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文化炫出缤纷色彩

2015-07-14赖丹丽

亚太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文化建设

赖丹丽

摘  要:石马小学的学生群体主要来自石马村,学生家长的素质水平低,学生的教养尤其是文明习惯方面较欠缺,知识面不宽,但是学生群体总体思想单纯,品格朴实,能吃苦耐劳。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协助孩子学习的能力过弱。周边的教育资源少,学生未能有个良好的教育氛围。

关键词:文化建设;石马小学;宏观理念

一、石马小学“生机”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

石马小学的现状分析:学校软件建设滞后于学校的硬件发展速度。学校各类人员的管理和教学水平在永平片均处于滞后状态。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宏观调控能力欠缺,团队协作意识较弱,常处于单打独干的状态;学校的班主任工作薄弱,常处于真空状态,班主任工作职责落实不到位。学校的科任教师常将教学上出现的问题归结到家长的不配合、学生的懒惰,教学滞后的归因不当。

“缤纷”文化建设的框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宏观理念系统、中观运作系统、微观环境系统,通过对三个系统的打造,以实现对四个层面文化的整体品位抬升,完成学校文化品位“特色化”的目的。

(一)石马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定位

任何一个学校进行文化建设,只有特色定位明确,其文化建设的原点才会清晰、明了,据此构建的学校文化体系才会具有特色和生命力,才有再造学校品牌的可能。

我们认为:石马小学及其师生身在石马桃花文化的土壤,应是培养师生的“生机”潜质,让师生美起来。根据这一思路,融合石马小学文化建设的上述四大要素,我们将文化主题确定在“让孩子找到合适的土壤”

(二)宏观理念系统

学校竞争的核心在于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的核心在于理念,学校文化因理念而生,理念是学校文化系统的基本精神及运作的原动力。校园文化建设的成败与否、方向为何,归根究底,关键在于理念是否清晰。学校的理念是学校文化系统的基本精神及运作的原动力。

特色主题:缤纷教育

1.核心文化:桃花文化

源头一:桃花之乡

石马村是有近200年历史的南粤著名的桃花之乡,特别是近千亩沃野遍植的绯桃,有数万株之多。一至春暖,绯桃盛开,花大色鲜,格外迷人,美不胜收。 在陈残云先生的笔下,均禾街石马村格外美丽:“一畦平坦的田园,在阳光的映照下,展现着无数含苞待放的花蕾,也有一些黄色的菜花,点缀在桃园深处,似乎透露着新春的讯息。”有诗赞曰:我歌石马好风光,岁岁桃红喜万家。

源头二:文化深厚

石马除美丽的桃花之外,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文化名人。坐落在白云区均和墟历史街区的碉楼式建筑平和大押,也在石马境内,远观平和大押,雄伟壮观、坚如碉楼,是目前广东省内发现的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旧当铺,当楼上的四坡瓦面在国内同类建筑中独一无二,楼顶四个瞭望塔为省内同类建筑所独有。

这一理念,对教育多一份责任,对工作多一份热情,对同事多一份微笑,对学生多一份鼓励,用爱温暖爱,用心灵滋润心灵,用生机孕育生机,用幸福培植幸福,打好学生“人生底色”,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儿,不同的花朵需要不同的土壤滋养,只要找到一片适合花朵成长的土壤,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绽放出如桃花一样芬芳绚烂的生命之花。

2.缤纷教育的定义

“缤纷教育”带来教学方式方法的变化,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真正为孩子开启扇扇兴趣发展之门,生命之中有不断涌动的情感,成长中的孩子关注自我,追求理解,渴望和真情互动,从而获得成长的资源与养分。当老师与学生打开心灵,当老师与学生真情涌动,触及心灵,感动人心。因此,缤纷教育是素质教育及课改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实现方式。

(三)中观运作系统

1.建设制度文化。以“缤纷”的价值体系为基本追求,建设教师学习规范、学生学习规范、课堂教学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学校环境规范、学校管理规范、质量评价规范等,以此为基础,健全制度,有序执行,人文关怀与规范化管理相结合,进一步完善“缤纷”管理文化,引导师生的行为。

2.建设行为活动文化。以各种活动为载体,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让学生的品行得到锤炼。潜移默化地、坚持不懈地培养。结合学校已有的校本课程,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阵地,逐步开发、实施和形成体现“桃花生机”的校本课程。

二、石马小学生机教育文化环境建设方案

(一)学校文化载体的选择

学校文化载体指学校文化的承载物,是能反映一所学校办学独特性的各种意象集合,是学校办学的直接精神来源和情感体现,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

核心载体:桃花书吧、亭子长廊。

(二)建设项目

1.校门外:大门外左右两边是入校通道,让师生和来宾初步感受“缤纷教育”文化的重要地带;校门口形象墙:展示教师、学生的风采。课堂、德育活动等特色。展示师生的各类优秀作品。

2.进门后广场——缤纷广场:此处是进门后极其重要的文化景观,由于这个地方比较开阔,应以桃花的自然与传统文化特色的景观风格展现。教学楼墙上,办学理念、校徽上墙。

3.桃花诗坊:教学楼下长廊,可根据情况展示有关桃花文化的名诗名句。如《诗经·周南》“桃之夭夭”、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4.主题墙:缤纷颂。缤纷蕴于四季。鲜嫩的浅绿,固然于萌芽迈出生机,而茂盛的茁壮,则是于生长挺出生机;金色的丰硕,是于收获显出生机,冰天雪地里的昂首,不也是于抗争扬出缤纷?缤纷蕴于顺逆。鸟语花香固然装点了春和景明的生机,危崖孤松不也傲岸出了苍凉凄苦中的生机;满目葱茏固然展现了无边绿意的生机,戈壁驼铃不也摇曳出了飞沙走石下的生命?缤纷,它并不美丽于甜蜜的梦境,而更生动于前行的足迹;它并不动情于感人的宣言,而更壮观于跌撞的探索;它并不活跃于场面上的喧闹,而更深厚于默默的劳作;它并不游移于华丽的文章,而更萦绕于圣洁的灵魂。

保持住一份爱心,就坚守住了一片生机;栽培下一株渴望,绽放一片缤纷色彩。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白云区石马小学)

猜你喜欢

文化建设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