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社区银行发展初探

2015-07-14林彤宇

时代金融 2015年17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摘要】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意味着传统银行物理网点的优势将逐渐减弱,但同样是具有物理网点形态的社区银行却迎来了发展良机,将成为传统银行业拥抱“互联网+”时代的有力工具。

【关键词】互联网+ 社区银行

面对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的挑战,银行业急需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社区银行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必将为成为各家银行争先布局的新市场、赢得客户的新利器。

一、社区银行是服务于新型城镇化不可或缺的金融机构,是践行普惠金融的重要载体,是金融机构未来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之一

(一)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国家为此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社区银行以居民小区或社区为依托,按照市场化原则和监管机构要求,以居民和中小型企业为客户主体提供方便快捷、成本低廉、针对性强、个性化鲜明的金融服务,能够很好的满足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求。

(二)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零售银行业务的市场潜力开始逐步显现,各类“宝”的走红也突显了中国草根阶级的巨大金融需求和消费能力;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统银行在拓展传统大企业客户时所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多,议价能力和获利空间受到较大削弱,亟须拓展新的客户和收入来源,即以往未触及的社区居民和小微企业,社区银行将成为传统银行未来利润增长的重要来源。

(三)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社区银行的确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以美国为例,大约8000家社区银行,从当地住户和企业吸收存款,并向当地住户、中小企业、农场主提供金融服务。社区银行采取典型的“求异型战略”,在目标客户、服务区域及业务品种的选择上凸现了自身特色,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中小客户和居民的金融需求而获得空前的发展。社区银行具有经营机制灵活、定位明确、信息对称、成本低廉等优势。

(四)传统意义上的社区银行依靠渠道下沉优势形成与社区联系紧密的服务通路。但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样面临成本增加、盈利能力减弱等问题,如果采取目前的发展模式,必然进入投入增加、成本高企、利润下降的恶性循环,必将遭到市场的淘汰。因此,必须要转变思路,拓宽视野,调整战略。将社区银行的发展放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

二、“互联网+”社区银行应具备泛在、跨界、融合的特点,方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一)“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互联网创造了一个新的营销及服务渠道,有了这个渠道所有的交易都不成问题,渠道是互联网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区银行的“泛在”提供了可能。社区银行可以利用物理环境和互联网手段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客户既可以在物理网点获得贴身式服务,也可以与网点以外的专业客户经理进行远程视频,进行业务咨询;既可以服务于拥有闲置资金的中老年客户,也可以服务于购买理财的年轻人,服务伴随客户的不同生命周期,能够增强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粘度。

(二)互联网发展到3.0时代,进入互联网+综合服务的时代。“跨界”是对社区银行的必然要求。社区银行不仅应设置电子银行体验区,供客户进行现场体验,让客户全面了解该银行可以提供的各种服务,还应该提供诸如查询社区附近便民设施,如宾馆、交通等“一站式社区生活信息”的服务。甚至还可以提供日常缴费充值、门禁写卡、便捷快递等服务,延伸社区银行的服务范围,为客户带来普通银行网点没有的超值服务,增强客户体验。

(三)“互联网+”的这个“+”意味着未来商业及企业已经不分线上与线下,整个社会都是一个“大一统”的状态,金融服务融合在其中。社区银行应能够针对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除了在线支付等一般电子商务已有的功能外,还应该提供“订单管理”、“仓库管理”、“运输管理”和“收付款管理”等小型ERP系统服务。同时针对个人及企业还可以推出类管家服务,随时随地记录个人和企业的收支,提醒收账还款等。使金融服务融合在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中,伴随客户的整个生命周期。

三、社区银行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的发展思路

(一)从“渠道”向“平台”转变

即通过服务渠道的优化与改进,向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平台转变。

优化社区银行网点布局,优先考虑低成本、广覆盖的位置布点;同时提升服务效能,如在自助终端上增加开卡功能,通过视频拍照、身份信息确认的方式快速办卡;设置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体验区,引导客户体验便利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同步发展在线服务,补足物理网点辐射覆盖不足的区域。通过主动营销和内容引导,将社区客户分流到网站、手机、客服中心等在线平台,从而实现成本的降低。整合搭建连接客户及银行内外部产品的开放平台,形成利益共享、深度协作、交叉销售的多边网络体系。通过业务的互相渗透发挥社区银行的交叉销售能力。

(二)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

根据客户需求来优化流程、提升服务和设计产品,通过资源整合的业务模式获取客户与利润。

如与物业公司合作,丰富金融IC卡应用,将金融服务、小区门卡、水卡等多功能集于一身;与社区一同举办子女教育、户外活动等方式扩大客户基础。通过构建定制的社区手机应用,深度整合物业服务、信息通知、物业缴费、周边商铺、社区活动等诸多生活信息及服务,为社区住户带来便捷与实惠,提升客户的体验。

(三)加快金融产品的创新步伐

社区银行未来面对的是大量的客户、海量的行为和苛刻的客户要求,其精细化管理要求远高于传统商业银行。

应树立数据即资产的理念,通过大数据技术详细记录社区银行每个环节的客户行为,为社区银行管理水平的提升建立良好的大数据环境基础。按照覆盖客户整个生命周期的思路不断创新产品,打造基于云服务的智能线上线下互通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金融及非金融的综合性、定制化的一站式服务,打造银行和客户共同成长的生态环境,更好地满足社区内小微企业和居民的金融消费需求。

四、提升社区银行员工的软实力。将社区银行的功能优势、渠道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社区银行的员工应具备较高专业素质和较丰富工作经验,既要熟悉社区,又要具有较强的风险识别能力,能够以家庭为中心提供特色服务,并以社区服务与商户服务为切入点,通过跨界合作的方式批量拓展客户,这都对社区银行员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只有不断的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才能建立起差异化的品牌形象,强化客户的归属感,提高客户黏性。

总之,在“互联网+”大潮来袭的时候,金融业面临的挑战最大,实现脱胎换骨转型升级的机遇也最大,社区银行作为应对挑战的有力工具,在改变现有竞争格局、应对深刻社会变革、实现银行业持久健康发展过程中必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简介:林彤宇(1970-),男,汉族,辽宁阜新人,任职于建设银行阜新分行,研究方向:电子银行。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