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调与频率关系”的演示实验设计
2015-07-15孙阿明刘静
孙阿明++刘静
摘 要:低频信号发生器结合贴有仿真的小音箱可以直观地演示“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除此之外,利用此装置还可以演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是一种波”等。
关键词:演示实验;音调;频率;低频信号发生器;音箱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5-0062-2
在初中物理“声音的特性”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声音的高低是由声源的振动快慢决定的,教师要设法演示这样的实验现象:声源振动快慢发生变化的同时,声音的音调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常用的演示方法有这样几种:(1)用硬纸片接触不同转动速度的发音齿轮;(2)用硬纸片(或金属片)以不同的速度在梳子(或锯条)上划过;(3)先后拨动伸出桌边不同长度的弹性尺……这些实验在帮助学生理解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都存在同样的两个问题:(1)由于声源的振动频率变化不大,学生感受到的音调变化不明显;(2)由于人眼存在视觉暂留效应,学生很难直接观察到声源振动速度所发生的变化。教学中用这些演示实验并不能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
演示实验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信任度和理解。为了追求更好的演示效果,我们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成功地对“音调”以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进行了直观演示,而且还能演示其他一些声现象。
1 实验器材
低频信号发生器(EE1641C型),便携式电脑小音箱,仿真蝴蝶(冰箱贴),BNC转双鳄鱼夹线。
2 演示方法
2.1 演示声音具有“音调”这一特性
如图1所示,将仿真蝴蝶用胶水粘在音箱的纸盆上,用BNC转双鳄鱼夹线将低频信号发生器与音箱相连。通过低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选择”按钮,使信号源的频率在“10”、“100”、“1K”三个档位之间进行切换。这时,音箱既可以发出低沉的声音也可以发出尖锐的甚至是刺耳的声音,音调变化十分显著。由此,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声音可高可低,具有“音调”这样的特性。
■
图1 演示装置
注意事项:实际上,在调节信号源频率时,声音的响度也会发生变化。为了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音调的变化上,可以适当地提高音箱的音量,因为当声强大于85 dB时,耳朵对各个频率声音的灵敏度基本上相等。
2.2 演示“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将低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档位选择在“10”,转动“频率微调”旋钮,对信号源频率进行连续调节,可以观察到:蝴蝶振动速度发生变化的同时,声音的音调也发生了变化。蝴蝶振动加快,音调变高;振动变慢,音调变低。这样的实验现象强化了学生的直观感受,为学生作出合理猜想和进一步的实验检验奠定了基础,也有利于学生“频率”概念的建立。
注意事项:一定要在“低频”档对信号进行“连续”调节。声音控制在低频是为了人眼能够观察到振动,对信号频率进行连续调节可以使音调以及振动速度的变化更易察觉。
3 演示用途拓展
此套装置除了可以很好地演示“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外,还可以演示其他一些声现象,而且效果也相当不错。
3.1 演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音箱发出声音的同时,蝴蝶也在振动,音箱不发声,蝴蝶振动停止。借助于这一现象,学生可以猜想到:声音可能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2 演示“声音是一种波”
如图2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在频率较低的情况下,可以清楚地看到烛焰周期性的来回晃动,借助于此实验现象,教师可以引出“声波”的概念。
3.3 演示“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如图3所示,在小音箱的喇叭口置一透明容器,将橡皮泥捏成的小球放在音箱的纸盆上,调节音箱的音量,可以控制小球的弹跳高度。小球的重量较轻,在不同响度的声音下,小球振动幅度的变化较为明显,这一现象可以演示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的关系。
■
图2 演示“声音是一种波” 图3 演示“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3.4 演示“次声波” 和“超声波”
从“0”到“10M”顺次切换低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档位,可以发现人耳并不是所有频率的声音都能听到。借助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引出“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
以上介绍的演示实验,现象新奇、直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概念,希望能为教师们的实际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参考文献:
[1]顾建军.做声学演示实验的几个小窍门[J].物理教师,2009,(2):4.
[2]徐成华.对“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演示实验的改进建议[J].物理教学探讨,2013,(1):26.
(栏目编辑 王柏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