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想政治课导学案的问题设计方式

2015-07-16黄薇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学案知识点教材

黄薇

摘 要 随着高效课堂在我市的广泛推广,作为高效课堂必备的工具之一的导学案,其使用越来越普遍,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导学案的出彩之处、核心内容就在于问题的设计,其中设计问题时的“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层层递进的设问方式能否恰当、准确的运用对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课堂的创建起着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 导学案 问题设计的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091-01

一、设问方式的选择要有张力,具有开放性

陶行知曾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教师在导学上的问题如何设计,“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选择是否成功,不仅对巩固与检测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优化学生的思维与能力,而且对课堂交流展示的高效学习是否成功,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是否到位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导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认真的阅读、学习教材的内容对即将要学的知识有一个粗略的认识和了解,为后面深入的学习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问题的设计要顾及全班不同层次的同学,对这一部分知识点的设问,问题要紧紧围绕教材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来没计,采用“是什么”设问方式会比较好。其次,对需要深化和拓展的知识点多可采用“为什么”的方式设问。例如,导学案中的自主探究部分,学生需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经过思维的加上、运用课堂讨论与交流等方式对课本知识点进行归纳、整合才能解决的问题。对有益于学生生成独特的有价值的见解、生成宽于教材的鲜活的知识,采用“怎样做”的设问方式,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更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之外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我们都爱玩》这课时,我设计了“(1)玩与学有冲突吗?生活中你是怎样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的?(2)在生活中如果父母剥夺我们玩的权利,你将怎样维权?”的问题。

二、设问方式的选择要符合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意识及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一份优质的导学案在设问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有关知识的准备,心智技能的掌握,教材结构等要素”(1)设计出每个人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思的问题,让优秀学生从导学案没计的问题中能感受到挑战,一般的学生能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例如,导学案中要有简单的,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就能独立完成的“是什么”的问题;要有需要经过学生思考、分析找出新旧知识的差异和联系才能生成答案的“为什么”的问题;要有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同学之间互动、研讨、交流的方式才能完成的有一定难度的“怎样做”的问题。

三、问题设问的方式要遵循循序渐进、难易适中的原则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我们教师设计导学案时选择设问方式的核心理念。如何实现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如何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层次性、阶梯性的、满足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体系?导学案的问题设计应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实现逐步递进,使学生在问题的显现和解决过程中“实现“跳一跳,够得着,想说也能说”境界。”例如,在学习初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制度》中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各显其能”这个内容时,为实现每—何学生都能有所发展的目标,我这样设问:(1)多种所有制经济指的是哪些经济?(2)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是什么?(3)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4)实行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会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怎样做?第一、第二个问都是“是什么”的问题,照顾到了每一位同学;第三个问采用“为什么”来设问题,有一定难度。这个问题有困难的同学只要用心,也有话可说;第四个问题采用“是什么”和“怎样做”来设问,目的是既要照顾全班同学的学习激情,集中精力,同时使问题赋有挑战性,学生需开动脑筋去思考、去探究才会有答案。

四、设问方式的选择要做到有价值、有意义

导学案既是学生的课堂学习方案,又是期中期末的复习材料,尤其,目前我省思想品德的考试形式已由开卷考转为闭卷考。导学案“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就一定要做到精问、妙问。设问时除考虑“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生思维的集中处、教材知识的点睛处、兴趣点等要素外,”核心是要能吸引每位同学的眼球,确保学生在经过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之后在有效的时间内启发思维、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优化认知结构,培养技能,形成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例如,在学习初三“多种所有制经济各显其能”这个目题时,我在导学案中采用没问方式是:“如何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方面为什么缺一不可?”的问题。注意不要把大而空、没有实际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放到初中学生的课堂上来探究,如果这样做学生只会越学越糊涂,既浪费了时间,又无法达成学习目标。

猜你喜欢

学案知识点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乡愁导学案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