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阅读话题,回归本真语文
2015-07-14
(福建省东山县实验小学363400)
创设阅读话题,回归本真语文
谢少芳
(福建省东山县实验小学363400)
自新课改以来,诸多“尝试”纷纷亮相,教师们精心上演各种养眼的“花式”课例。然而,当我们洗净“万般风情”,透视“新课堂”下的学生学习,却经常遗憾地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学生的语言训练浅尝辄止,文本感悟走马观花,价值探讨浮光掠影——热闹的课堂,掩盖不了与语文本真的剥离的事实。在语文课堂中,有价值的“话题”创设,将引领我们穿过“缤纷”的迷雾,去触摸语文的本真。
一、走进文本,创设话题
让学生走进文本是语文教学的根。学生只有走进文本,在具体的话题情景中与文本对话,去获得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语文课堂才会枝叶茂盛、生气勃勃。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草船借箭》对我启发甚大。
王老师先是巧妙地导入:同学们,前些天,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草船借箭》整整读了25遍。你们想知道是个什么问题吗?(学生大声回答:想!)我暂时不告诉你们,请你们先仔细地读读课文,猜猜困惑我的会是一个什么问题?看谁有水平,猜得准。
(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课文,思考。)
当学生呈现多元的解读后,王老师便顺势引出话题:“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
学生在王老师创设的话题中走进文本,开始合作探究之旅,之后的交流更是异彩纷呈。
有的学生说: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想到周瑜想暗害他。我的根据是“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因为诸葛亮的才能要超过周瑜,而周瑜又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所以对他很妒忌,恨不得杀害他。
有的则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想到三天后必有大雾,我的根据是“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因为如果没有大雾,诸葛亮的借箭计划就会全部落空,那么他一定会落在周瑜的圈套之中。
……
在这个案例中王老师在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中确立了高质量的探究性阅读话题。
这话题引领学生在具体的阅读情景中去感悟和理解。它具有集中性,涵盖了课文的最大内容;具有深广性,有相当难度,足以让学生花一番精力研究、探索;具有开放性,它答案多维,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个性;具有逆向性,必须根据文中已知内容去推断未知,训练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一个话题,激活了课堂。
二、立足文本,提炼话题
许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强调问题多元化、解读个性化,茫然地顺从学生所谓“创造性”思维,放任学生“疯狂”想象,“古怪”解说,“荒诞”延伸,“无知”附会。以至于出现了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虽然我们也肯定课堂上可以有“旁枝斜逸”,但我们更希望教学过程不去远离目标。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更要立足文本,提炼有价值的话题,高效地完成对文本的解读。
例如,我在执教《月光曲》的时候,我并没有因为对文本的熟悉而忽视潜心会文。作者以含蓄的笔触叙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他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他仅仅是想告诉我们贝多芬是一个同情穷人的音乐家吗?兄妹俩聆听着《月光曲》时为什么会联想到月夜下浩瀚的大海?一个个问题引领着我与贝多芬、与兄妹俩进行精神对话。我想起了贝多芬的《命运》《英雄》,想起了贝多芬双耳的失聪……这样边想边读着,我仿佛听见了贝多芬正在用《月光曲》轻轻告诉兄妹俩什么,也告诉我什么……
于是,一个话题就悄悄展现在我眼前——“是什么扣动了贝多芬心弦,让他产生了创作的欲望与激情?他想用音乐对兄妹俩说什么?”这个话题召唤着学生走上了探寻贝多芬心灵世界,感受《月光曲》心声的对话之旅。
三、质疑文本,生成话题
学贵有疑。教师要在学生质疑文本中进行筛选、归类、升华,提炼生成话题。作为课堂的“引路人”,教师要善于敏锐地捕捉课堂的生成资源,使话题富有新鲜感和即时性,使教学具有更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让学生在话题中去探究释疑。
记得学校举行教学研讨课,一位教师教《爬山虎的脚》一课,让我印象颇深。这篇课文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是一个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学生一个疑惑而提炼生成了一个精当的话题。
(学生自主读文,质疑。)
生:爬山虎是植物,它怎么会有脚?
生:爬山虎的脚是如何生长的?
生:爬山虎是植物,它怎么能爬吗?
师:对呀,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呢?大家找出那些段落,细细地读文,抓住描写爬山虎“爬”的动作词。用你的方式来告诉我们爬山虎是如何爬的?
(学生一番细读后,纷纷举手。)
生:爬山虎爬的动作词有“拉”、“贴”。
生:还有“触”,如果没有触着墙的,脚就会枯萎了,就不能爬了。
生:还有“巴”呢。它也是一个动作词。就像我们学过的《海底世界》这篇课文就有一个句子“贝类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边说边做起了“巴”的动作。
生:那我就朗读这个地方,读到动词的时候我读得大声些。
……
(学生踊跃地展示学习成果)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爬山虎是怎样爬的这段,边读边想象,也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
这节课,学生在走进文本的过程中,围绕着“爬山虎是怎样爬的”这个话题对文本进行多样化的、个性的学习成果展示,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教师在面对学生的质疑中,只是机智地筛选了一个价值话题,便活跃了整堂课。
四、细研文本,探寻话题
刘熙载的《艺概》中说“文有不言者”。文本、作者的思想情感不仅可以通过字面来表示,也可以隐蔽于文字的“空白处”“矛盾处”“模糊处”等一些细微之处。这些细微之处往往是体味情感、启迪思维的话题孕育处。而正因为其细微,往往容易被忽视。尤其对小学生来说,如果完全凭借其自身知识储备、情感体验、生活阅历追求理解的个性化与深刻性是十分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情感与思维的“生发点”,设计一个或多个富有启发性的话题来激活对话。
例如,我在教学《一夜的工作》前,我对作者只看到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就可以推断出周总理每晚都是如此产生了疑问。而这恰恰是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一个重点。我对这个别有深意的情感抒发点进行了探索。当我看到一篇篇当时总理身边工作人员回忆总理饱含深情的文章时,我触摸到了总理那为国家而跳动的脉搏,为人民而跳动的赤子之心。这样读着,我的疑惑悄然而释。我们的周总理,本来就不是常规的逻辑思维可以理解的。正是超越常理的忘我工作,才构成了周总理的伟岸人格,文章也正是利用这一点彰显出总理伟大的人格魅力。
于是,在课堂教学时,我故设疑问:“作者看到的仅仅是总理的一个晚上,但是,他为什么如此坚定地告诉全世界,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几个大胆的学生和我先前一样,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逻辑错误,对此也产生了质疑。其他学生欲反驳,却又无从入手,言不达意。此时,我出示了当时总理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片段。当学生读完后,教室里静得没有一点声音,一些学生的眼里还出现了晶莹的泪花。总理伟大的人格魅力在这样的对话中真正震撼着学生的心灵。
一个话题,激活了一堂课,成就了语文课堂的精彩。它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独语状态;它充满了把学生从被动世界中解放出来的人文情怀;它搭建起了教师、学生、文本互动的平台;它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多地建构起阅读话题,回归到本真吧。让我们带领学生一起去品味语文的纯真之美,品析语文的淳朴之美,品酌语文的本原之性。
(责编 金东)