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偏远民族山区学生低段口语交际能力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15-07-16孙志刚
孙志刚
中图分类号:G62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081-02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口语交际能力又是现代生活中必备的能力之一,新课标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人际交流素养。”口语交际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与周围的人进行交际传递着各种信息,未来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合作离不开思想情感的交流,而口语交际就是情感交流中最常见的。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一、偏远民族山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面临的问题
在偏远民族山区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让我深切地感到偏远民族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形式严重,而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1.受恶劣语言环境的制约
山区少数民族学生自幼生长在民族语言的环境里,他们长期以来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交流,因而,在学习汉语时非常吃力,不要说语言表达,大部分学生就连汉话也听不懂,偶尔说出一句话也是颠三倒四的(如:吃饭了说成饭吃了;老师开会了说成老师会开了)——因民族语言部分与汉语语法刚好相反。所以,山区少数民族学生最怕学习语文,怕开口说汉话,因为他们怕说错,怕被别人笑。
2.认识不到位,口语交际课被挤占
虽然新课程改革实施了那么多年,但课程设置在大部分地区也已落实到位,而偏远民族山区显得更加突出。语文教师们片面地认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天生的,“树大自然直”,孩子小时侯不会说,长大了自然能说会道。他们以为口语交际与提高学生成绩没有多大关系,而且又不考核,这门课可上可不上。因此,口语交际课常常被识字、阅读、作文等课挤占,课程计划根本没落实。学校领导对教师按课表上课的情况缺乏监督,有时即便看到了口语交际课被挤占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想:只要学生在期末统考中能考出好成绩就行了。长此以往,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何以培养和提高?
3.家庭教育欠缺,错失交际良机
偏远民族山区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低劣,严重缺乏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既无经验又无主动意识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培养和教育。加上忙于农事和生计,无暇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久而久之,形成了“只养不育”的局面,令人堪忧。近年来进城务工的农民数量日益增多,很多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由母亲照顾的不缺失亲情,还算幸运,但母亲一人干农活、操持家务已身心疲惫,哪有闲功夫对孩子进行家教?由祖辈照顾的,老人只管让孩子吃饱穿暖,甚至溺爱孩子,使孩子养成不少坏习惯。
4.亲情缺失,交往无自信
目前,绝大部分民族山区的小学生属于留少守儿童,他们长年累月与祖父母生活,跟爸爸妈妈一年甚至几年都见不上一面,缺乏沟通,他们很少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因此不少孩子比较自卑,缺乏自信。他们性格孤僻,少言寡语,金口难开,即使偶尔与人交谈,也扭扭捏捏,吞吞吐吐……在课堂上就更不敢与老师同学交流,遇到提问时,总是低垂着头,尽量避开老师的目光,生怕老师叫到他。自信心不足,已严重影响了农村孩子的幸福生活和健康成长。
5.学生见识少,交流无话说
由于民族山区落后,几乎没有图书馆,学校没有图书室,学生的家里更没有图书,书包里没有几本课外书。他们每天课余时间,除了做作业,就是看看电视,或趴在地上玩玩游戏,又脏又无益,生活很单调。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连寒、暑假都很少能外出旅游,是十足的“井底之蛙”。生活圈子的窄小,造成表达原材料的匮乏,使学生的口语交际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培养偏远民族山区学生低段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在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任课教师也最怕上语文课,特别是低段,他们常常埋怨学生难教,教学质量难搞上去,真有点事倍功半。因而,我认为:从低段培养山区少数民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尤为重要,甚至可以说迫在眉睫。如何利用文本内容及课外生活,挖掘出多姿多彩的口语交际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在新语文课程标准启示下,以及十多年在少数民族地区教学工作中,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鼓励学生说汉语,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成功了一半。著名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和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要做的是让学生不仅会听、听懂,而且还要会说,敢说,乐说。对于低年级的形象思维为主导的语文课,更是要注重情境的创设。“在情境创设中不断引导学生多思、善问,想说、敢说,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创设与生活实际相似的极富感染力的交际情景,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激活他们的联想和想象,点燃他们口语交际的火花,使学生乐于和别人自由、和谐地进行交流。”
(二)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和情感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只是教师教,学生听,在听讲和繁琐的一问一答中,学生慢慢地失去了说的欲望、说的能力。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普遍较低,要真正解放学生的嘴巴,就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从培养兴趣、激活情感入手。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口语交际课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尤为重要,因为有了兴趣,学生才有交流的动机;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激发兴趣的途径之一是激励。在教学中,我总是用心从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说话过程中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肯定、赞美与鼓励,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从而迅速提高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三)利用语文教材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充分运用识字教学。识字教学l+l蕴藏着许多口语表达的知识点:(1)吲定模式,让学生熟能生巧:A拼读音节,说音序;B说偏旁部首;C说结构;D说笔画顺序;E-字多组;F生字组词、用生字说一句话;G说生字的记忆方法。(2)等到熟练后,就可以进行词串训练,即把生字词语连成一句或一段话。还可以找形近字比较区分。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既有利于学生记忆生字,把知识掌握得更灵活,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
2.以图练话。都说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兴奋剂”,图画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体现每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图画中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也可借助图画,鼓励他们想象、创新。现今的教材中配有许多形象生动的图画,图画实际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易于儿童接受,这样能唤起学生观察思考、说话的兴趣。
3.据文中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在低段,很多课文都有生动的人物对话,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进行口语训练;由简入难,先简单分角色朗读,在逐步要求加上表情和动作,最后再脱文扮演,并加入自己的创意。这样既活跃了课堂,学生又得到了“锻炼”。
(四)联系现实生活,拓展交际空间
口语交际课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我利用语文及其他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扎实的口语交际课应该兼容并蓄,打通课内外的渠道,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只有把交际内容和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口语交际训练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五)引导小学生在平常生活中抓住一切可以锻炼口语的机会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交际活动,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口语交际基本知识和技巧,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积极主动的运用,并在生活实践中去验证。
总之,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名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密切联系生活实践,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得到口语交际的锻炼,使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让每个学生想说、乐说,大胆地、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