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地区出口强化地板质量指数测评与分析
2015-07-16李东明尹凤军
王 宇 李东明 尹凤军
(常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江苏常州 213003)
1 前言
开展出口商品指数测评模型的研究与应用,是新形势下检验检疫系统探索构建新型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实现从重微观的质量检验监管到更加注重宏观质量管理的重要转变,是提高进出口商品质量水平、促进贸易便利化水平的重要依据和技术手段。
常州横林镇被誉为“中国强化木地板之都”,因其产业集聚度高、产品研发能力强、地板品质优而闻名全球。目前,横林地区占国内强化地板市场的半壁江山,出口量占全国的65%以上,具有非常的行业代表性。
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构建了出口强化地板质量指数测评模型,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评价和预警常州地区出口强化地板的综合质量水平和波动趋势。本质量指数测评模型的构建,有助于检验检疫系统科学配置检测资源,提高检验检疫工作效率,降低检验检疫工作风险,提升检验检疫质量风险监管的技术水平和能力;有助于帮助进出口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水平,降低企业损失,突破进口国对我国出口产品设置的种种技术性贸易壁垒,极大减少因投诉、召回和通报引发的重大质量损失,有效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 出口强化地板质量指数模型
2.1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立足于当前检验检疫部门开展出口强化地板检验管理的实情、特点和规律,突出出口强化地板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安全评价的重点,综合考虑其质量特性检测结果和货值因素,从客观为主、数据可得、宜静不宜细等原则出发,分析不同利益相关方针对出口强化地板质量水平进行评价的重点指标,提出“2+X”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2”是指两个反映出口强化地板质量的核心指标,包括“抽检合格率”和“合格品货值率”;“X”是指若干调整项,包括出口地板风险等级、客户投诉、索赔退运通报次数等,这些调整项主要依据检验检疫系统内不定期汇总的时间序列统计数据,用于反映商品质量水平所面临的综合风险波动状况,相应地调整质量检测结果。基于以上考虑设计出口强化地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出口强化地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2 项次合格率指标计算
目前的实验室检测中,针对抽检商品所有待测项目,一般采取全部检测项都合格者为合格,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如此将导致整体不合格率“虚高”,而且,不能准确把握不同检测项目的合格水平。
基于此,本研究提出采用“项次合格率”指标来客观反映每一个质量检测项目的合格水平,进而通过对不同检测项目的严重度进行专家赋权,合成抽查强化地板的整体项次合格率。
针对单一检测项目的项次合格率计算公式为:
出口地板共采用4项检测指标,分别是甲醛释放量、耐磨、吸水膨胀率和密度,相应地指标重要度权重为wi(i=1,2,3,4),各项指标对应的项次合格率为 qi(i=1,2,3,4),则出口强化地板整体项次合格率为:
2.3 强化地板质量水平评价
2.3.1 质量特性重要度赋权
为进一步深入分析出口强化地板的质量波动情况,首先针对甲醛释放量、耐磨、吸水膨胀率、密度4个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在进行评价指标权重分配时,主要采用量化优序法(G1赋权方法)。权重赋值原则是:不合格性质越严重,则相应调增权重,最小权重为1。经组织专业检测人员群组讨论,确定权重结果如下:
(1)将密度指标权重定为基准值1.0。密度是指强化木地板基材的质量,强化木地板所用的基材是中、高密度板,这种板由木纤维及胶浆经高温、高压压制而成。密度越高,基板的抗冲击、抗压等能力就越强,质量就越好。
(2)耐磨指标权重定为1.2。耐磨是强化木地板的一个重要指标,地板是地面的装饰材料,无论哪种地面装饰材料置于地面,都必须承受家具和人的垂直压力,同时,还要承受人们日常生活行走时的摩擦力。耐摩擦强度越高,则地板的寿命越长,质量就越好。因而将耐磨指标定为1.2。
(3)吸水指标权重为1.3。这是测试强化木地板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吸水厚度膨胀率的高低是决定强化木地板受潮后是否会变形以及变形大小的重要因素。吸水厚度膨胀率高,地板防潮能力就差,受潮后变形就大;吸水厚度膨胀率低,强化木地板遇潮后的变形就小,抗潮能力就强,产品质量就更好。因此,将强化木地板的吸水指标权重定为1.3。
(4)甲醛指标权重为1.6。此处指游离甲醛的释放量,对于出口地板而言,这是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国外对于木地板的甲醛释放量有着严格规定,它往往是我国出口木地板的的软肋。因此,将甲醛的指标权重定为1.6。
2.3.2 综合质量水平评价
设报告期内强化地板抽查合格品货值占全部抽查货值的比例为PA,则报告期内该强化地板的综合质量水平为:
其中,b1和b2为项次合格率和货值合格率对应的权重,一般可利用G1赋权方法,组织相应专业的检测人员共同确定,b1+b2=1。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可利用的调整项信息。调整项的作用在于进一步放大不合格产品的质量危害程度,或相应地调减商品质量合格率水平,从而强化质量安全风险意识。
根据上述所确定的进口商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调整项设置时,主要考虑了通报召回次数、出口退运次数、面向出口企业的质量安全风险预期调查等内容。其中,关于通报/召回/退运/质量安全风险预期调查等系统统计信息,在设定相应的调整系数时,主要基于报告期之前连续数期(如连续12期)的统计数据分布情况进行设定。
综合以上分析,可得出口强化地板综合质量水平为:
其中:IA-当期项次合格率;PA-当期合格品货值率;b1-项次合格率指标权重;b2-合格品货值率指标权重;R1-商品质量安全风险等级对应的调整系数;R2-通报/退运类调整系数。
2.4 出口强化地板质量指数模型
首先分别计算报告期和基期的商品质量水平,进而以基期质量水平为基准值,一般设为100,相应的对报告期取值进行线性转换,得到报告期出口强化地板的质量指数。
其中,上标“B”表示报告期,“J”表示基期。
3 常州地区出口强化地板质量指数测评
本研究以常州口岸出口强化木地板的相关数据为基础,以2013年1月为基期,测算其质量指数的走势。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的相关检测项及合格品货值统计数据见表2。
表2 出口强化木地板相关检测统计数据
(1)计算基期2013年1月强化地板综合质量水平
当期出口强化木地板总批次为2398批,抽检批次为34批,全部不合格项次数为14,在全部抽查项目总数中的占比为10.29%。对甲醛释放量(1.6)、耐磨(1.2)、吸水膨胀率(1.3)、密度(1.0)4 个指标进行加权合成,则相应的不合格项次数为18.5,对应的加权后的不合格项次率为13.60%,对应的加权后的项次合格率为86.40%;根据表2中的不合格金额占比0.13%,得到当期合格品货值率为99.87%。
分别从实物质量和价值因素,对当期项次合格率指标和合格品货值率指标进行加权合成,权重分别取为0.4和0.6;另外,自2013年1月上溯12期的通报次数测算2013年1月的调整系数为0.8,质量安全风险预期指数对应的调整系数为1,得到2013年1月出口强化木地板质量水平为:QA=(0.4×0.8640+0.6×99.87%)×1×0.8=0.7559
(2)计算报告期质量水平
按照上述思路分别测算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的出口强化木地板质量水平,得到报告期质量水平见表3。
表3 报告期出口强化木地板质量指数计算过程
(3)计算报告期质量指数
将报告期质量水平与基期水平进行比较,得到相应的质量指数走势,见图1。
4 讨论与分析
图1显示,每年3、4、5月份的质量指数都较低,这是由于这3个月样品抽检中的甲醛释放量和吸水膨胀率两项指标超标样品较多。据调查分析,强化地板中的主要原辅料密度板在生产过程中需使用胶黏剂,由于每年3、4、5月份市场上环保性和防潮性好的胶黏剂酚醛胶的价格较高,大多密度板生产厂家为降低生产成品而使用价格相关较低的环保性和防潮性差的脲醛胶,从而使得3、4、5月份抽样的出口强化地板甲醛释放量和吸水膨胀率超标较多,质量指数所表现出来的这一品质数据值得检验检疫部门注意和重视。
图1 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出口强化木地板质量指数走势分布
此外,由于国外圣诞节和我国春节两节的影响致使供货基本停滞,因此每年的3、4、5月份,国外经销商对强化地板产品的需求较急,有些强化地板出口企业利用国外客户对货物需求较急的心里因素,以加班生产为由降低出口强化地板的产品耐磨配置和缩短热压时间,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因而导致这3个月抽样样品的耐磨性能超标量较高,该因素进而导致每年3、4、5月份的质量指数较其他月份低。
图1还显示,常州出口强化地板质量总体比较稳定,指数所反映的个别月份的大波动传递了需要加强企业监管的科学信号。
5 结论
本研究根据出口强化地板检测项目的特点,综合考虑质量特性和货值因素构建了出口强化地板质量指数计算模型,较以往的质量监测方法更全面、更持续,可以为监管部门、行业协会、进出口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数据和质量状况综合分析评价数据,为提升地板产业监管工作的有效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1]霍怀英.价格指数研究中的质量指数与质量调整因子辨析[J].统计教育,2008,6:9-12,42.
[2]胡列木,徐京辉.产品质量指数统计指标研究 [J].浙江统计,2006,11:31-33.
[3]马小平.宏观质量指数研究 [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5:921-925.
[4]程虹,李清泉.我国区域总体质量指数模型体系与测评研究[J].管理世界,2009,1:2-9.
[5]董金良.工业产品质量指数编制的理论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4,1:115-118.
[6]刘希安.进口纺织品质量指数构成框架分析[J].检验检疫科学,2006,1:23-25.
[7]李成明,周崎,朱伯兆,等.国内外抽样标准与进出口商品抽样检验[J].检验检疫科学,2005,15(S1):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