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的建立》教学设计
2015-07-16杨密
杨密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086-02
教材分析:
1.本课是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第三课,是在学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展开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而蒋介石叛变革命,大肆屠杀革命群众和共产党人,大革命走向低潮的背景下,中共开始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独立领导革命,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历程。本课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由城市暴动到改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转变的过程,介绍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情况,为第12课红军长征做了铺垫。
2.本课讲述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情况。中国共产党人从实践中确立了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从而走上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胜利之路。毛泽东同志也在这段历史中开始走上中共领导岗位,其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撰写的一系列文章,为中共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学习这段历史有利于我们了解早期中共的发展情况,体会革命的艰辛历程。
学情分析:
通过导学案发现学生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结果不清楚,对由城市暴动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转变的意义认识不清楚,根据地的地理位置特点不清楚,国民革命军、农民自卫军、工人纠察队、工农革命军、红军这种变化有些不清楚。
教学重点: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教学难点:革命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原因。
教学法方法:启发式、合作式、探究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创设情境播放电影《南昌起义》片段,让激烈的战斗场景将学生引入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然后导入新课。
2.以军旗为话题,解释“八一”的含义。
二、新课
1.学生初读课文,编制本课大事年表。
2.南昌起义。
①指导学生看油画及领导人的插图,认识感知。
②讲述南昌起义的经过时,可采用多种方式展现起义,如播放电影片段、讲述小故事、阅读“史海拾贝”、观察教材插图等,力求生动,以点带面,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
⑧讲解南昌起义的历史背景,要结合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有关史实,讲清南昌起义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中共所进行的组织准备。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④抽学生找到并朗读南昌起义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第一枪、开始、开端)。
⑤教师小结引入下一个框题。
3.井冈山会师
①八七会议,让学生说出内容。
②秋收起义。
⑧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④引导学生看地图,看路线,找到“南昌”“长沙”“文家市”“井冈山”等地,引出由城市走向农村,并议论:为什么毛泽东主张由进攻大城市转到农村。
a.秋收起义后,工农革命军为什么要去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教师可以通过“画外音”形式进行启发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答题思路。然后,采用“剥笋法”层层引导。
b.比较南昌、秋收起义。认识到敌人统治的中心在城市,农村薄弱。(双方力量对比情况)
c.回忆过去的经验教训(洋务、戊戌、辛亥、北伐战争),认识到民众的力量。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农民占绝大多数,他们是革命的主力军。革命要成功就必须到农村就必须发动群众。
d.位于湖南、江西交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农产品丰富,有利于部队给养的筹集;离大城市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便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⑤井冈山会师 引导学生看地图,后由学生讲述经过,说出这次会师的时间、组成情况、领导人及意义
⑥井冈山的斗争生活。结合故事《八角楼的灯光》、《朱德的扁担》以及当时流行的民歌,让学生感受老一辈革命家乐观向上的精神。
4.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红军的壮大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看有关表格和地图,总结特点:理解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认识到“星星之火已成燎原”。
(巩固练习)
1.每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这是为了纪念()
A、秋收起义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D、红军长征胜利
2.井冈山会师后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支队伍的领导人是(
)
A、毛泽东周恩来B、周恩来朱德
C、朱德陈毅D、毛泽东朱德
3.你认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的重大意义是( )
A、确立了中国革命的奋斗目标
B、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C、形成了中国革命的统一战线
D、扭转了中国革命的危险局面
教学反思:
本课涉及内容、地点较多,要注意开发多种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感知,如各种资料短片、活动地图或多媒体地图等。如讲述南昌起义的经过时,可采用多种方式展现起义,如播放电影片段、讲述小故事、阅读“史海拾贝”、观察教材插图等,力求生动,以点带面,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
在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时,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不应该简单从学生层面来解决。由于本课内容较多,所以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完成教学目标与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