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今社会怎么继承发扬任继愈之长

2015-07-15杨志今

博览群书 2015年6期
关键词:知识分子中华文化弘扬

杨志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新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我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要实现这一布局所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出发,做出了在全社会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这样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时期,我们更加怀念以任继愈先生为代表的,与时代同行、反映着时代精神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事业的杰出贡献。

我们纪念任继愈先生,学习和研究他的著作,必须像他那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不懈奋斗。先生早年生长在旧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学校南迁,步行3000里,走到昆明。万里山河,千里赤贫,亲历亲见,感悟尤深,使他形成了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他毅然改变专业,背靠灾难深重的中国大地,探究中国哲学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关心时事的发展,注意人民的呼声,支持爱国民主运动。195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与共产主义者之间历史性的跨越和统一。今天,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尤其需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热爱祖国的广袤土地,热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热爱这片土地和广大人民中间蕴藏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以满腔的爱国热情,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时代使命。

我们纪念任继愈先生,学习和研究他的著作,必须像他那样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念。先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也是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哲学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典型,其研究成果影响深远。今天,我们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要完成这个历史任务,就必须坚定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信仰,就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就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文化研究和学术研究。

我们纪念任继愈先生,学习和研究他的著作,必须像他那样矢志振兴民族文化。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极其浓厚的感情,把守护和弘扬中华文化当作自己毕生的追求和使命,特别是在1987年就任国家图书馆馆长后,他成为中国传统文献典籍保护、抢救、整理和出版工作的一面旗帜,组织和主持了一系列大规模文化工程,为中国文化发展高潮的到来做了宝贵的资料准备。今天,我们每一个文化工作者都应该以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和紧迫感,继承先生的未竟事业,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坚强支撑,要通过我们的工作,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时代价值,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我们纪念任继愈同志,学习和研究他的著作,必须像他那样保持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和高尚情操。从北京大学到世界宗教研究所,再到国家图书馆,先生一生始终为着国家民族的需要而学习和工作。但无论工作岗位如何变化,无论研究领域如何拓展,他都把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把为社会现实服务作为学术研究和开展工作的主线,把传统贤人的风范转化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情操,把传统道德的忠孝转化为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在他身上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民族的强烈担当意识。先生始终保持对学术的敬畏之心,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事张扬、甘于寂寞,是一个真正的学者,一个饱含现实关怀的学者。这种精神在我们阔步走向民族复兴美好未来的征程中显得尤为珍贵,特别是作为文艺工作者,更应当继承这种精神,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脚踩坚实的大地,用优秀的文艺作品来弘扬时代精神。

出版《任继愈文集》,不仅仅是要传播他的学术成就,使后人从中受益,更要继承他的遗志,肩负起复兴中华文化的光荣使命。希望各位专家和国家图书馆能够更多整理、出版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使之化身千百,“飞入寻常百姓家”,更好地服务当代,服务社会。

猜你喜欢

知识分子中华文化弘扬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知识分子
你是知识分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