展的重点在于针对学生算法设计能力以及程序设计实现能力、数据结构设计能力等实施有效培养,可见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数据结构主流方向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改革措施优化课程教学,旨在提升学生应用能力水平。

1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在计算机课程体系中,数据结构地位甚为重要,该课程自身具有较强的动态性以及抽象性,容易造成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其学习主动性相对欠缺,进而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导致该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包括多方面内容。

1.1 未能充分掌握前导课程

作为数据结构的前导课程,C程序设计语言同样重要,若学生未能熟练掌握C语言,则会对数据结构教学效果产生消极影响,一旦学生没能扎实C语言基础,在学习数据结构时会颇感内容复杂,难以充分消化理解,久而久之,学生课程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学习信心深受打击。

1.2 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严重脱节

纵观而言,数据结构课程通常是构建于数据模型基础之上的,其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以及理论性,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计算机课程来说,数据结构内容甚为枯燥,抽象化程度较深,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在日常的教学中针对学生实践能力所开展的训练十分匮乏。

1.3 课程教学模式稍显单一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教育从传统经营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进行积极转变,导致学生自身素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将教师作为课程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将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为大力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其学习潜能充分激发出来,积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已然成为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2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 充分激发学生数据结构课程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开始第一堂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的时候,需由学生身边生活实例着手,将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基于宏观角度而言,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数据结构的合理应用,进而使其能够掌握各类数据结构的真正涵义,切实明白实际课程安排,基于此寻找教师教授以及自身学习内容线索结构。譬如说,相较而言,CPU的速度通常快于打印机,一旦出现打印次序混乱或者是数据丢失问题该如何正确解决,此刻,采用队列数据结构即可。此类问题都是学生日常生活工作所熟知的,所以其探索问题的好奇心能够被激发,认真找寻问题解决方法,同时渴望学习并了解掌握数据结构相关知识,为其日后的数据课程学习打开良好开端。

2.2 积极改革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方式

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实施中,可选用案例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案例作为引导,把项目作为主要线索内容,在项目的各个模块中贯穿全部课程知识要点,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之下,学生能够基于对案例的有效模仿,实现各个任务模块的优化完成。在此需要注意的是,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完成教学案例设计,根绝学生特征因材施教,教学内容不得超出学生理解能力范围之外,同时也不可让学生感到所学内容较为浅显,同时内需包括全部知識点,并在课程讲授中认真突出要点内容。通常而言,案例设计工作需耗费较多精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应结合学生实况实施调整,使得学生能够更为积极地参与至更多创造性较强的实践活动中,并在整个进程中充分掌握理解相应的知识技能。针对算法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能够挑选出重点典型算法,基于多媒体教学工具,在教学现场完成编程,使得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观摩学习算法向程序的转换方法思路,从无到有,直至获得完整程序并测试通过,示范效果显著,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认真进行作业布置,在学生在练习中掌握算法程序编写方式。在此需要注意的是,现场编程所需时间较多,要求教师应灵活把握,将相关问题留给学生课后思考,待上机之后再行解决。除此之外,教师需常常组织各类课外时间活动。

2.3 将理论教学跟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实践课程教学,将理论跟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数据结构课程真谛,并运用数据结构相关内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同时,基于此,学生可合理权衡时空开销,针对算法有效性实施度量,进而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及算法完成问题解决。因此,数据结构课程实践教学需认真做好多方面工作,第一,实现实践项目的科学化安排,结合具体的试验内容,针对实验项目进行科学化安排,在课程实践进程中,把具体内容转变成多个子项目并积极完成,最终汇总成为完整性较强的项目,实现项目化教学创新改革;第二,针对课程实践内容进行精心安排,结合岗位技能要求,根据所制定的教学计划,教师需认真进行实践内容的合理化精心安排,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使得学生能够在日常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强化学生动手能力,活跃学生思维,进而培养其应用技能。

3 结语

综上可知,为充分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努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认真做好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其中,数据结构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必须深化改革该课程教学,积累成功教学经验,使得学生切实提高学习兴趣,学以致用,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严小燕,夏桂林.“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巢湖学院学报,2014(3):139-141.

[2] 穆俊.CDIO理念背景下数据结构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及实践探析[J].消费电子,2014(4):243.

[3] 曹素娥,杨泽民.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软件,2014(3):214-215.

猜你喜欢

数据结构课程改革人才培养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以《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为例
高职高专数据结构教学改革探讨
TRIZ理论在“数据结构”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